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聚焦 > 正文

三明:看山乡巨变 话浓浓乡愁

2022-06-21 09:08:59  曹 珂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看山乡巨变 话浓浓乡愁

—— 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参会代表考察侧记

三明日报记者 卢素平 刘莉婷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这句嘱托,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思想内涵上一脉相承。”

“通过‘跨村联建’带动联建村发展,扩大沙县小吃品牌效应,这个做法不错。”

“你来自台湾地区,为什么到这里发展?”

……

6月19日,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三元区列西街道小蕉村,迎来了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参会代表。循着足迹,带着疑问,发出赞叹,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在三明的美丽乡村间,看山乡巨变,听发展故事,感受到了青山绿水带来的生态红利和浓浓乡愁。

村民端起“生态碗”

午后,细雨绵绵,金溪水面薄雾氤氲,青峰雾气缭绕,远远望去,像极了水墨丹青画。

“这是人间仙境吧!”在常口村村头,凝望着远山秀水,有人由衷地感叹。

一个小村庄如何能营造如此美景,心中的疑惑在高唐镇副镇长、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处得到答案。

25年前,也在这个村口,还是这片青山绿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

那时的常口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没有一盏会亮的路灯,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万元。“青山绿水,真的是无价之宝?”村两委虽疑惑,却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从此,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了常口村建设。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有了根本遵循,按照我市探索创新的“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常口村打造生态保护型乡村,发展林业碳汇、森林康养等美丽经济,推动农民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发放全国首张林业“碳票”,实现“空气卖钱”;岸边,“两山学堂”项目紧锣密鼓地推进;完成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引入“第三方”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

山水如画的常口村,正迎来新一轮“蜕变”。

2021年,村集体收入1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万元,比1997年分别增长48倍、12倍。

好日子体现在数字上,更展现在村民的笑容里。

“这是总书记喝过的擂茶,大家尝尝!”步入擂茶文化街,香飘阵阵,村民邱彩立正热情地招呼大家喝擂茶。此刻,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样的笑容,常口村每个村民脸上都有。

产业融合蹚新路

“家门口经营小吃,收入怎么样?”

“这就是支援上海疫情的沙县拌面,不错!”

……

热气腾腾的“寻根追味”小吃街,品类丰富的小吃特色一条街,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参会代表们来到“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浓浓的小吃元素,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俞邦村村民就走出山门,到外地经营沙县小吃,赚回了第一桶金。

年轻时,村民张香娣也曾是“小吃大军”中的一员。她自豪地向大家介绍,靠着做小吃,她家盖上了新房,还买了新车。2017年,她返乡后在家门口支了个摊位,卖起了烫嘴豆腐和灯盏糕。

去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俞邦村,在小吃摊边、特产店里、村民家门前同乡亲们亲切交谈,作出了新的重要嘱托。当时,张香娣就在一旁。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殷殷嘱托,铭刻在心。一年多来,俞邦村紧握“156”乡村建设“指挥棒”,依托“跨村联建”基层党建模式,联合周边长阜、松林、儒元、东街、西街等5个村党支部,成立俞邦片区党委,实现了抱团发展。

突出产业融合,俞邦片区农贸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建立起“订单式”联村共富机制,注册了“俞邦村”“寻味俞邦”“印象俞邦”等商标,开发出红边茶、酒水饮料、面干、酱料系列产品。

“沙县小吃第一村”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21年,俞邦村村财收入突破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8320元,累计辐射带动各联建村增收15万余元。

离开时,俞邦村“又见炊烟”沙县小吃卡通主题餐厅外,金沙二小的学生们,正用橡皮泥捏着沙县小吃主题卡通形象。在这里,小吃品牌不光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得到传承,也在参会代表们心中种下了发芽的种子。

休闲旅游留乡愁

乡愁有根,它藏在袅袅炊烟里。

时间向前走,参会代表们来到山水田园般的小蕉村。在这里,他们放慢了脚步,沿着石板路拾级而上,小蕉村34幢两层半青砖黛瓦的新房,整洁干净。

“新村如何做好清洁?”

“乡村如何发展?”

大家关心的问题,得到一一解答。邀请清华设计院专家规划,按照村统规、民自建的方式建起新房。同时,村委不仅拿出6.75万元补助基础设施建设,还分定规矩、重民意、抓自制三步走,加强村庄清洁,形成文明新风。

赏着美景,听着变化的间隙,一股浓郁的米香不断飘来。

凑近一看,村民郑福财的家人正在老宅舂着米粿,迎接父亲节的到来。

今年55岁的郑福财,是土生土长的小蕉村人。这些年,他亲眼目睹村庄的环境变化,也在家门口尝到了休闲旅游的甜头。

“我的祖宅有着70多年的历史,现在免费腾出一间给村民邓雪梅,宣传国学汉服文化,周末吸引了不少孩子前来学习游玩。”已经退休的郑福财还在村附近经营着一家农家乐饭庄。原生态的食材、地道的土家菜留住了不少食客的味蕾,也为他赢得了可观的收入。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如今,在小蕉村,乡愁还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架起两岸合作的桥梁。已在这里扎根三年的台湾建筑师蔡幸爵,入乡驻村后,就把乡建乡创的“台湾经验”运用到新村建设中,持续开展陪伴式运营服务。

“5月,新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发布,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暑期将至,我们还会安排20多名台湾学生来此,加入乡村振兴队伍。”他乡似故乡,浓浓的乡愁已融进了蔡幸爵的血液里,更多的期许也列入了他的发展规划。

夯实打牢农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加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农民干好自己事情的实施机制……新的嘱托在耳畔回响,朝着美丽乡村建设新目标,我市仍将阔步前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