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甜蜜事业 ——记三元区“双创”致富带头人余安增
2017-12-28 10:40:22周志鸿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记者 周志鸿 文/图 今年,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茂春家庭农场的40多亩蜜桔丰收,经销商进村收购,销往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每公斤优质蜜桔卖到10元。看着这份收获,“双创”致富带头人余安增喜在脸上,甜在心里。 技术创新结硕果 西际村海拔400多米,曾经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改革开放后,依靠种植蜜桔、芦柑等水果,西际人吃上了饱饭。但是,由于交通条件受制约、种植技术跟不上、市场行情不稳定,西际人的“蜜桔梦”做得并不大。余安增带领本村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开荒种植柑桔。 当年,西际村种植的品种基本为中、晚期的温州蜜桔,早熟的温州蜜桔品种偶尔掺杂在柑桔中,由于打了蜜桔上市的时间差,早熟蜜桔价格是普通蜜桔的好几倍,还不愁销售。 1996年,化肥价格飞涨,而晚熟蜜桔却卖不上好价钱。柑桔市场竞争激烈,要增加收入,必须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怎么办?余安增开始冥思苦想学习果树嫁接技术,在果园里做起试验,将效益低的晚熟蜜桔嫁接早熟蜜桔,通过嫁接等方式改良品种,早熟蜜桔产量迅速增长,价格也有了提升。 余安增还引进特早熟品种“宫本”,承包人工林山场扩大种植面积,这一特早熟品种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西际村的蜜桔有了质的飞跃。余安增先后引进宫本、大分一号、大浦五号等特早熟品种,改良品种在西际村推广,西际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柑桔专业村,每到柑桔销售季节,雇佣周边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120多人每天参与采摘、分拣、包装。看到全村人增收致富,余安增心里像蜜一样甜。 种无公害水果 2015年,余安增创建的三元区茂春家庭农场正式登记注册,总投资180万元。 现在,农场初具规模,除了家庭经营权林地35亩,还承包西际村民使用权林地25亩,种植柑桔,购置农用机械8台(套),是目前三元区规模较大的集无公害水果生产、农业“五新”展示为一体的果树专业化经营家庭农场。 2016年,农场特早熟温州蜜柑销售量80吨,销售收入28.8万元;早熟温州蜜柑销售量65吨,销售收入25.6万元,合计销售收入54.4万元,总利润36.5329万元,产品主要销往闽南地区和浙江省绍兴等大中城市,家庭人均收入9.13万元,是所在乡镇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5倍。 茂春家庭农场与合作社合作,成为三元区黄泥山蜜桔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2016年1月,余安增与合作社签订了“远哥蜜桔”商标使用协议书,开展品牌销售,与合作社建立了紧密的产业合作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借助于合作社销售渠道和“远哥蜜桔”商标的影响力,统一品牌包装销售,产品产销两旺,主要销往省内外大中城市。 “远哥蜜桔”在全国名特优新果品品鉴推介会和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得到了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好评;并与“全球吃”网站对接,提高了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三元区西际村柑桔协会还授权茂春家庭农场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余安增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柑桔销售,做好柑桔品牌和包装,打响品牌,让柑桔走得更远、更好。 发展红色乡村旅游 蜜桔丰收,余安增又做起了另一项甜蜜事业,在家庭农场发展红色乡村旅游。 西际村是一块红土地。1934年至1936年间,红军曾3次驻扎西际村,开展政治宣传、“扩红”等工作,曾有200多名战士驻扎在此处。如今当地还有不少红色遗址:红军宿营地、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旧址树德堂、红军泉等。红色文化名村正成为西际村的又一张靓丽名片,红色乡村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余安增看到商机,在茂春家庭农场建起农家乐,采摘园,打糍粑,包米粿,蜜桔树下养土鸡土鸭,游客在游览红色乡村文化后,还体验到农家的快乐。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