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九龙湖水域资源
清流,八闽大地偏安一隅的山城小县,地少人少。但大自然却馈赠这片土地独有的灵气,青山绿水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是“闽人之源”所在地,这里是客家祖山灵台山所在地,这里是中华苏维埃的桥头堡……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山与水。勤劳智慧的清流人民没有浪费自然的馈赠,依托独有的山和水,走出了一条现代渔业发展的产业化道路,带领清流人民一步步走上富裕生活的康庄大道。正如清流县委书记冯明生所说,清流的好山好水就是最大的资源,充分利用这特有的资源,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大力发展渔业产业,让老百姓富起来,就是对老祖宗、大自然最好的回报;只要坚持科技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链条、打响渔业品牌,清流渔业将进一步发展,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致富。清流渔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新技术推广、模式创新等都成绩斐然,俨然成为了福建省内陆淡水养殖的一面旗帜。
中国网采访组在清流采访期间,恰逢2016年全国“两会”,清流渔业的发展之路和未来规划与《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中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谋划有着高度的吻合。这说明,清流县对发展现代渔业产业有着深入的调研与思考。清流县是如何发展现代渔业产业的呢?请看中国网采访组从福建清流发回的报道。
“吃鱼健康,养鱼致富”,这是一句到处可见的宣传语,蕴涵了一种朴素的养生之道和发展之道。福建省清流县却实实在在把这句话做到了极致。清流县依托天然优良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大力推进渔业产业,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利用成为“现代渔业县”的机会,对全县水域资源充分调研后,进行现代渔业发展的科学规划与推广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带动了大量农民转向渔业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也让美丽乡村在清流处处开花。
美丽的标准化养鱼场
渔业产业成为清流的重要产业
3月2日,晨,清流县沙芜乡铁石村后库。白鹭纷飞,鱼翔浅底,晨光映照开阔的湖面,鳞光点点,那是成群的鱼儿尽情的在水面畅游、嬉戏。岸边,一辆生鲜货车即将满载着7000斤的“清流溪鱼”前往远方的漳州市,成为漳州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当记者问及为何会远道前来清流采购鲜鱼时,客商脱口而出:“清流的鱼好,品质好,卖相好,售价好。”渔场技术人员赖师傅接口说:“清流的鱼品质是周边地区最好的。主要是这里的水好,九龙湖的水都是山涧水汇集而成的。”赖师傅是外乡人,养鱼20多年,后来慕名前来清流养鱼。他负责的九龙湖后库这片水域有1000亩左右,能年产1000多吨鲜鱼。赖师傅介绍说:“这里的环境好,鱼品质好,市场欢迎,百姓认可,价格比周边区域高出不少,我们来这里养鱼收入自然也更好。”赖师傅的话似乎道出了清流渔业发展光明的前景。
据清流县畜牧兽医水产局黄非局长介绍,清流渔业水域资源非常丰富,全县溪河、水库、池塘等各类水域面积7.2万亩。其中主要溪河有6条,水域面积1.5万亩,水库面积4.3万亩,池塘(山塘)面积1.4万亩。最为可贵的是,清流水域丰富多样,水温30-90 的温泉有8处、水温18-23 出水量较大的冷泉7处,具备良好的渔业发展条件。
据介绍,清流县自2007年以来非常重视渔业的发展。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指导下,清流县连续实施了三轮的现代渔业项目建设,渔业基础实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标准化池塘健康养殖、工厂化养殖、观赏鱼养殖、休闲渔业和淡水鱼加工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产量和效益大幅提高。据统计,到2015年底,全县渔业养殖面积达5.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2.37万吨强,渔业产值3.72亿元强,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5%,占所在三明市全市渔业的1/4强。渔业已成为清流县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如今,清流渔业的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清流渔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诸多认可。据清流县畜牧兽医水产局黄文华副局长介绍,清流县连续三轮成为福建省“现代渔业县”,还连续成为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福建省共4个,内陆县仅清流1个)。清流渔业的品牌建设也逐步推进,“清流溪鱼”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GAP认证、国家级集体商标注册证、福建省名牌产品和福建省著名商标;“九龙湖白刀”入选福建省第二批十大渔业品牌;有11个水产品获无公害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家水产养殖场被农业部授予“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
渔业富民推进精准扶贫脱贫
“清流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渔业,让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可以说清流摸索出了一条精准扶贫脱贫的可行之路。嵩口镇沧龙村是个典型,经过不断实践,他们探索出 三加三带 模式,真正做到了富民强村。沧龙村的做法有推广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模式,让清流更多的贫困村脱贫致富。这与中央提出的通过 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政策想吻合。我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清流会有更多的 沧龙村 出现,更多的农民通过渔业发展实现脱贫,出现越来越多的富裕美丽乡(渔)村。”冯明生书记对通过渔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程很有信心。
沧龙村原先是个远近闻名的边穷之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之村。秘诀就是大力发展现代渔业。
沧龙村魏泰瑜主任介绍说,沧龙村水域面积有3500亩,全村人口1100多人。他们从2003年逐步开始养鱼,但成效不明显。从2008年开始实施现代渔业项目建设,对原有的鱼塘改造升级,进行组织化、科学化、技术化、专业化养殖,效益明显提高。魏主任说,2008年以前,村民收入人均一年仅8000元,2009年达12000元,2012年达14000元,2015年更是达到了18000元。目前,全村170多户农户养鱼,占农户的70%,养殖面积达3500亩,年销售各类鲜鱼3500吨,产值3500多万元。如今,沧龙村近7成的农户都到镇里或者县城买房居住了,村里成了养殖基地,渔业成了村民美好生活的“摇钱树”。不仅如此,沧龙村是最早开始科学养鱼的,有成熟的技术,许多村民作为技术输出,到外村去推广沧龙村的先进做法。
嵩口镇沧龙村扶贫开发的做法很有特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三加三带”联动联帮模式。具体是采取“支部+协会”、“党员+能人”、“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做法,“生产大户带小户”、“党员能手带贫困户”、“产业示范村带贫困村”的帮扶措施,服务推动渔业产业发展,促进村强民富。“生产大户带小户”就是党员示范户、会员示范户帮扶贫困农户,每户大户都联系2-3户养殖户,通过资金上扶、人力上帮、技术上带,帮扶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渔业产业发展,形成 “一户带多户、多户帮一户”的互助共富局面。“党员能手带贫困户”就是村里每名党员大户帮扶联系1-2户贫困户,帮助困难户熟练掌握实用技术,新上致富项目,达到技术脱贫。沧龙渔业专业合作社还发展了周边两个村会员110多户,养殖面积达2100多亩。目前,合作社辐射的外村会员达190多户,养殖面积7000多亩,产值达7000多万元,实现以村带村,共同发展。沧龙村通过推行“三加三带”联动联帮模式,有力推动全村渔业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对接,带动了整村及周边村发展。
据统计,清流县目前渔业养殖户有1632户,渔业人口5890人,2015年,清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727元,而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5770元,渔民收入超出农民收入3000元。而且渔业正朝着现代渔业方向发展,潜力巨大。沧龙村魏主任指着沧龙村的发展规划图告诉记者,我们村将根据水乡渔村的规划进行提升建设,不但渔业养殖新技术不断引进提升,提质增效,还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美丽乡村和“水乡渔村”建设,到时我们村不仅养鱼致富,还要融入渔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美食养生产业。
沧龙村美好的明天可以预见,清流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渔业,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程的前景同样可以预见。
技术提升带动清流渔业大发展
在沧龙村养殖场,记者见到一口与众不同的鱼塘,安装了一套先进的循环水生态养殖设备,鱼群在人为制造的急流水中奋勇逆流而上。黄文华介绍,这套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是引进的新技术,将多种生物修复技术与池塘改造手段相结合,开放式流水或微流水,营造人工湿地,利用能净化水体的生物来达到生态净水目的,是一种效益与生态和谐统一的新型养殖模式。沧龙村的这套系统是福建省引进的第一套。在沧龙村的成功试验表明,这套系统不但可以增加产量,还能明显降低养殖成本,尤为重要的是鱼的品质大大提升,市场售价每斤要高出传统养殖的1元。
沧龙标准化鱼池
这是清流渔业新技术推广的一个例子。清流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江勇说,清流渔业要做到提升、提质、提效,最重要就是要进行新技术的推广。江勇介绍,清流县在被纳入第一轮(2008年-2010年)现代渔业县前,养殖基础设施差,产量低,效益差。通过实施现代渔业项目建设,单产从2007年的620公斤提高到2015年的1090公斤,全县1.4万亩池塘和14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面积年可增加水产品产量1万多吨,增加产值2亿元以上;养殖成本也降低,每亩增加产值4000元,每亩增加利润1000元,养殖效益明显提高了。
标准化池塘改造
据介绍,近几年,清流渔业新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比较重要的就有池塘高效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养殖水体在线监测等渔业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养殖产量和效益。同时新机械、新饲料等也得到大力推广。清流县还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校(所)的合作,开展养殖水环境监测和病害防治等技术,切实保护好渔业生态环境和养殖水环境,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不仅如此,清流渔业名优水产品养殖发展迅速。福建清流俊业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吴祖强总经理告诉记者,清流的水质非常适合鳗鱼养殖,企业在清流的工厂化鳗鱼养殖已经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看到清流鳗鱼养殖的潜力,纷纷前来投资。据介绍,目前清流的鳗鱼养殖总量达到了三明市的一半以上,全县鳗鱼养殖1000多万尾,平均年产量达2500-3000吨。吴总表示,随着清流全县鳗鱼养殖产量的逐步提升,已经在着手考虑深加工企业的建设了。其实,不仅鳗鱼,清流在九龙湖白刀、鳜鱼、异育银鲫、黄金鲫、叉尾鮰、团头鲂、鲟鱼等名优水产品的养殖产量也快速增长。
鳗鱼养殖
江勇表示,在“十三五”期间,要充分抓住循环水生态养殖试点的机会,在全县争取推广到500个点,并不断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提升养殖水平,提高养殖效益;要用先进技术推进鳗鱼、鳜鱼、九龙湖白刀、观赏鱼等名优水产品的基地建设,并引进一些附加值高的名贵品种;引导客商前来发展鳗鱼、清流溪鱼的精深加工,形成一产促二产联三产的模式,力争到2020年鱼类深加工产值达到5亿元。
打响品牌 描绘清流渔业美好的明天
清流溪鱼优良的品质在周边区域已经有了良好的口碑,但与大金湖及千岛湖的有机鱼相比,其价格却相差甚远。“这主要是品牌效应不够,知名度不够。我们清流溪鱼的品质完全可与大金湖及千岛湖的鱼相媲美,今后要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让好产品有好价格,才能进一步让农民创收。”冯明生书记说。冯书记表示,清流接下来要在渔业新技术推广、产业转型升级、深加工产业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在提产、提质等方面做好文章,同时加大品牌建设与宣传力度,做到大幅度的提效。因此,要努力争取新一轮的现代渔业项目,对清流渔业进行再改造、再提升,让清流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江勇表示,要进一步改善和保护清流渔业的生态环境,保证清流溪鱼的品质。在这个基础上,对清流溪鱼产品进行市场化包装与推广,提高清流溪鱼的品牌知名度。通过引进如澳洲鳕鱼等附加值高的品种,丰富清流溪鱼的品牌内涵,增强清流溪鱼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把特色渔业与生态旅游有机融合,大力发展观赏鱼类,发展种苗孵化与培育,进一步丰富清流溪鱼的品牌内涵。通过“水乡渔村”建设,垂钓场建设,旅游、观光、垂钓、美食为一体的现代休闲渔业基地建设,做足“渔文化”这篇文章,让清流溪鱼品牌传播到千家万户。
清流县立足现代渔业项目不断深化渔业产业发展内涵,打响“清流溪鱼”品牌,做大做强渔业产业。清流县“十三五”规划中表示要利用各种宣传渠道,着力培育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进一步提高清流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清流溪鱼”已经占得先机。
水乡渔村建设带民致富
清流渔业在福建省现代渔业项目的扶持下,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将真正擎起福建省内陆淡水养殖的这面大旗。
结语
清流县是福建省淡水养鱼的典范,一方面得益于清流特有的优良的水域资源,以及清流县在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中探索出来的一条可行道路,另一方面得益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大力推进内陆淡水养鱼的政策扶持。据了解,福建省近几年大力推进内陆淡水养鱼,并取得了很大成效。据清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专家)、新技术引进、宣传等方面都给予清流渔业极大的支持,省厅还挂点扶持清流的渔业发展。这位负责人表示,在省厅的大力支持和现代渔业项目的带动下,清流县积极作为,一定能让清流渔业发展的更加辉煌,一定会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余瑞清 王火亮 邓文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