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从“被动关爱”到“主动成长”:福建将乐县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新路径

2025-04-02 11:41: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4月2日讯(本网记者 刘惠萍 通讯员 施振强 蒋璐 文/图)清晨的将乐县实验小学走廊上,琅琅书声与流动书吧的墨香交织;放学时杨时小学校园里,学子们列队吟诵千年家训向先贤塑像行礼;傍晚的万安中心小学“微心愿银行”前,孩子们正用劳动积分兑换心仪奖品......这幅生机勃勃的教育图景,正是福建省将乐县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改革三年来的生动写照。

1743563237978.jpg

万安中心小学的学生正在阅读沙龙室挑选书籍。

作为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试点县,将乐县在教育领域持续深耕:从早期“食宿改善工程”解决留守儿童生活难题,到“学生幸福成长工程”构建关爱体系,再到如今创新实施“自主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从物质保障到精神培育、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成长的育人新路。数据显示,该县实施自主管理两年间,学生矛盾自主调解成功率提升48个百分点,图书馆书籍损坏率下降63%,家长关于“孩子不懂感恩”的抱怨减少82%。

机制创新:让学生成为管理主体

在将乐万安中心小学“学生自治中心”,每周三下午都会上演特别的“工作场景”:文体部策划周末篮球联赛,纪律部审核班级考勤,学习部研讨自习方案。四楼的“少年模拟法庭”里,身着法袍的学生审判长正审理手机违规案例,20人学生陪审团全程参与。“这些制度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实施,手机违规率因此下降72%。”校长叶芳介绍。

1743563199389.jpg

将乐县万安学校同学走进敬老院,为菜地除草施肥。

教学楼的“微心愿银行”成为激励系统核心,墙上30余项赚取“成长币”的途径清晰可见。学生黄明锐通过帮助同学打扫卫生、解决学习困难,成功兑换到心智玩具。“过去追着学生管纪律,现在孩子们主动参与管理。”教师陈诗佳感慨。该校还将劳动教育纳入管理体系,组织田间种植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汗水中领悟“劳动创造价值”的真谛。

文化赋能:传统家训焕发育人新机

“似闻疏雨打蓬声,枕上悠扬半梦醒。明日觉来浑不记,隔船相语过前汀”......每天放学时分,杨时小学学生列队吟诵宋代大儒杨时的诗词和家训,向校园塑像行队礼。学校创造性开发《杨时家训读本》《程门立雪》情景剧等18项特色课程,通过“读、演、画、唱、讲”多元形式,让传统文化浸润成长全过程。

杨时小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杨时家训.png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杨时家训。

“孩子不仅自主规划学习,还主动帮做家务。”家长邹婧欣喜于孩子的转变。学校构建“诚学奖”“穷理奖”等评价体系,将家训分解为“诚学、穷理、孝亲、睦族”四个维度,累计表彰自主管理案例百余件。校长吴长华表示:“当传统文化遇见现代教育理念,迸发出的是立德树人的持久力量。”

阅读筑基:书香涵养自主人生

实验小学的创新实践则聚焦阅读育人。该校构建“晨诵-午读-暮省”三段式阅读时序,学生自主规划背诵进度、记录思考轨迹。数据显示,实施分段阅读后,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提升37%,专注力平均延长15分钟。校园内百余处阅读空间全部实行“馆长轮值制”,孩子们自主设计借阅规则、维护阅读环境。

实验小学的楼梯图书角,学生正在阅读.png

在实验小学的楼梯图书角,学生们挑选喜欢的书籍阅读。

“年人均阅读量45本以上,自主策划活动参与率92%。”校长廖肖根展示的“金种子”阅读监测数据,印证着书香校园建设成效。学生李庭霆骄傲介绍:“我们少先队员负责8个流动书吧的书籍维护,这是属于我们的责任田。”

万安中心小学的模拟法庭.jpg

万安中心小学的模拟法庭。

将乐县教育局副局长徐静表示,这场改革的核心是突破“保姆式”关爱,通过构建“共治生态”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三年来,该县逐步形成“学校主导、家庭协同、社会联动”的育人机制,将管理权交给学生,在班级管理、社会实践等多维度搭建成长平台。

“自主管理不是终点,而是培养时代新人的起点。”徐静透露,下一步将推动改革向家庭生活、社会实践延伸,破解杰出人才培养密码。在这场静悄悄的教育变革中,将乐县正用实践诠释:当教育真正尊重儿童主体性,自主成长便会成为生命最美的姿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