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头条 > 正文

志愿无声 大爱有光

2022-03-05 10:33:50  连传芳 涂进万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市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综述

(记者 连传芳 通讯员 涂进万)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守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帮助别人,也快乐了自己……”在3月4日我市举办的“走过的路 大爱的心”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暨三元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联谊会成立10周年活动上,三元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联谊会会长邱菊珍满怀激情地说。“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嘹亮歌声,奏响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时代强音,让志愿服务展现出新时代的无穷魅力。

近年来,我市立足工作实际,以打造“大爱三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品牌为总抓手,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努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富大爱、更加文明!

深耕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活动热起来

在三明,志愿者如火似炬,走到哪里,就照亮哪里。“我是第十任陈金刚学雷锋小组组长,自小组成立以来,志愿服务一直没有中断。我认为,社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3月4日,在“学雷锋纪念日”活动现场,三化陈金刚学雷锋小组组长曹振华一边在帐篷内为市民测血压,一边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

三明是一座文明城市,志愿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生力军”。早在1971年,三明就成立了全省第一支面向社会的学雷锋先进集体——陈金刚学雷锋小组。历经半个世纪,学雷锋小组的接力棒在历任组长手中传递,奉献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播下志愿服务“种子”,终会长成参天大树。随着一个个志愿服务组织的成立,一项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奉献意识在越来越多三明人心中生根发芽。

然而,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一次的热心、一时的热闹,如何让志愿者更好地发光发热,让志愿精神在全社会传播得更广?近年来,我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着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树立起良好的志愿服务队伍形象。目前,我市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志愿服务事业呈现出“处处可见、人人愿为”的生动景象。

“非常荣幸,我们联盟能获得这个奖。如今,每个地方都有文明实践阵地,这是大好事。”在“学雷锋纪念日”活动现场,来自爱心公益联盟的庄彩男手捧“十佳志愿服务团队”奖状,难掩心中激动。

提起庄彩男,很多三明人并不陌生。她多年坚持为52位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免费理发。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她共为12480人提供义剪服务。

庄彩男仅是我市众多志愿者中的一位,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三明的大爱精神。在我市,像庄彩男这样的志愿者数不胜数,谢晓辉、邱菊珍、江华……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仅有白发老人,也有垂髫稚子,他们以贴心服务和真挚笑容,让志愿服务散发出强大“磁场”魅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志愿服务之风吹遍三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将正能量辐射到每一个角落。目前,全市共有志愿服务团体6937个,实名注册志愿者近35.9万人,志愿服务活动1.6万场次,志愿服务累计总时长113.6万小时,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注入不竭动力。

厚植崇德导向

志愿服务品牌靓起来

在三明,“志愿红”花开遍地,铸就新时代志愿品牌,彰显城市大爱。 “志愿者们帮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问题,为他们点赞。”日前,在三元区东安社区,提起“近邻·爱心敲敲门”志愿服务项目,社区居民赞不绝口。

“近邻·爱心敲敲门”是我市志愿服务项目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市志愿服务的一个品牌,更是我市以项目带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

志愿服务谱写人间大爱,铸就文明实践新品牌。去年,我市积极开展“近邻·爱心敲敲门”“慈善厨房”“擂茶+”“传承朱子文化”“居敬故里·孝道文化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一批具有三明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这些项目分别获得去年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1个金奖、1个银奖、6个铜奖和10个优秀奖。在去年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最美”先进典型活动颁奖仪式上,我市有8人分别荣获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和最美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所,还有 4名志愿者被认定福建省五星级志愿者。

“自从有了‘四点半学校’,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不用愁了。”在三元区东霞社区,市民温女士高兴地说。东霞社区是老旧小区,留守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居多,居民对志愿服务有着多种需求。为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东霞社区将辖区内注册的志愿者进行归类,推出“四点半学校”、爱心帮扶、邻里互助等多类志愿服务项目,让居民根据需求享受“订单式”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社会管理迎来新机遇。近年来,我市以提升志愿服务内涵和实效为目标,以城乡社区为主阵地,以服务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大力开展与困难群众“零距离”接触、“一对一”结对、“心贴心”交流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党政支持、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志愿服务工作格局的形成。

去年,我市将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纳入市民文明积分。市民文明积分平台建成后,有118.9万名市民参与其中,累计文明贷授信额度1272户共1.58亿元。我市还不断聚集社会化志愿服务资源,催化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效益化,以精准的志愿服务赋予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的内涵,让志愿服务成为干部和群众的“连心桥”、政府和社会的“润滑剂”、社会基层治理的“新引擎”。

聚合爱心之力

志愿服务保障实起来

在三明,“志愿之火”越燃越旺,汇成一簇簇耀眼的风景。“现在,每逢传统节日或重大节日都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多!” 三元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联谊会秘书长肖世盛对广大志愿者的善举赞叹道。

志愿服务活动是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载体。长期以来,我市充分利用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各种纪念日,通过搭建活动平台,使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共识。去年,市委文明办联合市民政局、教育局、残联等职能部门,深入实施温暖民心、爱心助学、关爱健康、就业援助、志愿同行、褒扬善举等“六大专项行动”,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今年元宵节,在宁化县城郊镇幸福院,志愿者一直忙碌着,他们和老人们一起搓汤圆、包饺子……不一会儿,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新鲜出炉,品尝着软糯香甜的汤圆,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志愿服务,点亮他人,温暖城市。去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大爱三明”“关注困难群体”“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不断深化“有事找书记”“居民夜谈会”等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内涵。同时,依托30个“日月星志愿服务驿站”,组织志愿者为环卫工人、绿化工人、快递员、交警协管、送餐员、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工作人员,免费提供多项公益服务,解决他们“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具时代气息,焕发新时代魅力。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协会、网络志愿平台、社区公益联盟的辐射带动作用,拓宽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路径,让志愿服务延伸到文明创建、扶危济困、法律援助等众多领域。同时,积极打造“志愿三明”信息平台和“三元邻里e家”平台,聚焦“一老一少”等问题,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5万次,惠及群众5万人次,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传递正能量。

志愿无声、大爱有光。在三明,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身穿红马夹、头戴小红帽,用行动传递真情,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从一个群体传递到另一个群体,融入群众生活,融入城市血脉,汇聚成大爱,温暖三明这座城市。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