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三明:改革开放不停步 致力全面奔小康

2018-12-18 11:59:19方炜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三明是一座富有改革精神的城市,精神文明创建、林改、医改、金改等一系列改革创举在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三明印记,为全国全省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在40年的砥砺奋进中,三明因改革而闻名、因改革而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乡发展不断提速、人民生活迅速改善,一步步从一个“电灯不明、道路不平、电话不灵、社会不宁”的山区小城蜕变为美丽的闽中明珠。

回望来路、展望未来,三明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仍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深化林改

探索生态得绿林农得利的共赢之路

三明林改是全国林改的一面旗帜,经多年探索实践,创造了一系列经验和做法。林文斌 摄

三明森林资源丰富,全市农民人均拥有的林地是耕地的11倍。三明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改”已成为三明一张亮丽名片。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三明就探索成立的林业股东会,实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让广大林农开拓性地从改革中得到分红。

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行“分山到户、均林到人”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从2014年开始,探索林业金融改革,把金融的活水引林业,实现了“林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得益于一系列改革探索,三明林业实现了生态的“高颜值”、产业的“高素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8%,森林蓄积量达1.68亿立方米,占全省(6.43亿立方米)的26.1%,成为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之一。

但随着改革越深入,改革的难度越大。

家住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的林农余克铨,前不久通过办理“福林贷”这一林权抵押贷款解决了育林发展资金难题。“以前要找人联保,最起码要找四五户肯担保的熟人,贷款很难也很贵。”

是金融机构不肯吗?其实不然。通过广泛调研,三明市针对银行在林权抵押贷款中遇到“评估难、监管难、处置难”等问题,创新林权收储机制,全市成立了各种所有制的林权收储机构12家,承担不良抵押贷款林权收储兜底功能,并与银行合作建立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林权监管、快速处置、收储兜底“五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解除银行的后顾之忧。同时,创新融资支持体系,从政策上鼓励林业金融创新。

同时,三明市财政预算安排3000万元,设立林权抵押贷款风险准备金,支持银行创新林业金融产品。此外,针对林业经营周期长、银行贷款期限短的问题,三明在全国首推15—30年期的林权按揭贷款新产品;其中,市农商银行推出普惠林业金融新产品“福林贷”,给每户林农授信10万—20万元,年限为3年。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发放林权按揭贷款、林权支贷宝、“福林贷”等林权抵押贷款总额达118.2亿元,占全省的57%,林业金融新产品运行至今没有发生不良情形。

全面深化林业金融创新,用金融的活水浇灌林业,使资源变资产变资金,实现林改新的飞跃。据测算,三明市森林经济和生态价值达1842亿元。2017年,林业总产值达918亿元,其中林产加工业产值达807亿元,成为全市第一大产业集群;农民人均涉林收入达4595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2%。

党的十九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新党章,为新时代深化林改明确了方向。三明将在林权流转机制、林业金融、森林资源管护机制、林业产业发展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途径。

深化医改

朝着全民健康再出发

三明市第一医院启用智能导诊机器人,正式开启医疗系统人工智能新时代。          周志鸿 摄

三明医改,勇闯改革深水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成功的模式可复制,可以说三明医改是趟着激流、摸着石头过河——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切入点,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推”和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先后经历了治混乱、堵浪费,破旧立新、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和“治已病”与“治未病”并重,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2012年,三明开始了医改。从“看病难、看病贵”入手,探索形成了“三医联动”“两票制”“三保合一”等做法,并上升到国家层面在全国推广,比如,国家医保局成立就是参照三明医保局模式。

三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释放出来的红利,实现了让患者、医生、医院、财政(医保基金)等多方共赢,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深改组第21次会议听取了三明医改情况汇报;在中央深改组第27次和33次会议上,又充分肯定了三明医改的做法。先后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全国医改暨医保制度改革现场推进会、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会上作典型发言。

然而,三明医改其实是一场倒逼的改革。由于三明是老工业城市,退休人员比重较高,财政压力比较大。还面临着药品流通混乱、药价虚高,医保多头管理、重复参保,基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2010年,三明城镇职工医保实现市级统筹,当年统筹基金亏损1.4亿多元,到2011年,实际亏损量达到2亿多元。这个亏损量当时在全省排在前列,占全市当年本级财政近15%,财政无法兜底。三明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启动医改。

突破口在哪里?

第一个动作,破除“以药养医”的药品流通旧体制,取消药品加成,切断医院与药品、医生与医药代表之间的利益链条,建立医药费用管控机制。

第二个动作,就是取消“以药补医”,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

第三个动作,通过药品联合限价采购,建立跨地区药品采购联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行最低价采购,并严格执行“一品两规”“两票制”和药品采购院长负责制、提升医疗服务价格等有利举措,斩断药品和医院之间的利益链条,挤掉从药品到进入医院过程中的“利益水分”。

医院耗材的价格降了,医生的劳动比以前值钱了,患者的负担减轻了,这正是三明医改带来的红利。

如今,三明医改已进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第三个阶段。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优质的医疗资源整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的牢筑,让不少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上级医疗专家的服务。

近两年来,三明市积极响应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号召,以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总医院)为载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去年底,已在全市组建了12个紧密型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数和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49%、16.17%。同时,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从今年开始,三明实行(C-DRG)收付费改革,在二级公立医院首次实现“同病、同治、同价、同质”,初步解决了医疗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