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沙县小吃业主的困局和爱心坚守
2018-05-14 09:59:09邓书榕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沙县记者站邓书榕文/图 遭遇困局 5月4日晚9时多,在天津血液研究所附近的沙县小吃店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厨房干活的王燕清。 王燕清是沙县高砂镇樟墩村人,2009年到天津经营沙县小吃店。位于和平区的这家小吃店是2014年9月刚开的。和平区是天津市政治、商贸、金融、教育、医疗卫生中心。人流量大,王燕清的好手艺和大方的个性,使店铺生意很好。 2016年8月的一天,王燕清收到了法院的一纸传票。原来,房东将她告上了法庭。从此,王燕清陷入了一场她自己都想不到的官司。 几经打听,王燕清终于明白。原来,她的店铺是从一个天津租户手中转租过来的。天津租户与店铺所有者有纠纷。这场纠纷严重影响了王燕清的营业。 从此,王燕清经常背着一个蓝色手提环保袋,辗转于派出所、法院等地,走上了维权之路。 负重前行 王燕清的沙县小吃店,在当地很出名,还上过当地的电视新闻。因为,从2015年11月开始,她在餐厅内设立了“墙上的餐桌”,长期为需要帮助的患者及家属捐助食物。客人只要多购买一份或者多份食物,记在便签贴在墙上。受助者出示住院、就诊和困难证明,就能取下便签,免费就餐。 因为“墙上的餐桌”,王燕清被评为“真情天津”2015年度十大人物之一,2017年,还荣登“中国好人榜”。 “墙上的餐桌”帮助了无数困难的人,包括孤寡老人、流浪者、贫穷的病人及其家属等,本报2016年12月28日《都市特刊》以《王燕清和她的墙上的餐桌》做过专题报道。两年多来,她的爱心从送一餐饭,扩大到各类跑腿服务、免费提供住处、开导病人及家属、为困难者提供工作等,她的小吃店,也逐渐成为了需要者的“港湾”。 遭遇了官司困局,她的“墙上的餐桌”还能继续吗? 记者看到,目前,店里包括王燕清,只有两个劳动力。 以前店里有四个员工,王燕清可以轻松地打理“墙上的餐桌”,逢年过节还会做些粽子、水饺、甜点等,送给患者家属吃。 “如果能够正常营业,‘墙上的餐桌’就算没有捐款,我也能维持下去。”王燕清说。 5月6日,一位从山西带爱人到医院复查的赵大伯,专程到店里看王燕清。几个月不见,他见到王燕清的第一句话是“你怎么又瘦了”。 王燕清只是笑笑,没有解释。 对于两年多来经历的变故,王燕清从来没有向领爱心餐的人、捐款的人说过。翻开她的朋友圈,也都是些积极向上的话语。 5月5日傍晚6时多,领取爱心餐的患者家属陆续来了,是五名大姐。她们的爱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以下简称“天津血液研究所”)接受治疗,她们在王燕清这里已经领取爱心餐1年以上了。 她们在店外聊着天,耐心等着。记者问她们为什么不进去等。“不想影响王姐做生意。”一位戴眼镜的短发大姐说,“王姐从来没有中断供应过爱心餐,如果她要回老家,也会准备好若干天的苹果、水饺等食物送给我们。” “我们这个餐是给患者家属吃的,如果要给患者吃,你必须告诉我注意事项。”王燕清再三叮嘱刚申请爱心餐的患者家属李玲。她的爱人患上了白血病,已经在医院治疗了半个多月。病情稳定了,她才想到爱心餐。她给王燕清看了家乡开具的困难证明,王燕清同意了。 晚上8时多,一个男子提着两瓶啤酒来到店里。突然,他生气地摔了电话。王燕清赶忙劝他放宽心。原来,这个男子是一名商人,他的大女儿得了白血病正在配型,是王燕清店里的老客户了。王燕清经常聊天,开导他。 社区里,有个70多岁的退伍军人,是个孤寡老人。他虽然生活困难,但很有原则,从来不接受免费的东西。王燕清就选择加量不加价的方式帮助老人,十多元的饭菜,王燕清只收5元。即使不吃饭,老人也会到店里静静地坐上良久,还是坐在他喜欢的靠门位置。 王燕清的爱心感染了别的病人。小马是来自黑龙江农村的9岁小男孩,患上急性髓系白血病后,他家成了贫困户。他的父母吃了两年的爱心餐。过几天,小马就可以康复出院了。他把玩具留下来,托王燕清送给更需要的孩子。 也有不感恩或者冒领的家属,这让王燕清很为难。一次,有一个穿着貂皮大衣的患者家属来店里,专门挑贵的饭菜点,还申请“爱心餐”,王燕清拒绝了她,她反过来骂王燕清“骗人、作秀”;还有人发微信,叫王燕清送两个苹果给他指定的人,态度恶劣,等等。 王燕清还遇上了“道德绑架”和社会的质疑。一次,她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朋友聚餐的消息,马上就被人举报,说她私吞善款进行消费。 “每笔捐款、领餐,我都有记录。”王燕清向记者展示了厚厚的一沓“爱心餐领取表”“捐款表”及“现金日记账本”。
坚持动力 “墙上的餐桌”一直有人关注和捐款。有学生、复查的病人家属、退休老人、爱心团体等,有的每月固定捐款,但大部分是不定期的,有的捐赠者会指定帮助某一个人。 5月5日,王燕清收到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笔“续粮”款——来自家乡沙县供电公司,共7733元。沙县供电公司志工郑晓明说:“这是公司160名员工专门为‘墙上的餐桌’捐的款,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困难的人。” 店里冰箱旁有个捐款箱,这是2016年3月10日,天津市慈善协会专门设立的。箱子的钥匙由协会的人保管。善款将汇入协会统一的账户,并根据捐赠人本人的意愿,进入“墙上的餐桌·王燕清”爱心基金专项账户中,由市慈善协会统一管理,定向服务于白血病患者及家属,无论刮风下雨,王燕清都会亲自将善款送到天津市慈善协会,由天津市慈善协会的工作人员开箱清点,并存入“墙上的餐桌·王燕清”爱心基金专户。王燕清从来没有过问基金中有多少钱。她也从来没有申请账户中的善款作为爱心餐之用。她共申请过四次,一次是为某医院儿童患者的活动室添置一台电脑,另外三次是为一位患淋巴瘤郝女士。 天津市慈善协会募捐财务部主任李俊霞说:“佩服王姐在自己困难的时候还坚持帮助他人,‘墙上的餐桌’,那个基金专户是单独管理的,确实是用在困难的人身上。善款多的时候,她都会风雨无阻地送来。” 王燕清的微信好友通讯录中,共有600多人,多数是患者及其家属、爱心人士。 王燕清的店铺卷入官司纠纷中后,经济和精神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店铺收入不定,积蓄越来越少,还欠了外债,女儿需要大学学费,王燕清心情低落,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此时,她收到了来自朋友的关心。一个天津市电力公司的员工,只要王燕清店铺出现电力方面的故障,他基本随叫随到;一个在工地上班的朋友,王燕清店铺餐厨垃圾较多时,他都会帮忙…… 现在,王燕清租住在店铺背后一个两房一厨一卫的单元房。其中一间是专门免费留给困难的人住的。5月7日,刘健母子来复查,王燕清已提前把房间打扫整洁,等着他们的到来。而隔壁,王燕清自己的房间,却没时间整理,一片狼藉。“房东从来没有涨过我的房租,其他租户的房租听说都已经涨到2800元了。”王燕清非常感恩。 点滴感动,是王燕清继续爱心之旅的动力。 如今的她正在等待案件结果。“如果调解成功,我可能有机会继续租赁这间店铺,继续爱心事业;如果调解失败了,无论我去哪里,我做公益的爱心不会变。”王燕清含泪说。 记者手记 困境中的坚守更可贵 王燕清作为沙县在外经营沙县小吃6万大军中的一员,在帮助别人中找到快乐,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得到所在城市的认可。她是“全国文明城市”沙县的骄傲。 如今,“墙上的餐桌”出现了危机,但因为王燕清的负重坚持却没有真正“断粮”,王燕清此举更加令人佩服。 危机与爱心并不冲突。店铺转租产生的纠纷,可以等待依法裁决。爱心的坚守,需要更多爱心人士的接力与社会的理解。 记者在这也想提醒各位沙县小吃业主,平日要多学习法律知识,在遇到转租店面时,一定要多看、多问,捋清店面间的利害关系,找一家放心的店面经营。 也希望,王燕清能够早日从纠纷中解脱,轻松前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