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沙县:让中医惠及千家万户
2022-06-02 09:09:51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
分享到:
|
沙县区中医医院为三官堂小学的学生上中医药科普课。 沙县区中医医院组织参观中药普查成果展示馆。 三明日报沙县记者站 许 琰 通讯员 林芳春 文/图 沙县区中医医院创建于1980年4月,是三明地区较早成立的区(县)级中医院之一。40多年来,这家医院始终坚持传承中医瑰宝,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宣传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信赖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推进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让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 “这个种植的叫细叶青蒌藤,也就是我们沙县人叫的穿山龙,炖罐里经常用,我们自己家里炖汤也会用。”5月6日,在沙县区中医医院的中草药实物标本展示园内,来自区老年大学的20多名学员正兴致勃勃地听副主任中药师刘金章讲解各种中草药的用途和功效。 随后,大家来到中药普查成果展示馆,一个个中草药标本展示柜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原来酸枣也是药啊!”“牛奶根还分这么多种。”大家在展架前你一言我一语,学着辨识药材,如白苞蒿、疏花卫矛、钩藤、铁苋菜……在轻松愉快的讲解中,通过识别中草药,学习中医药典故,让大家增加了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 在沙县区中医医院,这样的“中医药元素”随处可见。近年来,医院以高分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为契机,投资50万元完成沙县区中草药实物标本展示园及中药普查成果展示馆项目建设,作为本院职工、医学院校学生、全区各类人群中草药教学基地,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中医药,了解中医药。 同时,医院充分利用候诊大厅、公共休闲区、病房走廊等各个区域,设立中医药文化展板、中医药典故版画及中医药特色技术介绍,宣传中医药发展历史、中医名家故事、中医药科普知识等,各诊疗区布置了与科室紧密相关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栏,将中医药文化紧密融入日常诊疗过程。 医院与三官堂小学合作共建,每周开展一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科普宣教活动,不仅给学校师生带去中医药文化的启蒙知识,还针对儿童青少年中常见的近视、蛀牙、驼背等问题,通过将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知识逐渐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健康保健知识,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中医药科普宣传硕果累累。近日,沙县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被省卫健委和省文化和旅游厅列为“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由沙县区总医院牵头申报的《沙县小吃传统药膳植物调查分析与应用》项目获2021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普查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引智创新惠及基层群众 3月11日,在沙县区总医院南区(沙县区中医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内,福建中医院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陈淑娇正细致地为患者把脉问诊。对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陈淑娇还为他们提供了详细的诊疗指导方案。至此,陈淑娇已四次来沙县坐诊,累计接诊近300人。 近年来,沙县区总医院针对部分薄弱学科诊疗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患者外出就医急难愁盼等具体问题,加强与上级医院的专业对口对接合作,让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省级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同时也为医务人员提供了加强学习、开拓视野的机会,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 去年10月,沙县区总医院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签订了《医疗协作协议书》,设立名医工作室,邀请省级专家定期到总医院南区坐诊,同时组织医生到省级医院进修、培训。双方还建立了双向转诊协作关系,方便患者就医。 此外,搭建区域“互联网+云中医”基层中医医疗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和诊疗水平;用好中药代煎平台,依托中医医院成立区级中医药延伸服务中心,可与12家分院共享中医药业务;同时继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开设儿童康复门诊等,不断扩大、深化中医药服务领域。 “目前,我院肛肠科为国家级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针灸科、老年病科、康复科为福建省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2021年新整合后的治未病科(健康管理中心)秉承‘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也是我院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满足广大市民对健康多元化的需求,不断深化服务,拓展服务范围的新举措。”沙县区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林新钰表示,接下来,医院将继续加强中医人才培养、培育优势专科,努力打造在周边市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医院。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