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重点推荐 > 正文

农村也能干革命

2019-11-14 10:25:44 李顺亮 李远明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农村也能干革命

——追寻已故老红军郑玉尚革命足迹下篇

一个塑料肥皂盒,居然是郑新双的“传家宝”。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勤劳肯干,表现突出,她的父亲郑玉尚光荣评上当地的劳动模范,奖品是一条毛巾和一个肥皂盒。随着岁月不断流逝,肥皂盒的颜色日益泛黄。

肥皂盒里,有父亲的革命本色。1946年,郑玉尚在战斗中身受重伤。此后,他被就地安置在河北省衡水市青杨树村。褪去一身戎装,郑玉尚深深地扎根在北方的农村广阔天地之中。  

如今,已经70岁的郑新双,依然小心翼翼地珍藏着这个肥皂盒。

勤 劳

回忆起当年的劳动情景,吴新伏对郑玉尚充满着敬佩之情。

吴新伏,是郑玉尚的邻居。人民公社时期,她还当过生产队的工分记录员。在她印象中,提倡多劳多得的年代,郑玉尚勤劳肯干,但工分却是全队最少。

原来,郑玉尚主要负责铡草,用于喂食牛马。他铡出来的草,长短特别均匀。“长度基本保持在2公分左右,看上去整齐划一。只不过,这很耗时间,因为铡草时,他得先目测,再放入铡刀。”  

铡得越短,花的时间越多。铡草是两个人的活,在铡刀上放草,相对轻松很多,可郑玉尚始终做着按铡刀的重体力活。铡草按重量计分,看到郑玉尚工分少,吴新伏按捺不住了。

“铡草不像生产零件,不必太认真。你上有老下有小,没挣到工分,拿啥养家呀?再说,你是受过伤的老红军,身体没那么利索,大家都能理解。”她对郑玉尚说。  

然而,郑玉尚所铡之草,长短依旧均匀。“咱是退伍军人,既然铡了,就得铡好,少挣点工分不要紧。”在郑玉尚看来,生产也是革命,不管啥事,要做就得做好。

由于工分挣得少,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父亲就背着粪筐去拾粪。四女儿郑新荣说:“当时是一方粪两工分,他每月能捡到几方粪。”  

上世纪80年代,衡水也和全国一样,农村土地实行承包到户。如今的衡水学院东南一隅,此前就有郑玉尚家的2亩多土地。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分地到户,郑玉尚更忙碌了。

家里的土地,被郑玉尚打理得井井有条。在二儿子郑新泉眼里,父亲特别能吃苦。“有一回,他在地里干活,拿个蹶头翻地,从中午忙到傍晚。到了饭点,还没回来。”  

郑新泉去找,一到地里,就看到父亲汗流浃背,身上沾着不少泥巴,十分心疼。“我劝他赶紧回家,他说得翻完剩下的一点地。等忙完活回到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了。”

“翻地、锄草、施肥、浇水……一到地里,他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忙不完的活。”张彩引,是郑玉尚的二儿媳。公公的勤劳,她看在眼里。  

北方干旱少雨,种菜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缺水。有一年,持续3个月,滴水未降。眼看地里的菜苗要枯了,郑玉尚急了。他拿起扁担,提上水桶,大老远挑来井水,把菜地浇了个透。很快,菜苗又恢复了生机。

“不管是哪一年,我们家的豆角、茄子、黄瓜、西红柿、大白菜什么的,都长得非常好。单单一棵白菜,就有20多斤。”说起父亲,郑玉尚的三女儿郑新苗一脸自豪。  

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忙生产。上世纪50年代,郑玉尚曾多次被评为区、县劳动模范。

热 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自家的院子里,郑玉尚种了3棵果树:一颗沙果,两棵桑椹。

果子成熟,果香四溢。每当这时,郑玉尚的四女儿郑新荣,就得提着篮子,装上刚采摘的沙果或桑椹,挨家挨户送去,足足20多家。“送给邻居家的水果个大饱满,这全是父亲精心挑选过的。家里有小孩的,还会多送一些。”郑新荣说。

那时候,她年纪小,还未完全理解父亲的用心。“送完水果,家里所剩不多了,果子还难看。”面对女儿的埋怨,郑玉尚总是付之一笑。  

在战争年代,战友互帮互助,革命情谊至深。在农村务农,郑玉尚同样乐于助人。

冬天的衡水,经常下雪。有一年,大雪连下几天,积雪一尺多厚。天刚蒙蒙亮,郑玉尚就起床了。“父亲穿好衣服,拿好扫把。说了一句‘扫雪去’,就出门了。”郑新泉回忆。  

天亮了,郑新泉也起床了。可在自家的院子里,父亲的影子都没见着。正当他纳闷时,父亲回来了。“父亲头上落满雪花,嘴里呼呼冒着白气,双手通红。”

原来,郑玉尚给村里的五保户扫雪去了。尽管时隔多年,对于当年的情景,郑新泉仍记忆犹新。他说,吴永旺老人去世后,由于无儿无女,老人的妻子就成了五保户。  

刚进院门的郑玉尚,招呼上几个孩子,踩着厚厚的积雪,又出发了。“父亲是回来找帮手的。由于积雪厚,光凭他一个人扫不完。人多力量大,过没多久,我们就把雪扫完了。”

回家时,父亲又要求孩子们把沿路的积雪打扫干净。“要知道,自家的院子还没扫呢!”郑新泉撅着小嘴,有些不高兴。  

“毛主席说过,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这不是按毛主席的要求,来做事的嘛。”父亲回了一番话。每逢下雪天,外出扫雪,总是郑玉尚的“必修课”。

“他这个人,就是喜欢帮助别人。”吴新伏说,作为邻居,很是受益。村民吴占生,自幼父母双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郑玉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不仅送钱送物,还鼓励吴占生自立自强。  

“他就是我的亲大哥,是我最亲的亲人。”在郑玉尚的帮助下,吴占生成家立业了。为了感谢恩人,吴占生还认郑玉尚当哥哥。

纯 朴

一张毛毯,郑玉尚竟盖了50年。

“一次又一次缝补,红毯子硬是变成了花毛毯。”张彩引说。自打嫁入郑家,她就看见公公夏天盖床单,冬天盖毯子,从未变过。

受父亲影响,儿女们从小艰苦朴素。二女儿郑新爱,很小就会做布鞋。“这些年,一直是我给父亲做鞋。后来家里条件好转了,他也不让我们给他买。”  

张彩引回忆,过去,家边上有两所中专学校。总有些学生,把吃不完的馒头、肉、菜,一丢了之。“公公发现后,就带着大孙子去捡。完整的,挑出来,洗一洗,自己吃。零碎的,拿去喂鸡喂鸭。”

对于爷爷的节俭,大孙子郑臣印象深刻。“小时候经常剩饭剩菜,爷爷过来就是一筷子,重重地敲在我的手上。按他的要求,碗里必须干干净净,一粒米都不能浪费。”  

郑玉尚是老红军,省市领导每年会来慰问。“那些年,我下岗失业。他怕我开口,所以不让我在场。”郑新泉说,其实,当年自己刚丢了工作,父亲身体又不好,家里困难着呢。

邻里聊天,常有人提起郑玉尚有功,应该享受更好的待遇。“但父亲总说,当年许多战友都牺牲了,自己却幸运地活着。作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他很知足。”郑新泉说。  

郑玉尚总是教导晚辈,不能给组织添麻烦。晚年,他做过两次手术,一次泪腺手术,做完手术即刻回家,没有住院。另一次,阑尾炎手术,伤口感染了,仅住了几天医院,就要求回家自己输液治疗。

临终前,郑玉尚病情严重,仍然不肯住院。“他在家里足足躺了3个多月……”提及往事,郑新荣言语哽咽,十分难过。  

一生不改革命本色,郑玉尚留下了好口碑。“他深藏功名,从不宣扬功劳,是一位老英雄,是年轻一代的好榜样。”衡水市桃城区地方志主编耿东炬说。

从穿上军装那一刻起,郑玉尚再也没有回过故乡——大田县均溪镇金山村。金山郑氏珍藏的宗谱,清晰地记载着:郑以三。“郑以三,就是郑玉尚。郑玉尚,是他参加红军后改的。”族亲郑有南说。郑玉尚是金山郑氏24代,名字其实是谐音。  

由于身体的原因,郑玉尚一直没能回到故乡看上一眼。2014年,郑玉尚的侄儿郑有都,不远千里去衡水探亲。“堂哥堂姐们说,提起家乡,提起住过的老房子,叔叔生前常常陷入沉思。”这个遗憾,郑有都记住了。

有心的郑有都在金山村里择好了地,为郑玉尚复建一座木屋。他期盼,建好之后,叔叔的后人,能常回大田看看。那座木屋前,矗立着一块大理石碑,上面刻着8个红字:老红军郑玉尚故居。

(三明日报记者 李顺亮 李远明 卢素平 三明日报大田记者站 郑宗栖)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