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炳南的“顶头功夫”,总是让客人满意而归
我们知道,开锁、打铁、理发等群体都冠以一个“匠”字,可以说都是地地道道的“小人物”,标准的草根阶层。然而,他们就像小草一样顽强地生活着,而且还活得特别有味,用一种最质朴的方式阐释着“工匠精神”。
守护老手艺的父亲
老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无论什么朝代、任何时候、称呼叫法如何,在农历新年前夕许多人都要理个发,以图个好兆头。那些散落在都市闹区、大街小巷、家里路边,与寻常百姓人家关系相当密切的理发铺子,却记录着人们对美的追求、生活观念的转变过程,以及老手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父亲潘玉书,抗日战争时期从福安逃难辗转落户明溪城关乡坪埠村。因右手肘部长有一瘤,造成残疾,不能干重活,15岁开始学理发,16岁出师,剃头半个世纪有余。他习惯于在狭小的屋檐下的生活,自然没有留下波诡云谲的故事。可那年头,当地人只要一想到理发,就会脱口而出“找老潘头去”。“老潘头”因而成为一个普通剃头匠的代名词。
老潘头,几十年守护着传统剃头匠手艺,保持着自个独特的技术水准,其中有剪发、跳刀(脖子后面部位)、掏耳、刮胡子、普通染发等,还会帮助解决落枕问题。对于那些残疾生病者,预约上门,从不落下,也不缺为小孩剃满月头、妇女刮脸和汗毛,为死者家人剃孝头、刮胡子。文化大革命时,无奈地被呼去为“四类”分子剃光头,视为污辱行为;情愿为即将释放的“劳改犯”理发,因意在“弃旧从新”。
潘炳南说,那时候,恰遇“学制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年代,由于家境不济,缺少人手,自己便弃学回家帮忙父亲打水、取工具,然后不声不吭地看理发(学理发,不是靠传授、讲授,基本靠看,一两个关键点提示一下就好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父亲的拿手功夫基本上传到了他手上。
凭借实在功夫说话
潘炳南,1956年10月出生在有故事的坪埠村。村里有座始建于明朝成化六年(1470年)的万春桥。桥屋上方正中有方形穹顶,四周横梁上镌刻着“鱼跃鸢飞驻所,鸾翔凤翥迁腾”十二个大字,苍劲古朴,寓意深远。万春桥还是一座具有红色历史意义的名桥。
小时候,他经常结伴到离家不远的万春桥玩耍,听老人讲民间故事。稍长后喜欢看战争影片、言情小说,后来对山水画感兴趣。1976年3月,响应“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号召,到了漳州市漳浦守备部队,三年之后退伍回乡。到过县蚊香厂、机砖厂上班,三年过去,工厂相继倒闭,最终回家种田兼理发,以此谋生。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潘炳南靠着理发手艺,在县气象站路口边上租用一间20平方米房间,自立门户,开起一家理发店。开张初期,他说多少有点担心,因为有些功夫,如掏耳、跳刀等,父亲认为有危险性,从不传教。但凭着自己的实在功夫,推理之间,不求奇异,边理边悟,熟能生巧。
在他的记忆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还没有美发的概念,那时都叫理发店,从事理发行业的人被称为“剃头匠”。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理发店逐渐被遍地开花的“美容美发店”所取代。尽管如此,潘师傅依然故我,坚守着一席之地,靠壁挂面镜,几把椅子,推剪、剪刀、剃刀、梳子等工具,凭借一双粗糙之手,小心翼翼地为自选发型的顾客推理出自己或许无法真正满意的作品。
这些年,潘师傅不断接受着过往的需求者。由于他手艺不错人缘不错,生意自然也不错,所以顾客常来常往,有打工仔、老人、孩子、学生和邻村赶圩的熟人等,也有少数一如既往为他捧场的老顾客,不仅收获了贴补家用的钱财,还结交了一些谈得来的知心朋友。
在潘师傅看来,理发剃头虽然是“毫末技艺”,但却是“顶头功夫”,粗心不可,马虎不得。这时的他不是用眼、用手操作,而是用心!见他动作利落,专注神情,让一根根头发从头上飘落而下散落一地的情形,让我想起日语里的“一所悬命”,意思是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日本人以此形容工匠精神。这个词使人一见难忘,像一口古井,深邃且宁静。
看着眼前驼背、白发稀疏的潘师傅,一时间滋味难寻。问及这些年理发经历。潘师傅语速加快地说:“不比过去排长队等理发的那样,一天下来理10个8个的,收费6至8元,约为他店半价,赚口饭吃而已。但有时候,头发理偏了(太高或太低、太短),就会遭来埋怨,只好不收钱或少收钱。有时还会遇到喜欢讨价还价的,就顺他意给钱;遇到故意刁难不付钱的二赖子,只好忍气吞声。”缓了缓,接着他风趣地说:“别看我们剃头的没什么社会地位,叫你低头就低头,我说了算。”看他说话的神情,有点派头似的。
随后,他话锋一转说:“前几年家里被一场意外的大火烧了后,没了住处,本就勉强度日,现要重新盖房,好累啊!”此话一出,判若两人,却道出了作为一家之主内心深处最沉重的负担。如今,潘师傅一家被列为国家标准贫困户帮扶对象,政府还出资几千元无偿为他简易装修那间陋铺,朴实厚道的潘师傅颇为感激与欣慰。
理发匠的业余爱好
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面目一新
新头新容新春发,老店老手老功夫。枯木逢春
这是理发店门上张贴的对联。虽然毛笔字写得并不规范,但出自文化程度不高的理发匠潘炳南之手,却有其不寻常的味道。
那天,潘炳南师傅正在给一位乡下老人理发。我一走进去就被挂在墙上的山水画所吸引,我的心刹那间充满了感动,一触即发,一首诗在脑中萦绕:你静静坐着/时间变成一首诗/你张开眼睛/风景已经形成/你凝眸望镜/人已成佛。便问:“潘师傅,平时你除了理发,还喜欢做些什么呢?”“理发闲时,就随手画些图画,修身养性,”他边理边唠叨,“我喜欢齐白石、潘新寿、李古惮那朴实独特的画风,他们所配的诗词特别让我欣赏。假如有机会的话,我想好好学学。”
探问得知,原来他是从电视中看到有书画讲座栏目,受到启发,成为兴趣,此后只要一有空就跟着学起来。随着时光的流逝,他觉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就是画画,在他的笔下便有了那份除旧迎新的心情。他把习作一张张夹挂在墙壁上,这样墙上就会常常再现新的景色与愿望。在一些人看来微小,甚至好笑,而在他眼里却是重要好玩的事情,即可“孤芳自赏”,还能给人好心情。真可谓:境由心造,情由心生。
知道潘师傅喜欢诗画,采访时我不忘带上几本《诗刊》杂志。他欣然接受:“这是多年来我收到的一份最有意义的礼物。”
潘师傅告诉我,前些时,县老年活动中心鼓动他整理一下近年来的一些画,好去参展,供人赏析。我说,这是好事,机会难得,不妨抓紧。潘师傅摇了摇头,表情复杂:现在每天既要种菜施肥、采瓜摘果,又要兼顾新房、打理店铺,起早贪黑,虽然力不从心,但是我会继续走下去的——长自己的叶,开自己的花。
临行时,我不知为何想到了人们津津乐道的那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后,为这位实实在在的潘师傅送上祝福:为生命画一片树叶,用所有的欢喜与悲愁描绘自己的风景吧,生活需要实在与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