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数字化赋能 农户"指尖"现实“智慧种地”
2025-05-20 11:24: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晓敏 |
分享到:
|
东南网5月20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陈震)近日,在三明建宁县濉溪镇斗埕村制种田内,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的邹铭正在手把手指导农户老王操作“粮生宝”APP,“马上中制水稻插秧了,按这个‘农事管家服务站’可以线上预约农机上门服务。” “还有实时天气功能,这样汛期就可以更好把握田间农事活动时间了。”老王欣喜地说道。 "我们的系统接入了气象部门数据,配合田间气象采集设备,天气预警可以精确到村一级。"邹铭介绍道。 邹铭在演示展示“粮生宝”APP。陈震 摄 这款由建宁禾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种业全流程服务平台,于今年2月28日正式上线。平台深度融合移动云基础设施、农业科研数据和智能技术,为种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4月29日,建宁县种子产业互联网平台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平台作为“AI+智慧农业”的典型应用场景受到了参会嘉宾的关注。 在建宁种子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后端,清楚地展示了种业一张图。 “在后端的‘种业一张图’上,农情、苗情、土壤、气象等数据一目了然,为农户和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邹铭说,“其中还清楚地展示了全县农机服务、烘干服务等一些公共服务,既便利农户线上预约,也有利于政府调控优化配置资源。” “这个APP还可以看到企业发布制种需求的订单,我们农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线上接单。”此外,用户可以在平台发布任务、信息,线上达成意向;也可以购买农业用品,本地实体经销商配送,通过建行、微信、支付宝线上结算,价格透明、配送迅速…… 福建华谷高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兴全说:“我们在韩家园有100多亩地制种需求,在APP发布了任务后,有人接单了,对方表示自己有多年的制种经验,离这块地比较近,还留了联系方式,就这样达成协议。这款APP省去了我们到处找人的过程,减少了很多时间成本。” 邹铭(左二)向农户推“粮生宝”。陈震 摄 目前,建宁县已组建“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农技员、保险员、农资商户等纷纷化身数字“新农人”,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大力推广“粮生宝”手机APP。如今,全县的制种企业已全部纳入到平台当中,已经有4000多名从事制种的农户已经注册。 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曾明星表示:“我们通过对种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产业的整体效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利用 AI 大模型与海量数据,为全国水稻种子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便捷的互联网服务,助力水稻制种产业从数字化迈向数字产业化。” 作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宁县这一创新实践,通过‘互联网+种业’模式,将分散的农户、企业、农机服务等资源整合到统一平台,实现种业生产‘线上接单、线下履约’的闭环管理,助力建宁县从“传统制种大县”向“数字种业强县”跨越。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