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焦点图片 > 正文

三明:天蓝地绿水净 共享生态福祉

2020-09-14 09:02:47  刘莉婷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我市持续打响“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发挥“林深水美人长寿”优势,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省领先。图为三明市区北部新城展新貌。(三明日报记者 周志鸿 摄)

●三明日报记者 刘莉婷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明人,今年35岁的骑行爱好者张仪,每周都会腾出几天,在傍晚沿着江滨自行车道骑行锻炼。

“呼吸清新空气的同时,还能欣赏河岸的风景,这样的骑行幸福感很强。”这是张仪在自行车道骑行两年多来最大的感悟。

绿色不“打烊”,乐在“骑行”中。越来越多人加入骑行爱好者的队伍。这也是我市做足“绿色三明”文章,共享生态福祉的一个缩影。

福建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为底的三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实践地。近年来,我市发挥“林深水美人长寿”优势,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持续打响“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宜居宜养、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林深水美藏幸福

9月11日中午,永安市小陶镇天心岛小区内,员岭村101岁的老人曾桂招,正陪着曾孙女吃着午饭,听着小女孩说着学校里的趣事,笑容爬上了老人的脸庞。

距离小陶镇2个小时车程,“云端村落”——明溪县紫云村,一位名叫杨美林的老人,八年如一日地细心呵护着山林中的鸟儿,只要几声响彻山林的呼唤,林中白鹇就争先恐后翩翩飞来觅食,和老人亲似家人。

从曾桂招的天伦之乐,到杨美林与白鹇的和谐共处,是三明林深水美藏幸福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市开辟绿色惠民新路径的有力注解。

林深水美,是大自然给予三明的馈赠。如今,三明全市林地面积2850万亩,森林覆盖率78.73%,森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人均的4倍。

广袤的森林、苍翠的群山,是三明浑然天成的画卷;宜人的水景、清澈的水质,是三明生态发展的福祉。“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20多年来,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做足“山、水、林、田”文章,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引进企业项目,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去年常口村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村集体收入达122万元。

青山绿水是发展的底气,更是幸福的依靠。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三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步履铿锵,“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优势愈发显现,人民群众能够享受的生态红利也就更多。

文旅康养谱新篇

距离三明市区半个多小时车程,“万寿岩——格氏栲”文旅康养带正雏形初现。集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科普体验为一体的康养带,正为三明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增加新亮点。

四时四季,三明总有不同的美景等待四方游客前来邂逅。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我市正深入推进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绿色消费,融入自然、人文等元素,大力推进“生态+”,培育休闲旅居、生态观光、山地运动、自然观鸟、培训研学等新业态,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去年,我市被列入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在全国设区市率先提出“全域森林康养”理念,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实现了森林康养产业开篇破题。

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在提升文旅康养基地档次的同时,我市还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线路和示范基地。目前,全市累计拥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20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2个,正在转型发展的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有20多个。

强化项目推动,加快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分院和康养中心、万寿岩文旅融合等示范项目建设,拓展大都市消费,用好沪明乡亲联谊会、森林康养基地联盟等平台,持续深化大武夷旅游联盟和闽西南旅游协作,吸引客流入明……我市正朝着打造全域森林康养胜地发力进军。

两岸乡村促融合

从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山区乡镇,到抓住受灾援建机遇,高起点规划集镇新村建设,将乐县万安镇实现了小镇“蝶变”;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典型的贫困村,到打造“耕读李家”乡村旅游,积极推动“农民变股民、民居变民宿、手艺变收益”,泰宁县际溪村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精品。

万安镇、际溪村的巨变得益于我市两岸乡村融合振兴的强化推动。近年来,我市发挥绿色生态优势,用好林博会等平台,积极对接交流,推动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示范点,建设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列入国家新一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支持事项。

今年5月起,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还在全市14个乡镇,开展农村新型住宅小区集中建设试点,筹集和争取各类资金1225万元,受理村民建房1085户,5个试点小区107栋109户村民房屋已动工建设。

引进推广台湾“五新”技术,加强两岸茶业、水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精细农业对接合作;以“耕读李家”等为示范,在业态培育、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融合,将三明打造成台胞入闽体验森林康养第一站点;引进台湾建筑、文化、休闲农业运营等管理团队,实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提升工程,打造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

发挥生态优势,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新乐章正在奏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