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三明摄影家林年华见证六十一年前“火车来了”

2017-11-10 10:29:05王长达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林年华近照

三明日报记者 王长达

人物名片:



林年华摄影工作照(1983年7月在东山)

林年华,1927年出生于尤溪县,1950年永安师范艺术科毕业。1950年至1952年在永安县私立卫理小学、新民小学、山边中心小学任校长,1953年到1956年任永安县文教科科员。1956年至1969年在永安专区报、永安县报、闽西报、三明报任美术编辑及摄影记者。1959年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福建省分会,任理事、常务理事。1974年夏任三明市群艺馆副馆长,主攻摄影艺术。1984年市摄影工作者协会成立,任主席至1995年。许多摄影作品在全国、省、市报刊发表,多次入选全国及省市摄影展并送海外展出;被省文化厅授予摄影优秀组织奖和创作成果奖;2010年获省文联从事文艺工作60年证书和奖章;2012年被省摄影家协会授予福建摄影50年贡献奖。生平被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和《中国群众艺术馆文化馆馆长名录》等。

今年是鹰厦铁路竣工通车60年。鹰厦线1954年动工,1957年通车。1956年7月1日,鹰厦铁路铺轨到永安,天下着雨,当地群众打着油纸伞,戴着斗笠,赶到铁路边夹道欢迎铺轨列车。一幅《火车来了》黑白照定格了这难忘的时光。这幅照片的作者叫林年华,当时是永安县报记者。

1956年至1969年,林年华曾在永安专区报、永安县报、闽西报、三明报任美术编辑及摄影记者。

林老今年90岁。“11·8”记者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绿岩新村,拜访这位三明新闻界、摄影界的老前辈。

林老翻出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往事涌上他的心头。

农家子弟,闽师学子

老照片中最早的一张摄于1948年,那年林年华21岁,在永安师范(原为省立师范)艺术科学习,在美术馆画好石膏像后留影,他笑靥灿烂,充满着自信。

林年华1927年10月出生在尤溪管前东上村,家中五兄弟,他排行老二。他哥哥林年菁,1948年夏毕业于永安师范艺术科,回乡任小学教员、校长,1953年调尤溪县文化馆从事美术摄影组织、辅导和创作,辛勤耕耘40年,为尤溪的文化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多次被评为县、地区先进工作者。

林年华在尤溪县城读完初中,1946年也考上永安师范艺术科。他说:“那时家里穷,读师范才有出路。”

永安师范设在永安文庙。三年名师指点、用心学艺,林年华有了相当扎实的美术功底。

1950年1月他毕业。当时刚解放,尤溪地界还很乱,他只好留在永安,在私立卫理小学任教,1951年3月校委会成立,他任主任,1951年秋学校改为私立新民小学,1952年改为公办山边中心小学(现为永安市实验小学),他任校长。1952年12月他调到县扫盲办工作,1953年3月调县文教科负责小学教育工作。



《火车来了》,1956年7月1日鹰厦线铺轨到永安。



  1983年11月2日,李先念主席来三明视察,在市轧钢厂工人覃福永家里做客。



  林年华2008年的画作,当时81岁。



林年华摄影代表作《盐田》

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三十多年

1956年2月,因工作需要,他调到永安专区报社任美术编辑。

1956年6月永安专区撤销,专区报停刊,他被留在永安县报任美术编辑、摄影记者。1960年中央号召增产节约,县报停刊。1961年3-6月,到省委党校新闻干部训练班学习,7月分配到龙岩专区的闽西报社工作。1962年春,三明成立专区,他申请调到三明报社,任美术编辑、摄影记者。作为摄影记者,有时他署名“林林”。在这些报社的留影、集体照、老报纸,林老依然珍藏着。

1969年秋三明报社撤销,干部下放,他到永安农村劳动。1971年调回原单位地区(报社)印刷厂,任行政兼美工。期间,他从未间断摄影工作,经常被抽调协助地方搞大型工农业展览,走遍了三明地区的厂矿、学校和农村,拍摄了大量照片。1974年5月他调到三明地区群众艺术馆专职摄影,1987年底退休。此后他仍坚持摄影创作多年。

从事摄影三十多年,他拍摄的新闻照片,被各级报刊采用约千余张,入选省级以上影展作品140余幅,《盐田》《铁水奔流》《渔家乐》《在街头》等25幅作品获奖,《盐田》获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区艺术影展二等奖,省摄影家协会授予优秀奖,并入选全国首届民兵影展;《李先念主席在工人家做客》《将乐玉华洞》《三钢全景》《梅列新貌》等被送往海外展出;《工业新城三明市》《盐田》《格氏栲林》《建莲飘香》《中华猕猴桃》被《福建》大型画册采用;他还任《三明风光》《三明》画册主编之一。

使用120相机的“苦日子”

当年办报,画笔、相机是林年华的两件宝贝。

永安报8开四版。头版报耳都是毛主席语录,报头下是美术字的通栏标语,铅字没那么大,要用木头刻了印刷,他的美术专长派上了用场。

报纸要求图文并茂。1956年在永安县报时,报纸急缺照片,林年华托相熟的福建日报记者林梦星,花了一千多元买来一台当时最好的德国禄莱双镜头120相机,开始从事摄影。但他说:那时拍的不能算是新闻照片,洗出的照片要拿到厦门报社制版,来去十多天,图只有小名片大,只能作插图,配合当时工农业生产宣传。

林年华说,老式120相机只能拍12张照片,双镜头,上面取景聚焦,下面感光。曝光用眼睛测光,内外光线不同,曝光要求不一样,室内若用f/5.6光圈,1/15秒,外面则要1/60秒,如晴天f/8光圈,1/120秒。“那时没测光表,全靠眼睛自我感觉,拍照很苦,特别是在工厂炉前拍照,光线千变万化,就更难掌握。”

用这种相机拍千人大会、大型演出,拍全场很难拍。一次在列东会场,台上台下全场接片要3-4张,又没有三角架、广角,相机就贴在身上,拍照用几百瓦的碘钨灯补光,灯由帮手拿着,上上下下跑。拍首长讲话用标准镜头,都是贴近拍。太暗,要靠闪光灯。闪光灯由四个大号电池供电,灯盘像菜盘那样大,15-30瓦灯,一按亮一下,有时还会爆炸、冒烟,换灯泡会发烫,拍一次会议常要备十几个灯泡。一次拍知青颁奖大会,6个知青轮流拍照,结果灯泡隔一个就炸一次,备好的灯泡炸了一半,炸很响,还冒烟,弄得台下哄堂大笑,可林年华看着玻璃片乱飞,生怕出事——“如有万次闪光灯,就好了”。

相机用上海产120胶卷,外面用保护纸贴着遮住胶片,装胶卷要十分小心,切忌装反,装反会漏光,就全曝光了。

冲片很麻烦,相馆冲的是硬片,这胶卷是软片,要自己洗。林年华自己摸索,暗房里开着一盏5瓦绿灯,冲片3分钟左右,借着微弱的灯光悄悄看,室内外拍的曝光程度不同,定影时,室外拍的洗出来很好,室内拍的却不足,这时就要靠显影,不然定影太厚,照片就洗不出来。一不小心,整卷胶卷就冲坏了。

直到1984年,他才换上135单镜头相机,用上36张的胶卷。

 



  1962年2月至1969年4月,林年华在三明报任美编、摄影记者。这是1962年4月三明报社全体人员合影,林年华在二排右一。

定格许多难忘的三明瞬间

追光逐影三十多年,林年华拍摄了三明历史的许多精彩瞬间。

在三明报时,他经常应约给上级新闻媒体拍摄图片。第一次是《福建青年报》编辑部约他拍摄厦门青年支援三明山区建设的内容,他跋山涉水到深山老林拍摄了厦门青年伐木的镜头,这组《山林中的厦门青年》组图很快被采用。随后,《福建日报》、《福建画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福建农业》和《林业报》都大量采用了他拍摄的照片。

1971年5月,三明化工厂大氨投产,他拍摄《为了广积粮》反映大批化肥待运场面,被新华社及《人民日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文汇报》等许多报刊采用,化工部还放几米大照片,张贴在大门口。新华社庆祝22周年国庆“新闻画刊”刊发25幅新闻照片,反映福建的唯有这张照片。

1976年6月福建维尼纶厂投产,省报采用了14张他拍摄的新闻组图。

林年华说:“摄影干了一辈子,市委指定我一人随团拍摄国家主席李先念来三明视察,大寨代表郭凤莲来三明传经送宝的拍摄任务,深感荣幸。”

1983年11月2日,国家主席李先念到三明视察,林年华跟随,拍下了李先念在三明化工厂视察,到市轧钢厂职工覃福永家中做客等珍贵照片。

1972年11月,郭凤莲来三明,林年华随行跟拍半个月,拍摄迎接、作报告、参观、欢迎等众多场面,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还是用120的相机,胶卷用完,换片就要10分钟,幸好备了两架相机有24张片,才招架过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拍的照片也不知好坏,半个月后回来才能冲洗。幸好他技术娴熟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最长的一次专题摄影

拍摄时间最长的是《省医疗队为沙县肖秀英切除大肿瘤》专题照片,前后一个月。

肖秀英是沙县夏茂儒元村村民,结婚多年没有生育,1970年起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村赤脚医生说是怀了孩子,可是一年不生,两年也不生。原先,她还能下地劳动,到1973年不能劳动了。这年9月,省军区医疗队巡诊到村里,诊断出她长的是大肿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否则就有生命危险!但她丈夫听信村赤脚医生的说法,认为妻子怀的是“天子”,要留着生,不舍得手术。经医疗队再三动员,才同意手术。医疗队员将她抬到夏茂中学,发现她缺营养,先保养了半个多月。当时为了“捍卫毛主席卫生革命路线”,地区领导非常重视,保证: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地区派了军分区战士一个班来保卫医疗队,还派林年华拍摄医疗手术全过程。手术期间急需医术专家,省里派直升飞机将专家送到三明列东,再用车送到夏茂。

一个月后,医疗队给肖秀英动了手术,肖秀英体重37.5公斤,切下的肿瘤就重达38公斤,腹内积水排出两缸。手术很成功,地区领导前来看望慰问。手术后还将肖秀英送省军区九三医院疗养一个月,全面康复后再送她回家休息。

林年华拍的这组专题照片,《福建日报》一天连同消息、通讯、画刊共刊发24张。

摄影路几多辛酸

摄影路上,林年华尝过不少难辛:在闽西报去郊区采访,骑自行车摔跤过;在桃源洞拍晚霞景色,上了山下不来;从永安大湖步行到明溪胡坊,走了五六十里…….

林年华说,那时下乡拍照,没有车,在城里下厂矿骑自行车去,乡下有事坐车去,没车就步行。一次去中村拍民兵训练,坐班车上去,回来没车,只好走路。他经常早出晚归,有任务马上就去,睡觉半夜都要去。老伴黄秀英搭话说:“我生老大时,他下乡搞中心工作,一去一年,孩子出生3个月才回来。”

三明摄影界的“伯乐”

1974年,林年华调到群艺馆专职摄影。他一手抓组织创作,一手抓人才培训,为各县(市)文化馆站、厂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办摄影培训班,在三明掀起了“摄影热”。他甘当人梯,为人作嫁衣,为三明摄影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骨干;通过举办三明、(安徽)蚌埠、(湖北)沙市三市影展,金铙山、武夷山、太姥山“三山影展”,三明与鹰潭市影展,三明与贵州遵义镇远影展等,让三明摄影界声名远扬。三明市摄影工作成果突出,先后被省文化厅授予优秀组织奖、创作成果奖。

“艺术之家”,金色晚年

光阴荏苒,如今,林年华与老伴黄秀英过着金色的晚年。二老身体康健。每天,除了上午上街走走,最开心的就是在小屋里打理他们的“艺术之家”。

黄秀英比林年华小6岁,1953年从永安师范普师毕业,一生从教。两人1954年成家,林年华调到三明十年,1972年她才带着两个儿子从永安调到三明,全家团聚。黄秀英后来在三明市红星小学(现为市实验小学)任教导主任。退休后,她痴心于书画艺术,常有佳作在报刊发表。林老也爱丹青,但有空也时常整理他的老照片、老底片。多年来,他为《旧照留痕》《三明记忆·我们的老照片》等提供了大量老照片。

回首自己的艺术人生,林年华也有一丝遗憾:“原来我喜爱画画,永师毕业后,教我的林沧友老师回上海美专任教,他告知我可以免考就读,但该校是私立院校,学费高,我家穷,工资又低,无法前去深造,遗憾终生!”

令二老欣慰的是,他们的艺术基因得到了传承。长子林平,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摄影专修班,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三明摄影界的顶梁柱,退休前担任市艺术馆馆长、书记、研究员;二儿子林春,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雕塑系,现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教研室主任、教授,雕塑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孙辈也大多从事艺术。这是一个文明家庭、健康之家、幸福之家。圳尾居委会推荐他家为艺术之家,前些年在家中办了美术摄影展,时任市长蔡奇等市领导前来参观指导。那次影展中,有林年华从事新闻、摄影的留影,编辑过的老报纸,更有他拍摄的众多经典老照片:三明城乡的变迁、1984年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侯宝林、姜昆、秦怡、郁均剑等到访三明的名人……许多照片可谓绝版

老林指着床头那几箱老照片、老底片说:“要是能把这些东西都整理出来、编印成书,就太好了。”

(本版老照片均由林年华先生提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