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一场主题为“向经典致敬”的优秀青年歌手公益音乐会给予听众美妙体验。这是我市首场不采用任何扩音设备,全场钢琴正谱伴奏的公益音乐会。
文化是发展的血脉。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城市,不仅要抢占经济建设的制高点,还要抢占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5年来,我市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给先进文化打上惠民“烙印”,让文化润泽百姓生活,让“文化阳光”照出群众多彩生活。
文化设施建到家门口
“月光仔、月嬷嬷,喊你下来食擂茶……”伴随“来喝茶喽”的亲切呼唤,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擂茶在人群中传递。孩子们嬉戏打闹,大人们或翻阅报纸、查找图书,或被电视里的节目吸引。在将乐县古镛镇积善村文化中心,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幕场景。
走进梅列区东乾社区,四点钟学校、文体活动中心、室外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游泳池、激情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每天在棋牌室棋牌协会活动人数能有八九十人次,在乒乓球室、器乐室活动的也有近百人次。
建在家门口的文化设施让广大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融入了更多的文化色彩。这也是我市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一个缩影。
我市从整合利用公共设施资源,突出“共建”,解决了公共文化设施不完善、不达标的短板。我市制定了《三明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奖代补扶持10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今年计划完成40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
我市转变大包大揽的做法,改为群众有需求,政府来帮忙的公共文化建设模式,通过专项拨款、以奖代补、政府购买等方式,为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培训、志愿服务、经费等支持与保障。
其中,仅沙溪沿河文化建设,我市就组建三明龙船调、沙溪(鼓乐)文化传习所、市区文化研究中心和三明莆仙戏传习所、南音传习所等市区9个不同类别的民间文化组织,统一制作公共文化标识牌,进行授牌。还实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推进民间文化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演练,支持它们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目前,全市14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35个建制村和165个社区文化室(中心)达标率100%;乡镇(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建制村(社区)共享工程服务点设置率100%;农家书屋覆盖率100%;市、县、乡、村四级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文化盛宴送到身边
改革创新,是一座现代化城市文化内涵的精髓;服务人民,则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推动力。
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文化盛宴,重在行动。“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现场听真过瘾,每个节目都好看,都喜欢。”泰宁县新桥乡82岁的细珠阿婆对上回墟日看的一场来自市里的节目表演念念不忘,那是市歌舞团的流动舞台车首次走进这个乡。
被誉为“搭在农民家门口的流动舞台”的流动舞台车下乡巡回演出,是我市在全省的首创。仅2015年,以“弘扬真善美,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下乡巡演就有百场。流动舞台车不仅把艺术大餐送到了更偏远的乡村,让农民兄弟在家门口就能欣赏我市高水平的演出,更不忘“种文化”,不忘挖掘、扶植当地传统特色文化,让原汁原味原生态的艺术形式登上舞台,展示独特文化魅力。
泰宁县大源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我市首批中央红军村,有历史“活化石”之称的大源傩舞远近闻名,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曾经两次入京汇演。流动舞台车来到新桥乡时,大源傩舞作为本土特色文化也登台献艺。
让文化服务无盲区,创新是关键。在我市,“半台戏”唱响了文化扶贫一台戏。2015年起,我市着手打造“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体系,通过“上级配送一部分、地方组织一部分、群众参演一部分”,形成“三级配送、四级联动”的文化下乡服务体系。配送的内容包括非遗展示、公益讲座、主题展览、培训辅导等。点单配送由市里负责购买部分节目进行配送,其余节目的编排、演出、组织工作由地方负责,通过分级购买,形成“一台戏”。截至今年4月份,“半台戏”已演出1400余场。
如今,就算身处偏僻乡村,文化生活同样精彩。在三明市艺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上,节目库里已有456个演出节目。除了市县文化部门组织编排的节目,还有大量来自民间。“半台戏”启动以来,不少基层群众、民间团体的优秀节目被纳入市里的资源库,比如永安的小品“爱心敲敲门”就得到多个地方的点单,并到多地演出,成为全市的名节目。
文化自信融入百姓生活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方面,我市每年都有大手笔。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3年来,全市文化建设共计投入7亿元。
文化建设不仅改变着三明,也悄然改变着百姓。沙溪穿城而过,顺流数来,三元龙舟馆、中山公园,下洋林博会、新泉广场,梅列大桥、五路大桥、六路桥头、沃尔玛广场等10多个群众休闲、健身舞广场,每天早晚,有上万市民在此开展健身舞、拉丁舞、龙船调和通俗歌曲演唱、戏剧演练。
在梅列桥头广场,连续20年组织开展麒麟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到广场看演出,早已成了大家夏季夜晚的美好休闲时光。这一活动还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表彰。
而分布在沿河的一个又一个舞台,它们利用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了千山祈复兴、万众庆和平“迎新年、庆和平”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成了民间文化组织和市民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文化大舞台。百姓大舞台,先后组织开展了300多场群众性文化活动。客家艺术中心小小志愿者舞台,组建了少儿合唱团,进行少儿合唱艺术培训,并开展小小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设在儿童游乐园的安顺童星大舞台,由民营企业义务开展少儿文化服务,给小朋友们搭建了一个免费表演、展示才艺的舞台。
市区有40多个民间文化组织,散布于各个社区,长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已成立20多年的莆仙戏业余剧团,有90%以上是退休工人。他们从小戏、折子戏开始,发展到能排练演出如《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慧姑警嫂》等大戏。剧团积极参与各种演出,至今演出300多场次,观众多达20余万人次。现在每月15日,我市调演莆仙剧团、鑫闽剧、汉剧、越剧等市区民间戏剧经典曲目,组织市区民间戏剧专业人员,一同集中在市区沿河文化共建中心观摩演出、研讨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文化惠民添自信。如今,我市的本土“文化自信”被更多地挖掘与唤醒:市老年大学古诗词班会同三明龙船调传习所人员共同研讨、创作新的龙船歌《沙溪行》。这些以七言四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清中期三元民歌,以龙船调的节奏形式,多用于每年端午节划龙舟时用本地方言演唱。演唱时,铿锵有力,转折处,又圆转轻巧,独具乡土韵味。
不止是龙船调,久已失传的旱船、花棍等本地非遗节目也已重新编排。此外,我市还先后组织编写了《读懂三元》《垂裕祠》等书刊,挖崛、整理列西正顺庙等本土文化资料30多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