梅列: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2017-05-17 09:41:07郑丽萍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老年乐器兴趣小组活动。 据统计,梅列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5万多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总数的17.8%,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1503人,占老年人总数的46.1%。近年来,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列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梅列区在探索自己的“梅列模式”。 老有所养,心有所依 上个月,家住梅列区龙腾小区72岁的吴大爷家里的热水器突然坏了,由于老伴患有老年痴呆,自己因重度残疾腿脚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到了晚上9点多,两个老人想洗簌,却成了问题。于是吴大爷拨打了电话95060,10分钟后,维修人员上门服务,帮他们解决了问题。 梅列区民政局局长李样生介绍,为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服务十五分钟到家”的养老服务创新理念,梅列区以“公建民营”的方式引进海都公众信息服务公司这一专业化的养老组织,采取“建设依托政府投入、运营依托社会组织、服务依托市场购买”的做法,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实现“政府省力、老人满意、企业盈利”的发展路子。 “海都公众通过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支队伍、多层次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海都公众信息服务公司负责人郭世奕介绍,以海都公众市民养老服务为中心,通过搭建线上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和线下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开通95060养老专用号,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 社区成为了“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实现居民养老“不离社区、不离家庭、不离亲人”的居家养老模式。 与其他老人一样,钟阿姨吃过早饭就来到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她告诉记者,老伴去世后便搬来和女儿一起住,平时女儿上班没时间陪她,自己也曾考虑过到养老院生活,但最终还是舍不得离开家。“现在社区能享受到各种服务,白天到中心活动、晚上回家睡觉,心有所依,日子过得舒坦。”钟阿姨呵呵笑着。 “全区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日常运行管理经费补助制度,每年每个社区补助2万元,去年与海都公众信息服务公司进行合作,政府为辖区社区特定老年人购买线上信息和线下实体援助服务。”李样生介绍。 此外,高龄补贴制度也惠及梅列区老人,区里对8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补贴,90至99岁老人每人每月100元补贴,10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到长寿补贴300元。 老有所乐,幸福晚年 走进梅列区徐碧街道乾龙社区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环境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设施一应俱全。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对着一个大屏幕,伸手、抬腿、弯腰……伴随着柔和的音乐,踩着缓缓的节拍,他们做着健康操。 “我每天早上8点从家里走路过来,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做操、看报、聊天。”77岁的胡阿姨一边做操一边对记者说。中场休息时,她告诉记者,这里比家里好,因为在这里有自己的社交圈,和同龄人谈心更有共同语言,很享受和社区的姐妹们在一起的时光。 “刚来三明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的,孩子们工作也忙,我觉得特别孤独,但自从来到这里之后,交了很多同龄的朋友,在这里每天都过得很开心。”今年71岁的陈大爷是从福州来到三明生活的,他对家门口提供如此便利的服务感到很满足。 目前,梅列区已在乾龙、东安、圳尾、富华、碧湖5个社区分别建立老人日间照料中心,20个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区里还组建了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156支3498人,整合社会资源,与辖区家政服务、食杂餐饮、水电维修等378家服务网点签订助老服务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在梅列区陈大镇砂蕉村的幸福院里,来这里的老人打牌、看电视、读书看报、聊聊家长里短,每天这里好不热闹。砂蕉村支部书记陈国增告诉记者,全村共有117名老人,老人们在这里齐聚一堂,充满欢歌笑语,幸福院成了村里老人的聚集地。 “做好养老服务业,做好社区的居家养老外,农村养老不可忽视,全区已建成农村幸福院6个,目前还有3个正在建设中,今年也将投入使用,目的就是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李样生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