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关注未成年人成长 文明校园沐浴幸福阳光
2017-09-08 09:48:56曾凤清 江祖芳 邱雪清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记者曾凤清 通讯员江祖芳 邱雪清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未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精神面貌。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三明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曾经打造了“六联育人”等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老字号”。 如何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让道德理念从小扎根未成年人心田?这是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长期课题。三明在持续深化“六联育人”品牌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前行,学校、社会、家庭携手聚力、共同呵护,着力为孩子们打造幸福成长环境,让每一朵花儿都能在阳光下尽情绽放。 文明校园沐浴幸福阳光 9月4日,262名背上新书包的孩子们,迎着朝阳走进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校门口,5个树形立牌尤为引人注目,茁壮的枝干上,点缀着每个班级的学生姓名。孩子们在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带领下,在自己的名字上摁下了自己的手印,就像是一片片可爱的树叶。五颜六色的“树叶”们,将在这里徜徉知识的海洋。 “愿你们心中都有一个目标,一颗向往美好的心灵,努力让自己成为精神明亮、内心丰盈的人。”开学典礼上,校长林启福热情寄语。 近年来,附小在历史沿革基础上,提出“福泽”思想下的幸福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始终将“文明”作为核心要素之一,渗透到师生日常教育教学中。“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朴素的校训指引下,附小探索年级分层序列化好习惯培养:一年级要求学会“微笑打招呼”;二年级要求学会“友好相处”;三年级要求学会“遵守秩序有规矩”;四年级要求学会“懂得倾听分享感恩”;五年级要求学会“诚实守信有担当”;六年级要求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良好的习惯养成,为培养具有文明素养的社会公民,擦亮其品质的底色。 见微知著,附小的做法,只是全市中小学校加强学生幸福教育的一个缩影。 在三明市实验小学,品味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让学生通过端庄的仪容仪表、得体的言行举止、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培养树立优良品质;在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崭新的综合图书馆、10人及5人制足球场、室内游泳馆、篮球馆……优越的办学条件下,学校更注重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暑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加入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此外,还有尤溪县梅仙中学的梅花品格教育、大田县武陵初级中学的红色文化教育、三明市陈景润实验小学的阳光心理教育…… 去年底,三明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对部分学校进行实地考察,最终认定4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为“三明市品味教育项目特色学校”。各个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地制宜推进文明校园建设,让学生幸福成长。 均衡发展同在蓝天之下 8月26日,梅列区洋溪镇中心幼儿园项目施工现场,随着C栋教学楼顶板完成浇筑,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封顶。工人们继续加紧室内和外立面施工,为下一步进行房屋室内装修和室外配套工程施工做准备。 这一项目位于上街村虎头垅,总占地面积7233平方米,建筑面积6560平方米,总投资约2200万元。新园计划开设12个教学班,预计可为洋溪镇新增360个学位。 根据城市文明拓展、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理念,这一幼儿园推行“名园带分园”集团化办学模式,由梅列区实验幼儿园输出优质的幼儿文明教育管理资源,支持乡村学校办学和开展各类日常文明教育活动。园区的文明建设和教学目标,均按照省示范幼儿园标准定位。幼儿园设置户外活动场地、种植园等,全面推行趣味性和个性并重的小班制教学模式。新园投入使用后,将让洋溪镇的孩子们享受到与市区同样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共享同一片蓝天。无论城乡,孩子们都有接受更文明优质教育的渴望。如何让城乡学生共享文明教育资源?三明教育事业领域认真落实“以城带乡”方针。在经费投入上,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倾斜力度;在师资保障上,继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以县域为单位,落实教师“县管校聘”制度,促进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将农村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走教试点扩大至农村中小学。 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农村中小学生“幸福成长工程”工作品牌,先后实施周末学生班车、“三房五室”、标准化食堂、中小学“互联网+”图书馆(室)等项目建设,投入资金2.82亿元,惠及全市290多所农村中小学校(含教学点)的19.07万名学生。 同时,针对农村实际,我市还推行生活教师和生活辅助员管理机制,提高生管、生活教师配备比例,加强学生日常文明行为管理。全市580多所学校创办“家长学校”“流动家长学校”,350多所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畅通了家校沟通渠道。全市“爱心妈妈”“爱心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1.28万对,真情关爱留守儿童等群体健康成长。 社会关爱呵护蓓蕾绽放 文明谱新篇,温暖满山城。6年时间,募捐120万余元,为465名青少年提供助学金……这些受助的孩子们,与普通的受助群体有些不一样,他们的家庭都因车祸而造成生活困难。而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则是三明市希望工程驾驶人爱心助学公益行动。 2012年6月,团市委与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联合发起三明市“阳光助学,播撒希望”驾驶人爱心助学公益行动。通过在市交巡支队驾驶人考试训练中心设立希望工程阳光助学募捐点,发动正在进行驾驶人考试训练的考生们为因交通事故造成困难的学生捐款。 在三明,一个名为“三明市青少年助学促进会”的乐捐微信群,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每人每天捐赠1元,以“随手捐”的形式汇聚爱心,让涓涓细流汇集成河,滋润困难孩子的心田。 8月20日,促进会举办“日行一善”周年庆活动。经过一年的运行,促进会已经成建制运作,所有的捐款资金流向也都受到监督。一年来,三明市青少年助学促进会累计募集善款16万多元,先后考察大田、沙县、将乐、永安等地的98名事实孤儿,实际帮扶81名,发放助学金共计9.87万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金秋助学”“爱心助学”……爱心的汇聚,不仅温暖了受助孩子的心,更向整个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在市区新市北路,有一座“爱心大厦”。对于在这幢楼里就学的孩子和他们身后的家庭而言,这里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爱心涌动。这里建有脑瘫、智力障碍、言语障碍和孤独症等4个残疾儿童康复场所,孩子们在这里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让曾经黯淡的家庭重新看见希望。 对于残障儿童和家庭而言,党和政府始终关心关怀着他们。我市建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制度,免费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给予康复训练经费补助,2017年每人补助标准由1.2万元/年提高到1.7万元/年。2015年以来,全市康复服务儿童1700名。 也许这是一些先天有些不同的种子,可是,各类助残公益活动的开展,让他们同样能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娇艳花朵,在蓝天下摇曳生姿。 城市的文明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延续……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