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文旅扶贫看三明 | 当“诗”撞上“远方” 就有了青水畲乡

2020-12-11 11:22:09  刘惠萍 魏兴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导读: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近期,东南网联合三明市文旅局开展“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文旅扶贫看三明采访活动,陆续深入12个县(市、区),聚焦三明文旅扶贫工作的特色和效果,把经验和成效总结出来、宣传出去,助推当地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超越。东南网记者陆续走进了沙县、梅列、泰宁,今天继续出发,带你走进这里是青水、这里是畲乡——永安青水畲族乡。多彩的民族资源与文化传承,正为青水畲族乡带来了新的脱贫希望,新的致富风尚。

东南网12月11日讯(本网记者 刘惠萍 通讯员 魏兴谷)田野里,连片的莴苣绿意盎然,丰收在望;大棚内,食用菌争相竟出,长势喜人;新村点,村民们正在夯基砌砖,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走进三明永安青水畲乡,一幅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扑面而来。

青水夜景美如画.jpg

青水夜景美如画。魏兴谷 摄

然而眼前的一切,并不是浑然天成。近年来,这个有着9个畲族村、6000多畲族人口的青水畲族乡,立足实际,坚持文化与扶贫同行,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全力打造畲寨3A级旅游景点,民俗表演、民族美食、传统技艺等特色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当地畲族贫困户相继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7年,全乡贫困户97户224人全部脱贫。2018年,三溪村、早安村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2020年,全乡贫困户实现人均纯收入16135.49元。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在脱贫攻坚中,巧借东风,利用乡村旅游、传统节会等平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要抓手,盘活大腔戏、傀儡戏和傩面舞等传统文化资源,不仅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还拉动了当地就业,带动了百姓致富。

非遗文化展示.jpg

游客观看大腔傀儡戏。魏兴谷 摄

体验畲族艺术是青水畲寨景区的核心。游客在这里可以参观永宁桥古戏台、沧海古民居等畲族传统建筑,观看大腔戏、打黑狮、木偶戏等特色表演,参与畲族花带、竹编工艺品等体验活动。

“入冬后,青水气候渐冷,但厦门、三明各地的朋友还是如约而至,在这里举行亲子游学等各类体验活动,周末都是客满。”以乐剪纸艺术馆负责人说。

49eac9eed9299abffd9b02e7a67af6c.jpg

村民们在广场表演傩面舞。魏兴谷 摄

有人气就有财气。在畲寨文化传媒公司运营下,村民们在广场表演竹竿舞、傩面舞,田间地头劳作之余增加了新的收入。

42岁的罗新香是三房畲族村人,结婚后一直在家辛勤操持,但家里仅有土地的种植收入,无法摆脱入不敷出的窘境。

三年前,得知村里民俗队需要演员,罗新香加入了傩面舞民俗表演队。不久,她惊奇地发现,利用农闲时间表演打“黑狮”,竟能将贫困“打跑”——她和一些贫困户参加的傩面舞民俗表演队经常受邀到全乡各村演出,2019年收入达到87200元。

以乐剪纸馆成为游客休闲好去处.jpg

剪纸馆成为游客休闲好去处。魏兴谷 摄

青水畲族乡将传统文化保护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201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古村落”等国字号品牌,让本土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