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建宁县推进“综合治水试验县”工作侧记

2018-12-12 17:21:27曾程 陈晓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建省闽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龙湖

核心阅读

冬日暖阳下,濉溪两岸,流水潺潺,如同置身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建宁,地处闽西北、武夷山脉中段,是千里闽江的正源头。

生态文明,试验先行。综合治水试验,是一项从水利建设到管理的全方位系统治理工程,也是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的创新举措。

建宁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按照综合治水试验县建设实施意见,围绕“全县域、全流域、全方位”治理的要求,认真编制实施综合治水三年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采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科学治理的方式,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建设。

工人清理河道

东南网三明12月12日讯(通讯员 曾程 陈晓星 文/图)

部门齐发力,打出综合治水组合拳

12月12日,在建宁县都溪客坊河道整治工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利用晴好天气抢抓工程进度,该工程总投资2260万元,于去年11月开工,目前已完成投资2260万元,正在进行工程扫尾。

水利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是该县全面构建安全水利、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扎实打好综合治水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

建宁县河长制办公室开展“保护母亲河 共护闽江源”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该县根据水利投资政策、方向,统筹整合水利、环保、发改、财政、农业、住建、旅游等部门涉水项目、资金、技术力量,坚持科学、生态理念,针对不同流域水系特点,打出了一套综合治水组合拳:

——整合发改资金,打造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体。投资1.2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6个,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目标明确、行动一致、协调配合的长效化体制机制,加快形成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工作格局,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保护和修复治理。

——整合农业资金,提升耕地质量。投资1.6亿元实施金溪流域土地整治和污染修复工程与耕地质提升项目,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投入,破解综合治水资金不足问题,着力探索从省级农业层面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的途径和办法,让项目资金分配不再撒胡椒面。

——整合环保资金,提升小流域水质。投资1.3亿元实施建宁县小流域治理水质提升项目,通过对里沙溪、杨林溪2条小流域治理和保护,提升小流域水质标准,2018年基本达到Ⅱ类水质标准,2019年达到Ⅱ类水质。

——整合林业资金,保护森林资源。投资0.5亿元实施福建省闽江源国家级湿地公园,通过保护恢复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合理利用工程、防御灾害工程、保护管理设施工程和基础设施工程,打造闽江源国家级湿地公园。

——整合住建资金,共建美丽建宁。投资0.8亿元,实施建宁县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农民群众“共议、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建管机制,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宜居环境建设任务。

——整合旅游资金,打造全域旅游。投资0.6亿元实施闽江源头拜水溯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景区服务设施工程,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设施,其它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等,提升闽江源旅游设施。

……

志愿者在河边清理垃圾

“统筹全县各部门的力量,把资金花在刀刃上,为全方位、全流域的水利建设项目带来了动力。”建宁县水利局局长柯国华介绍说,今年综合治水计划实施重点水利项目16个,计划投资1.38亿元,已到补助位资金0.67亿元,预计年底可完成投资1.41亿元。

全民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河长制

12月6日,在建宁溪源乡,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企业河长”陈建成正带领工人们清洁河道。溪源乡是国家级生态乡,河流总长45.3公里,主要由楚溪、隔溪、鱼落溪、上坪溪4条主河流组成。

溪源乡生态立乡、生态治河,是建宁县全民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河长制的一个缩影。

在黄坊乡仍田村,河道管理员丁运仔开始忙碌起来,他正对着河道进行巡查。“现在,每天都养成习惯了,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骑上摩托车,沿河绕一圈,河面有无‘污渍’,岸边有无垃圾,河道管护区内有无采砂、取土等违规行为……这些我都得管。”丁运仔告诉我们,属于他们村管辖的河道全长约5公里,巡查期间,骑骑走走,一次大约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

看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河道内的垃圾清了,流域内的入河排污口截住了,岸边养起了花、种起了草,美丽清河如诗如画,丁运仔开心地笑了。

近年来,该县以落实“河长制”为切入点,打造与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相结合、与发展绿色生态的生产空间相结合、与美丽宜居的生活空间相结合的“三生”空间,以创新“河长制”机制为突破口,打造“乡村河长”、“企业河长”、“田园园长”、“小溪溪长”、“水渠渠长”的多元共治格局,以聚焦“河长制”问题为导向,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督查、部门联合定期检查、企业之间交叉巡查的立体化监督体系。

此外,该县充分发挥“中国绿化基金会福源建宁生态发展专项基金”作用,将基金所获社会捐款用于以“河长制”为重点的闽江源生态保护。依托村规民约,在落实“专管员、保洁员、巡查员”履职尽责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群众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河道管理保护,发动县内企业认领河流、河段,担任“企业河长”,并引导群众自治自管,营造出社会各界积极爱护河道水域环境,参与美好环境创建的浓厚氛围,使社会各界成为河流污染治理的生力军。同时,该县还将设立“企业河长日”,进一步引导企业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来。

与此同时,该县还完善了“智慧河长”平台,健全县、乡、村三级网络化联动机制,全面落实网格内所有污染源,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全力构建“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监督体系。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就有了‘智慧’大脑和一双‘千里眼’。县“智慧河长”管理平台负责人黄传发介绍说,该平台主要整合了环保、雨情、水情、水质监测等资源,把全县28条大小河流分成众多的网格进行监测,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目前该县有11路全球眼监控系统对全县主要河流进行24小时监测,92个行政村都有专管员和保洁员。

“保护河道,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守护者。”建宁县禾丰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仁辉说,今年初开始,厂房后边的这条河道,大概1000余米的范围已由他们企业认领,企业安排6名管理人员,每天安排一人值班。

目前,全县共有各级“河长”123名,在“河长”的助力之下,初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目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