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三明改革创新 文化盛宴送到身边

2017-05-23 09:39:24叶明华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文化自信融入百姓生活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方面,我市每年都有大手笔。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3年来,全市文化建设共计投入7亿元。

文化建设不仅改变着三明,也悄然改变着百姓。沙溪穿城而过,顺流数来,三元龙舟馆、中山公园,下洋林博会、新泉广场,梅列大桥、五路大桥、六路桥头、沃尔玛广场等10多个群众休闲、健身舞广场,每天早晚,有上万市民在此开展健身舞、拉丁舞、龙船调和通俗歌曲演唱、戏剧演练。

在梅列桥头广场,连续20年组织开展麒麟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到广场看演出,早已成了大家夏季夜晚的美好休闲时光。这一活动还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表彰。

而分布在沿河的一个又一个舞台,它们利用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了千山祈复兴、万众庆和平“迎新年、庆和平”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成了民间文化组织和市民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文化大舞台。百姓大舞台,先后组织开展了300多场群众性文化活动。客家艺术中心小小志愿者舞台,组建了少儿合唱团,进行少儿合唱艺术培训,并开展小小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设在儿童游乐园的安顺童星大舞台,由民营企业义务开展少儿文化服务,给小朋友们搭建了一个免费表演、展示才艺的舞台。

市区有40多个民间文化组织,散布于各个社区,长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已成立20多年的莆仙戏业余剧团,有90%以上是退休工人。他们从小戏、折子戏开始,发展到能排练演出如《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慧姑警嫂》等大戏。剧团积极参与各种演出,至今演出300多场次,观众多达20余万人次。现在每月15日,我市调演莆仙剧团、鑫闽剧、汉剧、越剧等市区民间戏剧经典曲目,组织市区民间戏剧专业人员,一同集中在市区沿河文化共建中心观摩演出、研讨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文化惠民添自信。如今,我市的本土“文化自信”被更多地挖掘与唤醒:市老年大学古诗词班会同三明龙船调传习所人员共同研讨、创作新的龙船歌《沙溪行》。这些以七言四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清中期三元民歌,以龙船调的节奏形式,多用于每年端午节划龙舟时用本地方言演唱。演唱时,铿锵有力,转折处,又圆转轻巧,独具乡土韵味。

不止是龙船调,久已失传的旱船、花棍等本地非遗节目也已重新编排。此外,我市还先后组织编写了《读懂三元》《垂裕祠》等书刊,挖崛、整理列西正顺庙等本土文化资料30多万字。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