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 | 三明三元:近邻网格治理助力城市基层治理
2025-03-31 21:05: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艳 |
分享到:
|
东南网3月31日讯(本网记者 练为泉 通讯员 马鸣鸿)3月22日到3月28日为中国水周。近日,三明市三元区城关街道红印山社区开展“近邻恳谈会”,会议主要围绕居民用水展开讨论。会后,红印山社区与共建单位福建恒源供水股份有限公司前往会上反映问题的郑阿姨家中测量水压,为郑阿姨解决用水顾虑。 工作人员为居民测水压。东南网记者 练为泉 摄 “我在红印山社区生活了20多年了,这次工作人员来家里测水压,得知水压正常,我们用水也更放心了。”郑阿姨告诉记者。 近邻恳谈会不仅是三元区“135”近邻党建机制的“五邻模式”之一,也与三明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平台——“明心通”互为补充。城关街道推动中心工作与近邻网格治理深入融合,及时掌握民情民意,提升近邻网格服务质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数字赋能,解决家门口的难点堵点 近年来,三明市结合实际,以“一党委三中心(站)”、近邻恳谈会等工作机制为蓝本,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为目标,建设“明心通”。 “明心通”集“矛盾纠纷可智能发现、问题诉求可智能接访、研判化解可智能协同”于一体,配合平台AI智能体——“明小安”、“明姐姐”、“明企安”,24小时在线为群众答疑解惑,让每位群众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专业的处理,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三元区新市中路70号的居民楼建设时间较久,住在这里的老年群体占比也逐年升高,“上下楼不便”成为困扰不少居民的“心头病”。新市中路70号20幢的业主们通过“明心通”平台发表了加装电梯的诉求,并说明了反对加装电梯业主的担忧,希望社区能帮助他们协调沟通。 居民用上安全便利的电梯。城关街道供图 城关街道新亭社区在收到诉求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模式,多次组织召开近邻恳谈会、听证会,对加装电梯相关事宜进行商讨。经调解,进一步优化电梯设计方案,消除了反对业主的顾虑。2024年11月,三元区新市中路70号20幢1单元加装电梯工程正式开工,2025年2月完工并开始试运行,切实解决了居民爬楼之苦,实现了“电梯梦”。 连日来,城关街道一方面通过明心通平台,继续关注群众烦心事、揪心事;另一方面,在辖区全面开展“网格底数清”行动,全面深化“社区网格—片区网格—微网格”三级网格体系,以拉近党群邻里感情为纽带,根据“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原则,结合实际,不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网格敲门,让头疼脑热在基层解决 崇宁社区是一个偏老龄化、无物业的全开放式老旧社区。近期,该社区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网格化治理为载体,以“记”为手段,“办”为目的,开展了“网格敲门”行动,全面摸排小区居民情况,接收居民声音。因崇宁辖区老年人较多,在入户的过程中,社区收集到了很多老人家特别是慢病患者对健康的需求。 了解到该需求点后,城关街道将此信息反馈给了“近邻帮帮团”成员单位——城关街道健康管理驿站。该健康驿站是开展基本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的延伸,也是医保服务下沉社区,打通医疗、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实践。 城关街道健康管理驿站。城关街道供图 很快,健康驿站安排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讲座。医师们专业的讲解填补了居民们的知识空缺,并通过专家义诊服务,有针对性地一对一解答居民的健康咨询。同时,还针对辖区孤寡老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了上门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健康服务,努力做到“头疼脑热在基层解决”。 “今后,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常态化的‘网格敲门’行动,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实现社区治理工作在‘网’中提速,为民服务水平在‘格’中提效,办好居民身边事,努力实现从‘居民找服务’到‘服务找居民’的转变,为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注入新的动力。”城关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林城告诉记者。 截至3月28日,城关街道联合城关派出所通过入户敲门、近邻恳谈会等多种形式展开“网格底数清”行动,已完成26600余户居民底册更新,进一步了解掌握老年人、困难群众等群体的详细情况和需求,不断完善“明心通”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库,提升近邻网格服务质效。同时,通过开展反诈、消防安全等宣传工作,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目前已累计发放宣传单11000余份,集中清理入户过程中发现的堵塞、占用楼道等杂物堆放330余处。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