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永安:赓续红色精神 厚植为民情怀

2021-05-24 15:20:52  刘惠萍 陈莉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永安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侧记

东南网5月24日讯(本网记者 刘惠萍 通讯员 陈莉莉 陈 蕾 郑佳慧 )绿色的永安,处处涌动着红色力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在永安大地上掀起了一阵阵热潮。

一个个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成为“网红打卡点”,一期期“云”教学党史课堂在党员群众中广受好评,一场场“接地气”的红色宣讲洗礼人心,一件件为民惠民实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奏响红色“主旋律”。

搭建红色平台,重温红色历史

4月26日,在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的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讲解员吴兆男声情并茂地为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300余名学生讲述墙上斑驳的红军标语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成为了当地党员群众最向往的学党史“打卡地”。“有时一天最多要讲解14场,为此马洪村还培养了3位本地讲解员,满足日益增长的党史讲解需求。”洪田镇党委宣传委员刘金兰介绍。

洪田镇还依托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充分盘活当地红色资源,开发红色研学和旅游项目,将党史学习融入寻访红色风景、探求红色研学之中,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党史学习教育入“新”更入“心”。

录制“党的故事我来讲”系列视频2(黄国恩 摄).jpg

录制“党的故事我来讲”系列视频。黄国恩 摄

今年3月,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成为全省100个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之一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借此机遇,永安市优选出永安抗战文化陈列馆、安砂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13个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活用家门口的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现场体验教学,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走进永安抗战文化陈列馆,一架陈旧的手摇踏板印刷机庄重地立在地面上,这架印刷机是抗战时期,改进出版社为印刷大量进步期刊、报纸从上海购入的,为永安的抗战宣传作了重大贡献。如今,它俨然成为了永安抗战时期的历史标杆。这一恍如身临其境、重新回到那段烽火岁月的现场感,可以在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节目——《透过文物学党史》中轻易获得。节目中,讲解员通过走访红色基地,将水轮发电机、抗战时期历史书籍等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讲深讲实,让观众通过视频“零距离”接触历史文物,收获党史知识。 

一期期《透过文物学党史》系列节目播出后,引发了群众的热烈反响。“永安红色历史讲得好,听完了才知道原来我们永安的历史这么‘牛’。”这是来自网友“陈阿姨”的真切评论。

三明实践故事宣讲.jpg

三明实践故事宣讲。黄鑫祥 摄

从“线下”到“线上”,永安市致力打造“云”教学党史课堂,让党员群众实现党史学习“零距离”。永安市加快探索创新教育形式,结合本地党史学习教育教材《永安红军标语集锦》,打造党史“电子书”,推动其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同步连载,方便市民掌上阅读,感受红色基因。同时,乘势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永安红军标语集锦”系列共10期,推送“永安红色诗词”10期,借助平台力量宣传永安党史。

此外,永安市借助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等“云平台”,创新开展永安红色故事“云宣讲”“云结对”活动,已完成《为“红军标语”穿衣裳》《点燃岩连宁边革命烽火》《公家的钱不能动》《红军抗日歌》等“党的故事我来讲”系列视频录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线4个视频,让不能参加现场听讲的党员实现“网上结对”,让党史课堂“飞入寻常百姓家”。

开展党史“七进”,传播红色声音

4月22日,在永安市槐南镇安贞堡民俗非遗传习馆,永安市委讲师团乡村讲师团成员、槐南镇村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罗志杰一边带着当地党员群众参观银元展示区,一边分享着红军银缘、红军洞等发生在槐南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故事。当天,来自永安市“三明实践故事”宣讲团的两名宣讲员,也由“一段歌声”“一条鲤鱼”引入两个三明故事,向在场党员群众娓娓道来。

党史“七进”活动走进槐南镇安贞堡景区.jpg

党史“七进”活动走进槐南镇安贞堡景区。黄鑫祥 摄

这一场办在槐南安贞堡景区里的红色宣讲,是永安市积极开展党史“七进”系列宣讲活动的一个生动实例。今年来,永安市组织一个个宣讲员、一支支宣讲队伍,通过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进景区,结合“庭院宣讲三人行”“三明实践”故事巡回宣讲、基层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讲,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声”入基层、“声”入群众、“声”入人心。

红色“主力军”,宣讲有力量。由永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永安市委党校、永安市委讲师团的11名宣讲骨干,组成永安市委党史宣讲团队伍,精心准备了26个课题,积极奔赴基层一线,当好红色声音的传播者。同时,来自“三明实践故事”宣讲团、永安市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宣讲团的上百名宣讲员,聚村头、坐庭院、开讲座、讲故事……城乡处处活跃着他们红色宣讲的身影。

4月26日,“学党史 听故事”“三明实践”故事巡回宣讲进校园活动走进永安市燕江小学,来自永安市融媒体中心的3名主持人为在校师生带来了一段段久久流传的“三明实践”故事。不少学生纷纷表示,今后要刻苦学习,树立远大理想,争做有益于家乡和国家的人。这一系列活动将从4月持续至6月,陆续在永安全市1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

“学党史·听故事”三明故事巡回宣讲永安市燕江小学专场.jpg

“学党史·听故事”三明故事巡回宣讲永安市燕江小学专场。黄鑫祥 摄

每周一上午,在庄严肃穆的国旗下,永安十中的“红色故事讲坛”如期开讲。“目前,我们学校已经举办了三期活动,由师生轮流当宣讲员。”永安十中党支部书记、校长蔡国柱介绍。

蔡国柱是永安市委讲师团乡村讲师团成员,在第一期“红色故事讲坛”上,他结合永安市“庭院宣讲三人行”活动,声情并茂地向全校师生讲述了永安党史故事——《燕城第一次解放》。当天,学校红色宣讲员王雅琴同学同台分享了《曹远红小鬼宣传队》故事。最后,全校师生齐齐唱响红歌《歌唱祖国》。

从校园课间广播每周一个“红色故事”,到主题班会、黑板报、党史知识竞赛、参观红色遗迹、红色故事情景剧……红色教育一点点地融入学校日常教学活动,让红色精神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红色声音,响彻永安的每一个地方。目前,永安市已开展党史宣讲76场次,听众9000多人。“4月30日举办的永安市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西洋镇蚌口村专场活动,通过现场宣讲、重走红军路、打快板、唱红歌、诗朗诵、图片展等形式,让农村党员群众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永安市委讲师团副团长陈秋铧介绍。

为群众办实事,激活红色基因

如今,在永安市龙翔路,经过“白改黑”施工后的路段,柏油路面平整干净整洁,居民出行更方便了。这是永安城投集团负责的铁路“三供一业”社区改造项目,也是永安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之一,是“学史力行”的一个生动实践。

回忆起改造前的情景,永安市燕东街道龙翔社区居民尹名珍深有感触地说:“我在这个小区已经居住了25年,这里的住户大多是退休职工,没事的时候,都喜欢在附近转一转。可从前这里的水泥路坑坑洼洼,尤其是下雨后,雨水能在路面积存好几天,一不小心就踩水坑里去了,雨水溅得满脚都是,真让人头疼。”

“三供一业”小区改造后的龙翔路.png

“三供一业”小区改造后的龙翔路。黄鑫祥 摄

龙翔社区是一个开放式、混合型老旧社区,区域无规划,地上及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无雨污分流、无污水处理措施、无照明设施。近年来,经过车辆碾轧、沉降路面多处出现裂缝破损,不但影响周边的环境卫生,也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三供一业”社区工程改造完成后,解决了社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安全防范等方面的问题,为居民营造舒心的居住环境,获得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整改之后,不仅美化了道路环境,还方便了我们出行。”尹大妈开心地说。

“三供一业”社区改造项目总投资约2500万元,主要对永安市龙翔、东门、新桥洋、双桥、仙泉5个社区进行改造,改造总长度约5.4公里,面积约38.7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

“根据设计安排,我们对这几个社区道路路面进行改造,主要包括路面破裂、沉陷严重的修复和地块场地硬化,破损挡墙、台阶修复,场地人行透水砖的铺设及修复,路面‘白改黑’建设,对雨污水管道分流改造建设,帮助清掏化粪池,修复破损井盖,对小区范围内主要道路的路灯进行布设,将弱电下地及其他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城投集团工程管理部经理巫瑞松说。

铁路“三供一业”社区改造完成的同时,永安市其他老旧小区改造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永安市计划实施42个老旧小区、477栋房屋的改造工作,将改善11506户居民的居住环境,目前开工率已达31%。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永安市各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举措,把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从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用一个个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