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文旅扶贫看三明 | 泰宁县崇际村:融合资源 生态“变现”

2020-12-15 14:54:55  蔡晓卿 陈启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导读: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近期,东南网联合三明市文旅局开展“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文旅扶贫看三明采访活动,陆续深入12个县(市、区),聚焦三明文旅扶贫工作的特色和效果,把经验和成效总结出来、宣传出去,助推当地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超越。

美丽的崇际村 陈启芳 摄

东南网12月15日讯(本网记者 蔡晓卿 通讯员 陈启芳)3日一早,三明泰宁县上青乡崇际村,村民肖耀忠忙碌开了。他巡查民宿、制定食谱、察看食材......看各项工作是否到位。几天前,闽江学院76名学生、3位老师抵达崇际村,在这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写生课程,团队一周的吃、住都在村里,工作马虎不得。

崇际村离县城约20公里,是上清溪畔的美丽村庄。因着泰宁打造全域化写生基地,去年起宁静的村庄热闹了起来,一批又一批的写生团队纷沓前来。如何留住客源?如何解决团队食宿问题?如何让良好的生态资源真正为村民“变现”?崇际村交出了一份答卷。

肖耀忠整理民宿房间。陈启芳 摄

奇特的矛盾:“房空着”与“没地住”

肖耀忠是上青人,曾经担任过村干部,这些年来在家乡负责工程项目。在做项目时,他发现崇际村存在一个“矛盾”。

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民盖起了三层楼的美丽小洋房。但由于家庭人口不多,且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三层楼的农宅基本只使用一层,有的甚至整幢未装修闲置。留守在家中的妇女和老人,多靠传统农业为生,收入微薄。

泰宁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绘画写生、艺术创作的绝佳地,县里出台多项激励措施和政策,打造全域化写生,推动旅游转型升级。2017年3月,江西客商黄良军来到崇际村,被这抹“眼中的乡愁”深深打动,很快在村里成立大美古韵写生创作基地,将崇际村这个写生点推广至全国各地。通过师生之间的口碑相传,崇际村在业界声名鹊起。

随着写生团队激增,住宿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2017年崇际村虽然发展了几幢民宿,但一天最多只能接待约70人,许多团队到了崇际后无法住宿,只能每天往返于村庄与县城之间,既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隐患。

一方面是村民农宅闲置,留守村民难创收;一方面是写生团队没地住,美山秀水留不住师生。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在农民增收的同时便利师生,实现“双赢”?肖耀忠琢磨开了。

闲置农宅入股:坐在家中当“老板”

去年,肖耀忠与黄良军等合作人投资200余万元,成立了福建省龙跃部落民宿有限公司,与村民一起以合作社的形式发展民宿。

一方面,他对之前已经成熟的7户民宿进行改造,并与农户签订入股协议,以总利润为100股计算,农户以农宅入股,两间房为一股,年底进行股金分红;一方面,他租用了另外11幢闲置农宅,由公司重新装修,这些农宅5年内免租金,第六年起也同样入股获得股金收益。

去年8月,18幢民宿全部完成改造投入使用,共设置床位226个,房间一如宾馆酒店的标间,两张单人床、独立卫生间,电视空调一应俱全。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学生入住,合理分配客源。

当年年底,7户农户年底获得分红1.3万元。今年受疫情影响,刚起步的民宿业被按下了“暂停键”,但合作社兑现承诺,他们仍然拿到了1万元最低收益金。村民林梅是七旬留守老人,前些年她家盖起一幢新房,但因家人都在外地经商,因此只简单装修了一楼供她居住。去年她加入合作社,自己仍住一楼,其他楼层由合作社管理,“原来几乎是毛坯房,现在全部装修好了,很漂亮!”她笑着说,“再过两三年就可以拿股金分红,坐在家中也可以当老板了!”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