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扬帆破浪追“竹”梦——三明永安市致力探寻竹产业发展之道

2020-05-15 17:56:48  刘惠萍 魏兴谷 陈莉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三明5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刘惠萍 通讯员 魏兴谷 陈莉莉)人均竹林面积居全国第一的绿色宝库永安,因林而兴,由竹扬名。竹产业既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又是事关永安林农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吸纳转移的就业农民有5万余人,占到了永安全市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永安,竹子曾经只能当柴烧。如今,根根翠竹为永安人带来了滚滚财富的同时,也让永安这座传统的 “中国笋竹之乡”成为“国家竹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永安致力以竹文化的发掘,深度整合竹资源、发展竹产业,融合竹产业三次产业价值,努力探寻竹产业创新之道。

科技育竹提升一产

今年永安市上坪乡迎来春笋大年,共裕村村民陈仁寿正忙个不停。

“年前冬笋就挖了1万多公斤,前阵子春笋估计有7万公斤,和前年比增产了10%。今年生笋价格高,收入至少增加50%以上。”丰收的喜悦让陈仁寿激动不已。

得益于竹山基础设施的完善,给竹农铺就了一条致富路的陈仁寿,在今年罕见干旱天气下,却依旧实现大丰收。

去年,永安市以“五比五晒”竞赛活动为抓手,争取省上林业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启动竹产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开展竹山土壤改良与竹笋安全生产试点,进一步完善竹山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蓄水池100个,喷灌面积0.5万亩,铺设竹山道路3.88公里。

d79d7733b94527a90fb8eb5cedc82c1.jpg

竹山出笋 魏兴谷 摄

永安市重点帮扶贫困户陈裕水,这两年竹林通过科学育竹,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他共承包30亩毛竹山,今年,冬春笋收入2万元,卖原竹收入2万元,笋干预计也可收入2万元,如今生活水平也“节节高”。

去年,永安竹山产值达11.6亿元,平均亩产值1137元,竹农人均竹业收入7720元,占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真正实现了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除了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引,永安还有科技兴农的投入。位于永安市上坪乡荆坪村的笋竹集中加工区,30条生产线满负荷运作,一派繁忙景象。

去年,永安首个大型笋竹集中加工厂落户荆坪村,将原来大小不一、分布零散的笋竹作坊统一整合,机械化程度提高,大大提升笋竹加工效率。

荆坪村村民温玉森,与笋干打了20多年交道。因为加工区用的都是电烤笋炉、生物质燃料烘干机等自动化设备,他担心成本过高。好在永安市林业局及时配套帮扶,给予每台烘干机1.3万元补贴,农户只需负担5500元。“有政府支持,我们干劲更足了。”

“这让我们得到了实惠!”温玉森算了一笔账,以制作500公斤笋干为例,过去烧柴要花费90元,现在使用生物质燃料仅需30元,成本大大降低,效率提高不少,关键还更加绿色环保。

全竹利用壮大二产

一根竹子从山上下来后,进入加工环节。竹青做成竹香芯,竹片、竹条经过压制,做成集装箱底板、普竹板、重组竹板,竹屑做成机制炭……近年来,永安持续实施竹产业精深加工项目,二产产品结构不断丰富,技术水平不断改进,“竹”尽其用,带活了整个竹产业链条。

竹香芯是竹子的第一道产品。“竹青的强度高、密度好,含水率较低,做出来的竹香芯韧性强。”永安市竹香芯协会秘书长刘文贵介绍。永安的毛竹资源丰富,竹产业链较完整,竹子利用率高,这都给竹香芯加工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土壤”。经过多年发展,永安的竹香芯加工技术日益成熟,生产出口到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市场份额,占到行业份额一半以上。

606a8b108d2f885431eae6238c7b70a.jpg

和其昌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竹车厢底板。 陈莉莉 摄

集装箱底板、普竹板、重组竹板被称为永安竹产业的“新三板”。随着一家家竹板材企业的发展壮大,永安竹加工产业竞争实力持续增强。

福建和其昌竹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单体生产厂家、 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董事长俞先禄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名单。

公司以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车厢底板、建筑模板等工程板为主要产品。公司成立12年来,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方面,不断加大资金、人才投入,设备连续化自动化水平高,生产工艺先进,拥有专利47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

目前,和其昌生产的集装箱底板,占行业份额17%左右。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95%的供应商名录,并成为多家国际型企业的指定供应商。去年,和其昌为永安创造了4000多万元税收。

“以竹代木”,保护了森林资源,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和其昌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广大竹农增收。去年,公司消耗毛竹近30万吨。公司员工600多人,其中永安本地工人占了三分之二,促进了就业。

“我们还通过深耕竹业,拓宽竹应用领域,提升品牌影响力。”董事长俞先禄介绍。去年来,公司不仅扩大了集装箱底板生产线规模,还从工程板向户外重竹地板、家居板、竹家具、竹工艺品等领域进行拓展,从“一枝独秀”转向“多点开花”。

福建和其昌竹里家居有限公司的成立,就是“多点开花”的一个新尝试。

罗天平是竹里的联合创始人。他在竹家居、竹工艺品这一行,已经做了10多年。2017年,他受邀参加国际(永安)竹具博览会,看中了这里的竹资源和营商环境,2018年,将竹里“落户”到了永安,今年开始跟和其昌“结亲”,共同发展竹家居事业。

走进永安竹具城一楼的竹天下体验馆,一个浓缩版的酒店空间跃入眼帘。罗天平以空间设计为主导,将竹家具与绿植、软装、灯光、景观、音乐等进行融合,酒店大堂、前台、书吧、客房、餐厅等功能区相得益彰。

“循序渐进,万物同生。”竹里秉持这一经营理念,将竹家具产品融入空间设计,打造出了一个个充满竹韵的酒店空间、民宿空间、家居空间和茶空间,应用到了安徽、甘肃、江西、珠海、新疆等地酒店和民宿中。

“这块桌面板用的是工字板,可以防止变形和弯翘。”“这张椅子,结合人体工程学、美学等设计,坐起来很舒适,而且耐摔。”罗天平介绍。只见他手中的竹椅,虽然椅背厚度只有8毫米,椅座厚度也不过1厘米,但被摔过多次,并让一个60多公斤重的成年人在椅座上不断跳动,椅子还完好无损。过硬的品质,增强了竹里品牌的底气。

从前端到终端,从“精耕”竹板材到“细作”竹家居,永安立足全竹产业链条,二产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目前,规模以上的竹企业数量达50余家,竹产品已涵盖竹重组材、竹家具、竹板房、竹纤维等20多种产品400多个品种。

展销并重拓展三产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五一节前,厦门航空公司慕名而来,就竹装饰内饰项目,与福建竹中竹房车制造有限公司展开了洽谈。

今年初,福建竹中竹房车制造有限公司正式落户三明市埔岭汽车工业园区,投入一条年改造2000台营地房车生产线。目前,公司正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5月底将实现投产。

“竹子材质坚韧轻强,也更加环保,用于室内装饰十分受欢迎。”福建竹中竹房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文林介绍。厦门航空公司打算对空乘人员居住的公寓、飞机的内饰等进行改造,在众多竹企业中,它相中了竹中竹公司。

5998dbc7377a7d781c83e9a4640bdf9.jpg

工作人员正在参观全竹元素装修的酒店包间。魏兴谷 摄

公司还未投产,订单却不断“飞”来,这是戴文林意料之中的事。经过6年的沉淀,他坚信竹产业即将迎来“爆发期”,尤其是他看中的竹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

戴文林与竹子结缘,还要从2014年说起。当时,永安市委、市政府到厦门招商引资,从小在永安长大的戴文林,看到永安竹产业的发展势头,当下就决定“进军”竹产业。不久后,他就在厦门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永安竹天下体验馆,这也是全省第一家竹家具体验馆。

说干就干。为大力推介系列竹产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戴文林将永安竹天下体验馆辐射至马来西亚、约旦等国家,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等地。然而,在产品“走出去”的过程,他发现竹家具单价高,往往让人望而却步。

能否跨行业运用,让竹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戴文林找到了答案。当时他租了一辆房车,车内受潮发霉的气味,让他闻起来有些不舒服。于是他灵机一动,如果用竹子来代替这些内饰材料,岂不是更加生态环保,并凸显时尚、运动、年轻化?嗅到这一商机,他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在永安完成公司的注册。

“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除了造房车,今后,戴文林还打算向会议车、餐车等转型,实现吃、住、玩、办公等领域全覆盖。“预计年订单量可达1000部房车,平均一天生产3至5部。”

以会招商,是永安竹产业发展的另一大优势。

自2002年起,永安连续10年举办永安笋竹文化旅游节,2012年转型为国际(永安)竹具展销会,2015年升级为国际(永安)竹具博览会。尤其是2018年,世界竹藤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永安是唯一顶级战略合作伙伴,这成为永安向世界推介和展示当地竹产业、竹文化的重要机遇和舞台。

借力登高,福建节节通竹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明强对此深有体会。看中竹产业快速发展的无限商机,他通过借力国际(永安)竹具设计大赛平台,将大赛产品迅速推向市场。同时,他的竹办公家具被国际竹藤中心相中,“住进”国际竹藤中心的外国专家办公室,让山区竹子首次登上国际舞台。

拥抱“互联网+”,才能赢得未来。“竹产业BPB交易平台”“竹产业VR展示平台”“竹产业公共信息发布平台”……近年来,永安市全力打造“互联网+竹产业”升级版,以三产带动一产、二产,这是永安在过去竹产业发展基础上,摸索出来的新思路。

正如永安市良居竹制品厂的“华丽变身”,它每年不仅通过竹博会寻得商机,还通过电商的“快车”,让公司生产的产品一次性竹筷,每年成交量达一亿多双,仅这一项就可实现年收入300多万元。

“以前经常积压卖不出去,后来在网上开了一家店,销量一年比一年好。”这些年搭借互联网的春风,永安市良居竹制品厂的法人代表吴春友深有体会,就算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他的产品依然“走俏”。

打通链条融合发展

三次产业的融合,关键是要解决怎么融、融什么、融后有什么成效的问题。

“明确发展定位,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产业发展机制,抓好资金整合,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引领科技创新,推动市场拓展。”6•18协同创新院竹产业(永安)分院、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秘书长刘秀说,重点做好竹资源培育,推动竹产品精深加工,持续筹办竹博会,举办竹居设计大赛,打通三次产业的发展介质。

落地永安市洪田镇的有竹公司发挥市场营销优势,订单源源不断,有了订单带动竹半成品企业的配套加工生产,激发村民培育竹子的积极性,让山上的毛竹有市场、有效益。

“我们企业选择永安,主要是看上了永安竹产业链的完善,竹材供应链的质量可靠、稳定,我对自己企业今后的发展很有信心。”有竹公司董事长尹毅剑说,还有永安竹产业研究院的人才团队,为我们做好产品中试、检测服务,解决长期困扰竹产品霉变、开裂等问题。

cd1cbdcac1476684f7cba5e2d665def.jpg

竹产业协会设计交流会。魏兴谷 摄

竹产业是永安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永安市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竹产业的目标,按照主攻二产、拓展三产、带动一产的工作思路,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性竹博会和一次国际性竹居设计大赛,通过展会推介销售永安的竹产品,以大赛为载体畅通设计师的渠道,汇聚全球“大脑”服务永安。

竹尽其用的永安人,不仅有百万亩的竹林资源,还有众多的竹生产企业,更有促进三次产业的“全竹”元素的“中国竹具城”以及打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6•18协同创新平台。

在永安,过去人们为了生计贩卖原木,曾一度把风光秀丽的山林搞得满目疮痍。而如今,当地百姓以竹林风光为载体,大力创办农家乐,吸引城里人来康养度假。

在毛竹资源大乡——永安上坪,当地竹农就利用一望无际的九龙竹海资源,借助众多游客来参观竹海风景的优势,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如果一天接待两桌游客,就可以创收200余元。

同是这片竹林,从卖竹、卖笋到通过农家乐卖起了竹风景,这是永安人对竹子经营理念的转换,更是永安人的一次观念转型。

在洪田镇上石村正在着手规划的森林康养项目,又是一次将竹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实例,山上原竹经过企业的加工,成为竹工程材或竹制品再次投入到竹林中扮演建筑“角色”,这种“取之于林、用之于林、兴之于林”的三次产业融合将叠加出更多的生态效益,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