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正红,让我们携手走向幸福
2019-06-05 09:56:10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赖光赵、张连敏夫妇交流微信朋友圈里有趣的信息。 李廉德、周惠清夫妇在瑞士因特拉肯小镇留影。 苹果你先吃 ●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林丹 文/图 勇敢地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年轻人追求爱情,老年人也一样。在永安市赖光赵和张连敏、李廉德和周惠清这两对老人的家中,处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他们都是在经历痛失伴侣或遭遇感情挫折后,步入老年,重新寻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他们和爱人彼此相互关心,相互照顾,恩爱有加,羡煞旁人。 患难见真情“请让我来照顾你!” 赖光赵今年83岁,永安人,人生经历坎坷。小时候,赖光赵的父亲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从此与家人失去了联系。赖光赵的童年是苦涩的,直到1952年年初才联系上了父亲。原来,他的父亲1946年在江苏常州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赖光赵考上永安师范学校,1955年毕业后分配至贡川中心小学教书。赖光赵温文儒雅,爱生如子,先后被任命为永安市益口小学、吉山小学校长。 赖光赵的前妻陈碧华是一名高级教师,不幸患了帕金斯综合征,生活无法自理,长期瘫痪在床。27年来,赖光赵一边工作,一边细心照顾瘫痪的妻子,不离不弃。每天,赖光赵无微不至地照顾陈碧华,翻身、洗澡、涂药……陈碧华没法吃饭,嘴巴不停地颤抖,口水直流,赖光赵总是一勺一勺地喂她吃,非常耐心。多少次,陈碧华病情危重时,老赖拨打“120”急救电话,跟着救护车赶去医院,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周围邻居提起赖光赵,都竖起大拇指,敬佩他的为人。 “人要有良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碧华和我结婚,家具棉被都是借来的,她陪着我同甘共苦。”赖光赵说,“她病了,我当然要悉心照顾她。” 2014年,陈碧华去世。临终前,她对赖光赵说:“你照顾我二三十年了,我走以后你会很苦、很孤单,你要去找一个伴侣。” 面对丧妻之痛,赖光赵独自坐在家里黯然神伤。为了缓解心里的伤痛,他报名参加永安市老年大学的中草药班学习,并担任永安市老年大学方言歌舞班(龙岭)教师。 今年72岁的张连敏是天津人,性格开朗,乐于助人。2007年,她从天津河西区林业局退休后,第一次来到永安看望女儿女婿,被永安这座南方小城的空气、美食、风景吸引,2008年她落户永安照顾外孙,成了新永安人。 转眼间外孙长大了,空闲的时间多了,张连敏报名参加了永安市老年大学电脑班、摄影班、朗诵班学习,加入新安社区大妈志愿者服务队,还在新安社区老年学校电脑、手机班担任老师。这期间,张连敏的前夫突然去世,让原本性格外向的她倍受打击,女儿女婿又移民去了荷兰,女儿劝她找个合适的老伴。 一切都是注定的缘分。张连敏的好友李姐是赖光赵的邻居。2016年10月,在李姐的介绍下,赖光赵和张连敏相识了,两人挺谈得来,平时通过手机微信聊天。 2017年年初发生了一件事,让张连敏和赖光赵感情迅速升温。 春节期间,张连敏在家挂灯笼,一不小心从梯子上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天寒地冻,她咬着牙,试着慢慢地挪动身体,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终于摸到了放在客厅桌子上的手机,联系上了小区物业人员。很快,两名物业人员将张连敏送到了医院。经诊断,张连敏的腰椎骨骨裂,需要卧床休息3个月。当天下午,开完药,张连敏正准备回家,接到了赖光赵打来的电话。 张连敏说:“当时,我感到特别亲切。” 得知情况后,赖光赵下厨准备好了晚餐,迅速带到张连敏家。随后三个月里,不管刮风下雨,赖光赵每天做好一日三餐,用保温饭盒装好,从龙岭社区送到新安社区的张连敏家里。一有空闲,他就到张连敏家中帮忙,陪着她谈天说地,两颗心越走越近。不久,两人准备结婚。 通常,老年人再婚往往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子女们的反对。结婚前,赖光赵和张连敏家召开家庭会议,明确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对于父母寻找伴侣,他们的子女们都表示理解与支持,赖光赵的小儿子说:“我又有妈妈了,我在厦门工作,经常会担心爸爸的身体情况,现在有妈妈照顾,我就放心了。” 有情人终成眷属,2017年5月26日,赖光赵和张连敏登记结婚。婚后,两人的生活甜甜蜜蜜,每天清晨,赖光赵煮好早餐,看见张连敏睡得正香,不忍心吵醒她,等她醒了,两人再一起吃早餐。夫妻俩常常一起散步,一起去上老年大学。两位老人还一起去荷兰探亲旅行。 “以前一个人生活时,吃饭比较随性,常常煮一餐分两餐吃,半夜拉肚子也没有人在身边。现在,一日三餐很有规律,身体比以前好多了。”赖光赵深有感触地说。 “请让我来照顾你!”两位老人相视一笑。 当老去的那一天,天冷时有人添衣,下雨时有人撑伞,闲暇时有人聊天……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面对未来,赖光赵和张连敏携手共度,乐享生活每一天。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