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聚焦 > 正文

青春力量 山海相约

2022-06-26 07:33:28  曾凤清 陈 渴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三明日报记者 曾凤清 陈 渴

闽西北,红色老区求贤若渴;东海滨,鹭岛之上群英荟萃。

6月24日,由三明市与厦门大学联合主办的厦门大学“三明开放日”暨三明市“送岗留才进厦大”专场活动在厦大思明校区举行。

一山一海,情缘浓厚弥坚。此次走进厦大,求贤若渴的三明,表现出引才留才的满满诚意。

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走进三明、扎根三明、建设三明。赴厦门开展活动前,我市有关部门认真梳理现行人才政策,尤其是针对厦大学子系统梳理针对性政策,让活动成效更加明显。

“选优生”政策咨询台前,年轻的厦大学子释放着与晴空中艳阳同样的热情。工作人员耐心地一一讲解着政策。

我市以厦门大学为试点,首批计划选拔10名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来即有身份、岗位有潜力、发展大空间,实打实的“红利”,吸引了不少厦大学子问津。

沙县籍厦大博士生罗祥杰当天一大早就来到招聘会现场。之前通过媒体宣传,他得知家乡要到学校“送岗留才”,特别高兴。

“我是土生土长的三明人,很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就业。”罗祥杰说。住房补贴、家庭奖励、人才补助等一系列优惠人才政策,让他对回乡发展充满信心。

来自宁化的郭睿是分析化学专业博士,他正在认真填写“选优生”报名表。党支部副书记、文艺部副部长、学院报社社长……报名表上,学生干部履历“成绩单”着实亮眼。

对比其他地方的人才政策,郭睿发现“亲情牌”是三明人才政策一大亮点,“从家庭入手,有温度、有诚意。”这成为郭睿回乡的一大动力。

亲切的乡音,浓浓的乡情。“我是建宁的。”“我是将乐的。”……芙蓉湖畔的乡音让人倍感亲切。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应届毕业生黄宇轩,和同样来自将乐的校友一同赶来应聘。同行者中,还有他来自永安的研究生同学苏永辉。对于家乡抛出的“橄榄枝”,大家都希望能够把握住机会。

汤沛涵是化学化工学院2018级本科毕业生。来自明溪的他,很高兴地看到了“家门口”的企业——海斯福化工。

“感受到了家乡政府和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作为应届毕业生,汤沛涵关注过不少用人单位,不乏条件丰厚、专业对口的好岗位。但是与家乡企业释放的诚意相比,汤沛涵觉得,回乡发展同样会有广阔空间。

在扬帆计划专区展位前,大三建筑专业学生钟杰和三明市领导相谈甚欢。来自家乡的关怀,让他深受感动,“一系列人才政策让我感受到家乡对人才的渴求,今年我也计划继续回乡开展社会实践。”

去年,钟杰带队在建宁县开展“河小禹”专项治水护水活动,协助当地成立青年护河志愿队,共同巡河、清理河道垃圾,为河湖治理和河湖长制建设贡献力量。

比学生更高兴的,是参加招聘的企业代表。招聘会前期,我市与厦大进行充分沟通,围绕三明“433”产业体系,有针对性地与厦门大学相关院系、专业形成对接。

“三明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帮助企业在本地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同时也推动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才吸引力。”福建金牛水泥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徐小健说,受到三明人才新政的启发,金牛除了对标一线城市提升员工福利待遇,还研究出台了鼓励员工提升学历、技能的奖补政策。

当天下午,专场活动启动仪式在科艺中心举办。入口处,国际关系专业的研二学生叶玉惠正举着指示牌,为前来的学生指路。

同样来自三明的她,表达了对家乡“选优生”政策的浓厚兴趣。“这场招聘会是一场‘及时雨’,让即将毕业的我们,提早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希望自己能为家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有爱包容、人性化、蓬勃发展的三明,值得我们每一位三明人回去一起发展。如今的家乡,也比从前更需要我们的回归。”厦门大学三明籍师生交流座谈会上,“大田后生仔”、2020级化学专业博士生章丽娜动情地说。在当天的招聘会现场,她关注多家用人单位,也得到不少企业的青睐。

生逢伟大新时代,恰逢三明招才纳贤时。一场青春梦想与红色热土的双向奔赴,一场山海相约的优美续篇,正徐徐展开更加动人的画卷。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