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福建电力服务光伏扶贫项目 照亮脱贫致富路

2018-01-12 16:02:26卢金福 林丽平 陈金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吴山镇梓溪村贫困户苏立凉家屋顶的光伏板

东南网三明1月2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 通讯员 林丽平 陈金华)“光伏发电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收益,政府不仅提供贴息贷款,把电卖给电网还能拿补贴。”在三明市大田县吴山镇梓溪村贫困户苏立凉的家中,他指着墙上的贴着的服务光伏发电联系卡对记者说,2017年他通过光伏发电项目增收了7689元。

2016年,苏立凉在屋顶投入资金5万元,建设了6.25千瓦光伏发电系统,2017年发电量有7846度,再加上其他收入,家庭人均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成功实现了脱贫。

光伏扶贫工程是国务院扶贫办提出的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之一,是扶贫工作的新途径,国网福建电力积极助力政府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在配套电网建设和运行服务上,按照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的原则,为光伏扶贫项目提供高效便捷的接入上网条件,以及方便快捷的补贴发放和购电费支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新的力量。

大田县吴山镇梓溪村的光伏发电长廊

贫困户的“阳光收益”

在三明市大田县吴山镇梓溪村,沿梓溪河河畔而建的一千米的光伏发电长廊让人眼前一亮,宝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颇为壮观。这是大田县首个光伏扶贫示范点,该村的光伏扶贫项目于2016年10月25日建成并网发电,容量500千瓦,年发电量约57万千瓦时。

电力工作人员在现场查看供电线路

1月11日,国网大田县供电公司员工来到梓溪村,查看供电线路和光伏发电情况。这是该村自2016年光伏扶贫项目实施以来,供电员工每周都要例行的巡视。这里的光伏项目正给一个个贫困家庭带来了长期稳定可观的“阳光收益”。

在梓溪村像苏立凉一样实现脱贫的还有很多。今年55岁的林纯听是梓溪村一名国标贫困户,他几年前因摔倒导致半身瘫痪,其妻子去于2017年1月因车祸,致全身多处骨折,医疗费用开销十多万元,目前仍卧病在床,由林纯听在家照顾。

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2016年8月,林纯听贷款5万元投资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6.25千瓦光伏发电系统,2017年共发电6619度,电费6486元,还贷3243元,再加上低保收入和慰问、补助等各项收入,林纯听2017年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人均年收入达到了7000多元,实现了脱贫。

“我贷款是政府贴息的,不要自己出钱,光伏发电见效快,每个月都会有收入,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对我们残疾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赚钱项目。”林纯听说,通过光伏发电项目,让他实现了脱贫。

2017年,梓溪村建档立卡户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2245元,提高到11930元,全部脱贫摘帽。梓溪村党支部书记林芳梓说;“原本村财年年为零的空壳村,如今仅光伏发电一项,就给村里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并带动村里1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梓溪村的贫困村帽子也摘了。”

大田武陵乡大石村一条2.6公里的光伏长廊

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光伏扶贫在梓溪村的成功,也为大田县的精准扶贫工作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各方共赢的新路子。在大田武陵乡大石村有一条2.6公里的光伏长廊,该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沿着河两岸的防洪堤进行建设,建设成了绿色光伏长廊。

武陵乡党委书记廖正楼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能为全乡133户425人贫困户,3个贫困村、2个空壳村提供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每年可产生效益约191.7万元,其中,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增收约0.75万元。

2016年大田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光伏产业扶贫项目,探索光伏产业扶贫机制。国网大田县供电公司积极响应省市电力公司“国网阳光扶贫行动”工作部署,“用情、用心、用力”服务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项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面落实光伏扶贫项目并网任务。大田县已有59个贫困村引入光伏扶贫项目,覆盖了全县1923户贫困户,年发电量可达1746万千瓦时。

大田县县长林金龙告诉表示,为实现光伏用地节约化、集约化,探索推行“房光互补”“农光互补”“地光互补”三种建设模式,经估算贫困户年均增收7500元、贫困(空壳)村年可增收4.4万元、市级贫困乡年可增收33万元,形成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共赢局面。

“借光”脱贫发电“造血”

光伏扶贫工程是国务院扶贫办提出的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之一,是扶贫工作的新途径。自“十三五”以来,福建聚集具有光伏建设条件的重点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大力实施和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借光”脱贫。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配合政府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和运行服务,为光伏扶贫项目提供高效便捷的接入上网条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新的力量。

据介绍,国网福建电力自2015年下半年受理全省首个光伏扶贫项目并网申请以来,已累计受理光伏扶贫项目2058个,其中已并网项目1857个,容量5.11万千瓦,累计发电量约3700万千瓦时,2万多贫困户从中受益。2017年,国网福建电力向光伏扶贫项目业主支付购电费824万元,并转付光伏发电补贴1483万元。

闽清县坂东镇文定村,曾经是村财“零收入”的“老大难”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33人、贫困人员比例高,村两委“压力山大”。2017年6月27日,福州市单体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闽清县坂东镇文定村120千瓦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发电,按照每度电0.98元的价格出售给国家电网,每年可为村里带来15万元的收益。

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文峰村也是一个市级贫困村,为了扭转长期以来“零村财”的局面,2017年3月,该村也引进了装机容量50千瓦的光伏项目,每年可给村财带来约5万元的收入。

据测算,光伏扶贫用户运行二十年,六年半可收回成本,还有十三年半为贫困村(户)带来纯收益,增强“造血”功能。

新闻发布会现场

光伏扶贫规划到哪 并网配套项目就跟到哪

并网发电与电费结算,是光伏扶贫工程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也是各级政府和广大贫困户最为关注的焦点。国网福建电力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制度,优先将光伏扶贫项目的补贴需求列入年度计划,及时跟踪回访客户,做好发电量和上网电量的准确计量,简化电费结算管理流程,确保光伏扶贫项目按合同结算周期足额领取国家补贴资金和结算上网电费,促进了福建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蓬勃发展。

2017年福建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国网福建电力组织各市县供电公司全面梳理已经到供电公司申请的光伏项目,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对接,核对光伏扶贫项目是否已经全部到供电公司申请并网接入,对于未申请的项目,主动上门为客户进行政策宣讲,提请客户尽早提交并网申请材料。同时积极参与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的编制和项目的选址工作,落实配套措施,从供电专业角度为客户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1月12日上午,国网福建电力在三明大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服务光伏发电,助力脱贫致富的情况。据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副主任赖国书介绍,福建各地的供电单位积极行动,编制光伏扶贫实施方案,提出项目接入和消纳建议,制定项目接网方案并纳入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规划,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加大光伏扶贫并网配套资金和项目投入,加强公司内部发展、营销、运检、物资等部门专业协同,光伏扶贫工程规划到哪,并网配套项目就主动跟进到哪,为做好光伏扶贫并网工作争取时间、赢得主动。

此外,国网福建电力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的全部发电量、上网电量分别计量,免费提供并安装电能计量表,不向项目单位收取系统备用容量费。在有关并网接入、运行等所有环节提供的服务均不向项目方收取费用,有效减轻光伏扶贫项目的成本支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018年,国网福建电力仍将全力支持光伏扶贫工程,在推进光伏扶贫项目落地和并网过程中,大力推行“阳光扶贫直通车”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为光伏扶贫项目接入电网和并网后电费结算提供便利条件,光伏扶贫项目在哪,电网规划与建设就到哪。同时,特事特办,简化手续,缩短时限,确保光伏扶贫项目“早投运,早受益”,使当地贫困村贫困户早日脱贫摘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