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聚焦 > 正文

关于制定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01-04 09:07:12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国共产党三明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三明实际,就制定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为动力,开启三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三明实践”,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展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画卷。“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省委工作部署,持续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打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品牌,即将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基本完成我市赶超目标任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钢铁与装备制造、新材料、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四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规模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二五”末增长近2倍。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54569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大气、水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全国地级市前列,“林深水美人长寿”的优势更加明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1.35%,一般债务率、综合债务率均低于警戒线。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梁八柱”基本确立,医改、林改、绿色金融、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等特色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精准扶贫、生态综合执法、河湖长制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农村承包地确权改革、国企园区改革、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融媒体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林博会等明台交流合作平台成效良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成“e三明”网上公共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环境居全省第二位。城乡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发展提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两岸乡村融合振兴行动启动实施,“城市有机场、县域有动车、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社会事业领域短板加快补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面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提振,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综治“长安杯”等称号,社会安定有序、团结和谐、充满活力,三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2.我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四五”时期是三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新三明建设各项积极因素加速集聚。推进“三明实践”为“十四五”时期发展带来全方位重大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有利于山区发挥后发优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央对口支援政策落地,政策叠加的优势持续显现,带来重要红利。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三明作为老区苏区山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新三明建设还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产业结构不优,科技创新实力不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民生社会事业短板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

3.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远景目标。到二〇三五年,我市与全省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各项目标努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局部领先,“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三明展现新局面。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市经济实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产业结构全面优化、素质全面提高,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建成法治三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三明,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市居民收入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三明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深化“三明实践”,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新篇章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持续推进以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导的“三明实践”,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打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品牌,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推进新三明建设。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我市发展基础、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质量和效益与全省先进城市差距明显缩小,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有所提高,增长潜力、内需潜力充分发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科技创新贡献率明显提升,四大主导产业总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三产短板加快补齐,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县(市、区)发展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打造一批全国全省的改革排头兵和试验田。市场主体活力更加迸发,打造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主动融入“海丝”核心区和福建自贸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为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作出贡献。

——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持续打响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万寿岩古人类文化等地域文化品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产业比重提升至全省平均水平、结构显著优化,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三明文化软实力、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气、水、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绿色发展导向全面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升,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托育、城乡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明显改善,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

——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体系更加完善,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平安三明开创新局面。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