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三明频道> 三明综合新闻> 社会 > 正文

踏浪“互联网+”尤溪电商扬帆启航

2015-05-18 11:47:40张德遴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阿里村淘尤溪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打理业务

“互联网+”催生产业裂变式发展,也全面再造县域经济生态。尤溪县委、县政府积极引领全县干部群众,勇立潮头,敢闯敢干,围绕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探索农业大县如何搭上电商快车,走互联网+路子,努力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农民到网商、农村到电商村的转型,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在省市各种优惠政策扶持、省市有关部门鼎力相助以及大众与万众的创业创新理念引导下,自去年12月成功接入阿里巴巴集团的“农村淘宝千县万村计划”以来,尤溪电商终于扬帆启航,并迎来如今的“井喷”发展势头。

1牵手阿里尤溪电商开启序幕

尤溪县是山区大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已形成“两叶两柑两竹一油一稻一菌”(烟叶、茶叶、金柑、芦柑、毛竹、绿竹、茶籽油、优质稻、食用菌)九大特色产业,拥有金柑、绿竹、竹子、油茶四个“中国之乡”,“尤溪绿笋”、“尤溪绿茶”、“尤溪茶籽油”获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11个食用菌产值超亿元县之一,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和超级稻等配套技术全国领先,亩产量多次刷新世界纪录。如何引入电商,全面再造尤溪产业,破解农村普遍存在的农产品“买卖难”、劳动力流失、农民增收乏力、农村空心化和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

为此,县委、县政府结合县域实际,请高手问诊把脉,确定以“导入互联网基因的尤溪产业体系再造”为主题,以“食材尤溪”为主轴,以电商为路径,把传统生产型的产业,逐步升级为生产、交易、服务一体化的现代融合型产业,在更高起点上力求新的发展。

(一)夯实基础。尤溪县在创新农业信息化服务上一直在不断实践。1999年,率先在全国开通“尤溪农业155”服务热线;2006年,承担了农业部电话、电脑、电视“三电合一”建设项目;2009-2010年,在所有乡镇及部分村先后安装了12316触摸终端机,通过互联网的语音、视频功能;2011年,列为福建省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项目试点县。同时,全县农村已实现网络广泛覆盖,250个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宽带,集镇所在地范围光宽带全部到户,82个建制村开通光宽带,光宽带用户可实现千兆到户。

(二)艰难起步。一年多前,尤溪电商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时,县委主要领导到杭州拜访阿里巴巴总部,希望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动尤溪电商发展,可惜阿里巴巴集团发展战略目标主要锁定在一二线大城市,阿里巴巴调出线上数据,摸清尤溪县开设的网店总共才300多家,有交易记录的仅5家。由此,尤溪主动牵手“世纪之村”,依托农村原有的店铺,配置了电脑、电视,安装了宽带,合作创办尤溪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短短一个月,农村信息化网点就在全县遍布开来,电子商务发展的理念逐步渗透到各个乡村。2014年5月,尤溪被农业部列入全国22个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之一,建设了136个能够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体验培训”四大功能的标准型村级服务站,为拓展农村电商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搭建平台。尤溪县地处福建中心腹地,是三明东大门,现有一条快铁、一条高速、一条国道、二条省道过境,还有两条在建高速(厦沙、莆炎高速公路),是闽中重要交通枢纽。依托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县里引进三明市首家国家级4A级物流企业闽中兄弟物流公司落地,建造全省山区最具规模的物流港,并建成闽中电子商务创业园,面积49000平方米,布局有创业区、产品展示区、人才孵化区、电商培训区和物流仓储区等五个功能区,为县内外电商企业搭建了整合抱团、集聚发展的综合平台。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14年10月,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尤溪县在第一时间捕获了这个信息,通过省商务厅的大力帮助,组织团队先后三次再与阿里巴巴对接,与阿里巴巴闽汕大区进行全面洽谈。2014年11月,双方迅速签订框架协议,展开深度合作,仅用了20天时间就建成了福建省首个农村淘宝服务中心,成为福建村淘第一县。

双鲤村淘服务站生意红火

2创新举措尤溪村淘茁壮成长

尤溪始终坚持把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做,携手阿里村淘,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集聚、裂变农村电商,探索村淘尤溪之路,助力智慧尤溪建设。

(一)组建团队全方位跟进。一是主官主抓,项目化管理。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团队化、团队领军化”模式推进。成立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负责总协调,指定一名县委常委具体负责,全力推进阿里项目的实施。二是多元联动,贴身式跟进。抽调经贸局、外经局、农业局、农办、宣传部、物流园指挥部等部门负责人,全程协调解决阿里村淘在尤溪落地、成长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整合物流、电信、合作社等涉农资源,促进“千县万村”项目有序发展。三是团队运作,保姆式服务。从各部门抽调7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组建成“尖兵项目团队”,主动对接阿里村淘驻尤团队,24小时贴近服务,全方位了解“千县万村”项目进度,做到及时服务、动态协调。

(二)帮扶“套餐”全面落实。一是政策扶持。县里从鼓励创业、税收奖励、人才扶持等方面,实施13项优惠政策,每年整合各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扶持电商发展。如,给予阿里巴巴闽汕大区前五年免租金、免水电费、物业费、宽带费、空调冷气流量费的政策优惠,第二个五年租金减半优惠。二是快递扶持。由县财政提供专项资金,用于补贴半年内县城到乡村(乡镇中心村除外)间的物流运输费用,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三是宣传扶持。为阿里“千县万村”计划前期宣传提供高速公路沿线、县域主干道、县级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周边不少于300块广告牌位置,提高知晓率。

(四)阿里团队超常化运作。2014年11月27日,阿里与尤溪签订框架协议后,立即抽调专业人员,仅用了10天完成县村淘服务中心的选址及装修;仅花16天完成8个乡镇14个村淘点的考察、定点;仅花3天时间,完成了14个点的建设,并于2014年12月20日与县服务中心同步开业。阿里团队人员发扬“早上7点半、中午路边饭、夜里加班干”实干精神,阿里这种军事化、超常规、高效能的工作模式,都让尤溪干部由衷敬佩、深受鼓舞。

(五)乡村“小二”争先参与。随着第一批村淘点的运营,购物更方便了,以前买不到的东西现在通过网络都可以买到,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那些还未发展村淘点的乡镇和村居开始主动打电话要求报名参与,很多年轻人还返乡创业帮助农民买和卖,主动融入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中。比如,陈重沁,尤溪大坪村人,独轮车爱好者,拿过4项吉尼斯纪录,曾在央视《吉尼斯中国之夜》中和德国高手鲁兹同台挑战,啤酒瓶口骑行30.17米,刷新了世界纪录。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重沁在网上看到村淘招募年轻人回乡创业,即从厦门回到了尤溪,加入了村淘队伍。又如:黄德蓉,尤溪林尾村人,在厦门开网店四五年,在得知“千县万村”计划在尤溪落户后,毅然回到尤溪,成为村淘一员,并且还说服原本在厦门4S店做汽车销售的堂弟黄德桔一起回乡创业。阿里的“千县万村”计划为尤溪年青一代燃起了创业梦想。

代理金柑快递,拓展了管前“村淘店”的业务

3从初见成效到“井喷”效应

2014年12月20日,农村淘宝项目在尤溪县正式启动,不到5个月时间,从首批14个村淘农村电商服务站,裂变发展到如今的44个村淘农村电商服务站,尤溪农村电商开始质的“蜕变”,并进入快速“裂变”,将逐步形成“井喷”效应,2015年4月取得了村均订单数全国第一的佳绩。以此为突破口,尤溪县按下电商发展“快进键”,开始引入“互联网十”的理念,加快建设集合信息平台对接、仓储捡货(含云仓储)、打单打包、物流快递等电商全产业链的园区,助力电商集群化发展。

一是转变农村消费方式。随着农村淘宝服务站深入乡村,农村淘宝已经成为村民购物的好帮手,农民的信息消费从“无”到“旺”,从以前淘宝只是个传说,到现在团购风盛行,除了服装、日常生活用品之外,一些大家电、农资用品、农耕工具甚至老年代步车、三轮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也开始通过村淘走进百姓家。同时,村淘也悄然改变着乡镇政府的采购方式。比如,不久前,中仙乡政府通过农村淘宝采购了530个容量100升的垃圾桶,与原先实体店采购的同款垃圾桶98元/个相比,每个便宜18元,节省资金近万元。

二是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县里建立“县组织+乡落实+电商企业归集+合作社供货”的农产品电商新模式,依托县内外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销售,初步呈现再造农特产品营销模式格局。比如,县农业局携手森品汇、上海菜管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利联食品销售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将一大部分尤溪农特产品打入上海高端市场。比如,欧瑞电商公司与管前镇政府合作,依托“合作社+电商”模式,打造“数字金柑”,开辟了金柑销售新渠道,金柑收购均价较往年提高了50-60%左右。

三是转变农民创业方式。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尤溪县借助“千县万村”计划,着力构建开放高效的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电子商务突破物流和信息流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延伸出的物流、包装、营销策划整条产业链旁生出越来越多的创业机会。比如:沈源、法山、欧瑞、麦新鲜、金如意、马上发、碧叶馨、金云富等46家公司纷纷进驻电商创业园,开设网店,在互联网上热销有山茶油、红酒、茶叶等100多种尤溪农特产品。半年来全县通过各类电商平台提供服务69823人次,实现代缴费用480万元、农村金融服务1320万元、农村电子商务交易500多万元。

四是转变基层工作方式。随着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的深入实施,促进了基层干部工作理念的转变,推进了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搭建了服务群众新平台,拓宽了服务方式新渠道,实现了农村淘宝和为民服务的互动双赢。比如,洋中镇梅峰村,依托新城社区服务中心,组建村淘服务站,实现便民服务代办点、党员服务站和农村淘宝站“三站合一”,实行联合办公,为6000多居民开展“点单式”生活服务。又如,坂面镇建设党员e站、开展微服务,将党务、政务公开内容由过去的宣传栏公开升格为线下线上公开相统一,开设网上代办审批和党员微党课内容,方便外出务工人员办事和流动党员管理服务。

4尤溪电商的后续裂变

成绩令人振奋,但尤溪电商发展之路刚启程。尤溪县将围绕打造“食材尤溪”目标,谋划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联手努力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的生态链和生态圈,做到有买、有卖,也有支撑服务,把尤溪建设成为能示范、可复制的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打造尤溪县域电商名片。

 一是建立智慧农业服务中心。以列入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升级,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批集技术研发、生产示范、加工流通、科普展示、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核心区和示范基地,力争建成闽中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和标杆。同时,引进并发挥上海农易信公司计算机系统集成领域内的技术优势,共同建设“尤溪智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县域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新格局,集成并展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物联网、12316信息服务、农村经济管理、农资监管、尤溪现代农业成果等六个平台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农业大数据信息,实现“互联网+农业”的信息调度和指挥。

二是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配套农特产品准入网销的要求,以农业生产环节为切入点,在蔬菜、粮食、生猪、禽类、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领域,进一步提升已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企业产品质量,引导市级以上基础较好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建立一定数量的“质量安全可追溯+远程视频系统+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高标准示范企业,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对接阿里巴巴“满天星”农产品追溯计划,建立政府管理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终端查询系统,加强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确保农产品身份可识别、可追溯,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三是建设特色中国尤溪馆。通过建设特色中国尤溪馆,搭建官方授权、政府保障、原产地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营销服务平台,致力把尤溪馆打造成展示尤溪形象、特色、文化的一个全新窗口,促进尤溪经济发展;发掘特色商品,形成以本地特色产品为依托,电子商务为主导销售平台的产业链;建立尤溪特色商品的网络销售标准及产品质检体系,打造网上尤溪地方特色品牌;助力本地生活服务,推动旅游产品营销,激发市场活力。

四是建设尤溪电商生态圈。已引进春舞枝、上农易、福建信迈集团等行业巨头,发挥其技术和服务等方面优势,着力把闽中现代物流园建成升级版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育县域电商产业集群,打造闽中电商产业园生态圈。如,上农易探索“互联网+”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信息化新模式,打造尤溪“智慧农业”,同时,建立尤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为打造标准化尤溪农产品提供技术支撑;福建信迈集团建立县域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为传统企业触电、网商创业提供一体化电商服务,包括咨询、建设、运营、转移和优化五个部分,缓解传统企业触电过程中人才难找、经验缺乏、资金有限等难题。

“数字福建”建设千帆竞发,全省“三比一看”高潮叠起。尤溪正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昂然雄姿,奔跑在互联网+的大舞台上,全力推进电商发展,正如《福建日报》点评的那样,“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尤溪电商迭代升级、品牌打造,推动尤溪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新贡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