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焦点图片> 正文
分享到:

三明一个穷村蜕变的三条路径

2017-03-22 11:28:54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李沂村位于三明市明溪县夏坊乡,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196户860人。虽然生态资源、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位置偏僻,产业结构单一,村里的发展一直受限。如何使“百姓富”与“生态美”齐步走,成了省侨办驻村书记黄代会攻坚的大课题。

蔬果走廊(福建日报记者 李烈 图)

借华侨之力发展硒锌猕猴桃

村庄变美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村民来说,如何增收,才是最重要的事。

长期以来,除了烟叶和水稻种植以及少数村民的生态渔业养殖,村里几乎少有其他产业。“要让村民增收,还得从农民最熟悉的种植业入手。”黄代会说,利用省侨办的资源,引入华侨的力量。

2015年,在省侨办举办的“内外架桥”暨精准扶贫活动中,安发国际集团受邀赴明溪考察,得知李沂村的土壤中富含硒锌,再加上这里气候湿润凉爽,非常适宜猕猴桃生长。翌年,明溪县便与安发集团签订猕猴桃种植合作协议。于是,李沂村的一些农民,开始尝试种猕猴桃。

李沂村种植的猕猴桃跟普通猕猴桃不同,他们所有的种苗都由安发国际集团提供。这些种苗是安发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教授高益槐的研究成果。

“我们种的这些猕猴桃不仅口味好,而且可以加工提取有效成分,进行生物制药。就连它的皮、皮外的毛,都可以利用。”陈金华之前是李沂村的一位花农,种了几年的鲜花,收成还算不错。今年,陈金华也开始尝试种猕猴桃。

陈金华说,之所以尝试猕猴桃,看中的是它的未来。

比起鲜花产业短短两三年的回报值,猕猴桃一次性投入后,只要养护得好,可有二十至三十年的收益。

如今,陈金华处于从鲜花到猕猴桃的 “过渡期”。他利用种植鲜花之初搭建好的大棚来种猕猴桃,猕猴桃套种在鲜花之中,在前三年的猕猴桃成长期,仍然可以有鲜花的收成。

“前三年的成长期很关键。”陈金华说,由于是首次接触猕猴桃,心理还是有所顾虑。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等,都还未摸熟。“只要我们遇到任何问题,安发集团的技术人员就会来帮我们解决。”陈金华说,等到三年成长期一过,猕猴桃便可以成为当地的主要产业。

针对想要进行大棚种植猕猴桃的农户,明溪县还给予每亩3500至9500元不等的补贴。

猕猴桃收成后,农户可以选择不同的销路。“那些个头大的,好看的果子,零售价格高,我们会选择零售。”陈金华说,零售不出去的猕猴桃,则由安发集团统一收购。

按照明溪县与安发集团签订的猕猴桃种植合作协议,到2018年,明溪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时,安发将在明溪建设猕猴桃加工厂。

陈金华与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他已有10亩大棚花田,准备在清明前后都套种下猕猴桃树苗,3年后,大棚种植的花苗收割完毕,猕猴桃正是结果的好时机。“现在大棚猕猴桃市价20元每斤,1亩量产能在2000多斤。”陈金华说。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