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将乐县实施总校制办学改革的同时,构建了形成初中与小学纵向衔接的办学模式,以乡镇为单位实行初中与小学对口招生,实现小学、初中有效衔接一体化发展,各总校打破初中与小学教师之间的壁垒,双向交流教师比例达到了5%以上。[详细]
每次参加数学比赛时,他都会自我加压。他说:“我觉得数学非常有意思,一看到数学题目就很兴奋。另外我认为数学思维训练能带动其他思维的进步。”张宸参加各类全国赛事中屡获佳绩,收获了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初赛、省赛到全国赛的全部金奖,曾获2019全国数独交流文化节“数独好手”称号。[详细]
杨时文化是将乐县的本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时文化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教育观念。如今,穿梭在将乐各校,朗诵杨时随处可闻,浓浓的杨时文化可见可感。[详细]
为探索基础教育发展,学习借鉴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先进经验,促进三明、泉州两地师资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度合作,12月6-7日,“聚焦英语跨学科融合 构建项目式学习课堂”专题研训暨“山海协作”泉州·三明·将乐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在将乐县实验小学举行。全市各工作室成员及各县(市、区)150余名教师参加。[详细]
11月11-15日,福建省将乐县职业中专学校赴上海开展沪明合作交流,先后走访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君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就将乐职业中专学校与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以及校企合作办学相关事宜进行交流。[详细]
为破解留守儿童照养难题,给留守儿童更多“精准关爱”,万安学校本着把德育教“活”,创先实行的“自主管理 主动服务”教育模式,积极推进留守儿童“1235”工程(即实施一个留守儿童自主管理体系、两支队伍、三个平台、五个阵地),两年来,逐步形成学校特色。2023年5月被三明市教育局授予“自主管理,主动服务”示范学校。同年9月,案例入选福建省第四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详细]
“这堂课让我看到了课堂环节创新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为学生创造新型课堂。”此外,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教育讲师团还开展了实用有效的专题讲座,专家们从课堂教学变革、数字化应用教学、单元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教学分享,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给予意见与建议。[详细]
山海协作,教育先行。将乐一中与南安一中的教育合作,是山区与沿海地区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生动实践。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子,为推动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