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三元:电烤生笋实现污水零排放 让中村乡“绿意”长存

2018-04-12 11:07:54杨燕蓉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日报记者 杨燕蓉 三明日报三元记者站 杨开长

一夜春雨,三元区中村乡的春笋悉数破土而出。这个春笋旺季,邓顺财的电烤生笋设备成了乡里的“香饽饽”。

作为水源保护地,连片的竹林是中村村民唯一的依靠,笋干收入更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传统笋干制作不仅会产生大量的笋水,而且耗材量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全乡拥有竹林面积17万亩,年均生产笋干2000吨,按照传统笋干制作方法,每年需要消耗木材约1.6万立方米,产生污水80万吨。”中村乡人大主席团主席张何钰对这些数字稔熟于心。

如何抛弃其中“不光彩”的数据,让水源保护地“绿意”长存?作为土生土长的中村人,今年50多岁的邓顺财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从地道笋农到成立农旺笋制品加强企业,他不断做深做透“竹笋文章”,成为区里笋制品行业的带头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几年邓顺财潜心“探绿”,成立三明同道农业科技公司,研发了电烤生笋设备,对传统制笋工艺进行了一次“大变革”。

走进同道科技公司,待笋农过称后,鲜笋直接进入生产车间,经整合、切割后,直接就上烤箱生烤,全程不见一滴废水、一粒残渣。“传统烤制,要进行蒸煮、浸泡、压榨、漂洗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笋水,而烤制全用木材,耗材量极大。电烤生笋不仅不会产生一滴污水,而且由于利用电能和空气能源进行烤制,也无需消耗木材和木炭。”邓顺财说。

污水零排放,烘烤零耗材。前年,这项绿色发明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中村乡政府对这个项目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公司已有生烤设备5套,3月底以来,已经帮助乡民烘烤超5万公斤笋干。

鲜笋下了山,直接进车间。邓顺财这一集鲜笋收购、笋干烤制为一体的举措,受到村民的欢迎。

“名声渐响,去年试生产时,大部分村民都是中村本点的,今年周边偏远村庄的很多村民也慕名而来。”张何钰说。

4月8日,大焙坑村的邓方楠就和叔叔二人,驱车10多公里来同道科技公司。

两人合力卸货,采购员评判生笋等级后,叔侄俩那一车333公斤的鲜笋拿到了近700元,折合生笋1公斤2.1元,笋干1公斤50元。

“挺好的,和市场价差不多,还省去手工制作笋干的环节。”邓方楠说,家中20多亩竹山,往年一到制笋季节,全家出动的同时,还要请人挖笋、制笋,成本高不说,也非常吃力。

用机器取代人工,电烤生笋设备大大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

春笋旺季,制笋大户罗扬和却在同道科技公司当起了管理员,每个月拿着几千元的工资。他说,家里的50多亩竹林,请人挖笋后,全部送到这里生烤。要是往年,由于没有劳动力,单单制笋就得请3人帮忙做10天,每人每天得付300元工钱,而自己在每批笋烤制的时候都得日夜不停地盯着柴火,辛苦至极。

省时省力还能增效。由于鲜笋未经蒸煮、压榨直接生烤,里头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得到最大保留,传统笋干制作50公斤鲜笋能制作2.5公斤左右的笋干,而运用电烤方式却可以制作4公斤左右的笋干。

既有经济效益,更有生态效益。这一双赢的项目让中村这个水源保护地找到了新的出路。其实,为了让市区30多万居民喝上放心水,中村对于环境的保护从未中止:垃圾专门搜集、生活污水专门搜集、河道专项整治……目前,对于东牙溪水库的生态修复已经进行了3年,投入了1100万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