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重点推荐 > 正文

刘更新:脱贫路上的“领头雁”

2019-12-26 10:58:00  陈小琼 颜全飚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2月10日,记者走进大田县湖美乡岬才村,只见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直通村子,造福工程易地搬迁安置点也已初具规模。岬才村党支部书记施生塔告诉记者,岬才村是街面水电站库区移民村,之前村财收入几乎为零,村民散居在大山里,交通十分不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16年,省纪委下派驻岬才村第一书记刘更新的到来,为岬才村送来了希望。

要致富,先修路。刘更新和村两委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一条长4.5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修好了,这让村民喜出望外。

“只有改变村里的基础设施现状,才能让村民更有获得感。”刘更新积极实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个,实施易地搬迁新村安置点38户13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建设农村幸福院、设立教育基金会……一系列帮扶项目,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了,刘更新又开始为村民的收入出谋划策,和村两委确定了“发展特色农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思路,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帮助贫困户向上申请产业扶贫资金,向银行申请小额信贷资金,发展蜜蜂养殖,种植铁皮石斛、金线莲等林下经济作物,并注册了“山甲之才”商标,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将农产品推销出去。村财收入也从2016年度的1.46万元,增长到2018年度的17.17万元。

刘更新牵头发起成立教育基金会,还通过人脉资源把闽南客商引进来,为教育基金会捐赠10万元,动员乡贤踊跃捐款,首期筹集资金21万余元,他本人分两次捐赠5000元。同时,村里规划开发张京洋库区休闲旅游及大锣山朱熹讲学遗址养身禅修产业,从根本上激发了全村产业发展活力。

2017年底,刘更新结束了为期一年的任期,但是他依然没有忘记“第二故乡”。去年,他从省上帮助岬才村争取到39.9万元的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今年9月,又积极帮助岬才村争取到133万元资金,用于岬才村通向邻村的2.7公里道路硬化。

去年,岬才村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民们喜上眉梢、乐在心头。

(三明日报大田记者站 陈小琼 颜全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