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永安:追寻抗战岁月的“音乐之声”

2019-07-05 11:29:35乐小丽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音乐老师乐开丰与“国立福建音专”的不解之缘

国立福建音专师生合影(1944年11月于永安吉山)。

乐开丰悉心指导学生。

《弦歌相承——国立福建音专纪念文集》。

1941年,福建音专管弦乐队在永安吉山排练。

2017年,音专校友后裔朱亦兵教授的大提琴队在同一地点演奏。

●三明日报通讯员 乐小丽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4月省会内迁永安,永安进步文化活动兴起,国难当头,国立福建音专在永安上吉山办学,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音乐人才,这所音乐院校名列民国三大最高音乐学府之一。

2015年《弦歌相承——国立福建音专纪念文集》一书问世,填补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一段空白。

这本书的主编乐开丰,是沙县籍音乐教师。他从教33年,桃李满天下;他挖掘整理福建音专的历史,可谓是用音乐探寻历史的拓荒者。

桃李盛开芬芳满园

乐开丰自幼喜爱音乐,1984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在永安铁路中学工作,现任永安三中音乐教师。

乐开丰教学认真负责,1997年获得永安市中学音乐教师教学比武第一名。他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在点拨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拓展音乐视野,提升音乐素养,培养出一批功底扎实的学生。

林斯佳是乐开丰的得意弟子之一,今年以优异成绩被美国四所音乐学院录取为钢琴博士。林斯佳从幼儿园大班跟随乐开丰学习钢琴,为了升学考试,暂停了四年钢琴课,高中毕业考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攻读预防医学专业。

大一时,校合唱团需要一个艺术钢琴伴奏,林斯佳主动请缨。合唱伴奏专业性强、难度大。她行吗?起初,老师不放心。靠着小时候练就的扎实的钢琴功底,林斯佳试弹了一曲,老师不禁叹道:“你比钢琴系的学生弹得更好!”

在校期间,林斯佳参加全国高校非音乐专业钢琴比赛,一举夺得最高分,预赛和决赛选的《拉赫马尼若夫钢琴练习曲》、钢琴协奏曲《黄河》都是她初中时在乐开丰老师指导下学过的乐曲。随后,她又在雅马哈西南赛区钢琴比赛中与音乐专业的学生角逐,再次荣获第一。

医学院毕业后,林斯佳果断转学钢琴表演专业。2017年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鲍林格林州立大学攻读钢琴表演专业硕士,2019年考入迈阿密大学佛洛斯特音乐学院继续攻读钢琴表演专业博士。

多年来,乐开丰带学生参加省市及国家级钢琴比赛,有百余人次获得一等奖。近30名学生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美国迈阿密大学佛洛斯特音乐学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师范大学音乐系、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厦大、师大等音乐专业院校。女儿乐榄也非常优秀,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武汉音乐学院任教。

教学之余,乐开丰尝试创作不同风格的歌曲。2017年,由他作曲,余尔望、方志明作词的歌曲《平安永安》荣获“唱响中国——2018全国第三届大型音乐活动”创作金奖。

找寻一首尘封的歌曲

2013年,乐开丰的学生、留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卢骥准备在厦门鼓浪屿音乐厅举办独唱音乐会,乐开丰建议,除了演唱经典艺术歌曲外,应该添加与永安有关的歌曲。

永安市文联副主席刘如姬提到:“抗战时期,有一首叫《永安秋夜》的歌曲曾经流行于八闽大地,可惜现在找不到那首歌了。”乐开丰想起好友朱建平曾朗诵过歌词,可这首歌究竟怎么唱,无人知晓。

乐开丰开始寻找这首遗失的歌曲,终于在网上找到了《永安秋夜》(又名《永安之夜》)的手写版,他难掩激动的心情将歌谱下载下来,对乐谱中存在的专业性错误一一进行整理。

卢骥将这首歌搬上了鼓浪屿音乐厅,“燕溪水,缓缓流,永安城外十分秋。月如钩,钩起心中多少愁,潮生又潮落,下渡照孤舟……”在卢骥的深情演唱中,这首曲调舒缓、词曲优美,倾诉国破山河碎万千愁绪的歌曲,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永安秋夜》作于1942年秋,曲作者是保加利亚著名小提琴家尼哥罗夫,词作者是著名文学和戏剧史论家、剧作家、诗人卢前。这些泰斗级人物何以会齐聚永安,谱写出如此动人的歌曲?

一首《永安秋夜》开启了乐开丰探寻永安国立福建音专历史的旅程。

从音乐中探究历史

乐开丰与妻子开始着手搜寻国立福建音专的有关书籍与资料,多次到吉山老校址寻访,请朋友帮忙拍照存档……福建音专短暂却辉煌的历史影像逐渐在他们脑海中清晰丰满起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4月福建省政府迁至永安,蔡继琨先生在福州创办的音乐师资训练班也迁至永安县上吉山。蔡继琨先生认为只有培养高水平的音乐人才才能顺应抗战宣传之需,遂向省政府提请成立音乐专科学校。

1940年3月,永安县上吉山成立了福建省立音乐专科学校,1942年升至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这是一所设有五年制本科与五年制师范科的专业音乐院校,本科开设理论作曲、声乐、键盘、弦乐、管乐、民乐等主科,与现在的音乐学院并无二致。

当时,国立福建音专有来自国内的30余名音乐界名师和6名外籍音乐家担任教师,培养出一大批音乐人才。有百余位校友1949年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武汉等音乐学院及各大院校音乐系担任教授、副教授之职,或在交响乐团担任指挥和演奏家等,成为音乐界的大腕级人物,蔡继琨、缪天瑞、黄飞立三人获中国最高音乐奖——金钟奖“终身荣誉奖”。抗战胜利后,赴台湾的107位校友中,任教于台湾各大院校或在交响乐团任职的有30余人。

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教授说:“国立福建音专在永安时期,永安是中国当时的音乐艺术中心之一,是中国大提琴艺术的摇篮。”

1946年,国立福建音专迁到福州继续办学,1950年,高校调整,福建音专与上海国立音专合并为上海音乐学院。

在乐开丰收集到的音专资料中,福建音专校友会从1989年到2006年自行编辑的内刊《音专通讯》十分珍贵,记录了福建音专老校友在战火中艰难追求艺术的“永安精神”。

抗战期间,音专校友们学习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日常饮食是粗糙难以下咽的红米饭,配以盐水黄豆,只能勉强裹腹。琴不够练,谱不够用,但是师生们都勤奋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可怜”的钢琴、大提琴、小提琴一日24小时被“练”,夜半人不眠琴不休。福建音专师生还积极投身于抗日宣传活动,前往南平、漳州、沙县、福州等地举办音乐会,为抗战宣传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友肖远在《永远忘不了》的回忆中写道:“我在福建音专学习的两年,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影响了我一辈子的工作和生活。”校友王鼎藩在《她怎么那么好》一文中写道:“同学们之间感情很融洽,经常一人有难多人帮忙。”

每一篇文章,乐开丰都认真阅读,熟悉到能如数家珍地诉说音专往事,列举近百位校友的名字及个人成就。他戏说:“那段日子我仿佛融入吉山的音专时光,跟随音专老校友们一起度过那艰难而又洋溢着音乐的青春岁月。”

2013年10月,乐开丰前往北京、上海、福州、厦门、南昌等地拜会了14位当年在上吉山工作学习过的音专校友或亲属。当乐开丰和那些老校友们谈起往事时,老校友们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有些我都忘了,你提醒了我才想起来。”

经过3年的挖掘、整理与编辑,这段尘封的历史终于拂去尘埃。在永安市委宣传部支持下,由乐开丰、李丹主编的《弦歌相承——国立福建音专纪念文集》于2015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书被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音乐院校图书馆收藏。

文集出版后,老校友们非常激动,多位老人致电肯定“这本书出版非常有意义”,有二十余位老校友联名来信:“文集为我国近代音乐史提供了一份十分珍贵的参考资料。”中央音乐学院蒲方教授称:“该书填补了近代中国音乐史的一段空白。”

(本文图片由乐开丰提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