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以人民“满意”为尺 度量城市文明
2017-05-22 10:08:38曾凤清 江祖芳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共建共享夯实创建基础 今年3月1日,《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和《三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前者标志着三明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而后者则是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出台的首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 在《三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人们发现,“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共创共建”等三明创建文明城市的特色做法融入其中。 “党政军学民,共建文明城”。共建共享成为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 沙溪河是三明人眼中的母亲河。“政府统筹、县区参与、社会共建”,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三明市积极推进一河两岸公共文化服务带。与此相呼应的,是城区东面绵延十几公里的城市绿道建设。这些工程,不仅扮靓了城区,更为群众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健身休闲、文体活动场所。 通过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三明为群众送上一道道合乎胃口的文化“大餐”。以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三明推行“六联六创”服务方式、构建“半台戏”配送体系,有效破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难题,有力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联动共建,让三明的精神文明创建有了持续开展的支撑点。每年举办历时3个月的三明市麒麟文化艺术节暨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已经坚持了22年;凸显三明特色的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一系列文艺精品力作推陈出新;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在我市持续开展,每年开展百场文艺下乡演出、百场广播现场直播、百部优秀影片放映活动。 共建,织就了一张网,牵住各方创建主体,覆盖了社会秩序和人文环境等创建内容,为改善社会“软环境”提供了支撑点。 共享,让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转化为社会主体的普遍意愿和自觉行为,将文明的领域越做越广,寻找到文明创建的支撑点。 道德滋养标注文明坐标 文明的土壤,孕育文明的人。4月14日,列东街道四路社区举办了一场“用家庭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道德讲堂活动。去年进京捧回“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奖杯的邱菊珍给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家风故事。 三明是座“好人城”。近年来,全市当选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5人,福建省道德模范14人,三明市道德模范63人、1个群体。全市入围中国好人榜79人,入围福建好人榜89人。 传递好人效应,放大向善力量。如今,三明的主干道有不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传“一条街”,同时,我市还积极落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礼遇帮扶制度。好人好报、德者有得,在三明,好人成为群众心中的“明星”。 凡人善举凝聚社会大爱。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陈金刚学雷锋小组近30年坚持为企业职工、社区居民义务补鞋、修理电器。全市像这样经常性开展做好事活动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小组有近2000支,实名注册志愿者22033人。 “在三明,只要是做文明的事情,大家都很支持。”三明“献血大王”林瑞班说。1998年5月,他发起组建了全国首家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如今,会员已经从最初的200多名,发展到现在的个人会员2807名、团体会员40家,累计献血1000毫升以上的有2144名,为无数病人注入了生命的甘泉。 2016年8月,三明市成立福建省首个志愿服务示范驿站“文明爱心微城”,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成为市民奉献爱心的集散平台、城市文明形象的推广中心、市民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基地、民生公共服务的便民窗口。据统计,各级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及社会公益组织共计开展了21期内容丰富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人数近200人,服务人次3000多人。 见贤思齐。在三明,文明正成为更多人的自觉。精神文明创建,让每个人都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