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聚焦 > 正文

七夕民俗—— 沙溪河畔的民间儿童节

2022-08-04 09:05:06  罗榕华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做七夕”供桌摆件 (黄长明 摄)

糖塔大组合(福禄寿三星和糖塔与童男童女)(罗榕华 摄)

熬糖稀 三明非遗糖塔制作工艺流程 (吴光添 摄)

浇注 三明非遗糖塔制作工艺流程 (吴光添 摄)

上色 三明非遗糖塔制作工艺流程 (吴光添 摄)

罗榕华

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见的日子,后来泛指有情人浪漫相聚的一天,被人们视为“中国情人节”。在沙县,七夕却有另一种演绎和身份,那就是要给新入学孩子举行特别的入学仪式——做七夕。可以说,农历七月初七是沙县及沙溪河流域的民间儿童节。

做七夕——独特的入学仪式

农历六月中旬,沙县许多人家的外公外婆们忙碌了起来,开始给即将上学的孙子孙女们筹备做七夕的礼物。在所有礼物之中,糖塔必不可少的,它是沙县做七夕最具代表性的礼品。

沙县人口中的“糖塔”指糖塔和糖俑的合称。做七夕的人家一般需要采购“糖塔”两组,其一为福禄寿三星俑,喻示有福、有禄、有寿。其二为糖塔、鳌鱼俑、拜朝俑和麒麟俑。鳌鱼俑为米佣,意出自“鲤鱼跳龙门”。拜朝俑是持笏的文官,以示“仕途高远”。麒麟俑则寓示“太平长寿”。

到了做七夕当天,有孩子要上学的家里都布置得喜气洋洋,神台上供满了各种摆件。每样摆件都有其特殊寓意:旗杆斗是“三元及第”(中举一斗,进士两斗,一甲三斗)的象征。糖塔高约一尺许,中间空,头套红纸花,用白糖溶化灌注而成。外形酷似西安大雁塔,取意“雁塔题名”。唐代凡新科进士及第,都要游曲江宴杏园,后登临大雁塔,题名塔壁留念。当年27岁的白居易入籍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刘沧更是豪迈地题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豪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玉楼”,把雁塔题名与登仙并提,视作莫大荣誉。

沙县自古有三登科的说法,即科举高中为大登科,娶妻结婚为小登科,七夕上学则为小小登科,所以沙县人十分重视做七夕仪式。

做七夕通常是外公外婆的主要任务。古时候富裕家庭会请私塾先生七夕当日来当家教,以示重视。现在有些家庭“具体化”模仿,请学校的教师来家一天指导“新生”读书写字。仪式后,糖塔糖俑要敲碎(岁岁平安)杂在爆米花里分成小包,贴上一方红纸送给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让大家分享甜蜜与快乐。同时也是一种通报,告诉众人:我家孩子初长成,今年秋季就要上学了!

糖塔——古老技艺的传承

伴随沙县做七夕的独特传统,留存下来的还有糖塔制作技艺。年过花甲的沙县人梅增寿从17岁开始学做糖塔,他有40多年做糖塔经验。他说制作糖塔是个精细的活儿,考验的是耐心和技巧。从白糖到糖塔主要经过清洗模具、选糖、熬糖稀、浇注、冷却、出模、桶装、上色等几个步骤。

一是清洗模具。糖俑的模具在制作前一夜被梅师傅“请”了出来。梅师傅小心翼翼地用净水清洗,而后投进水缸中浸泡一夜,待模坯吸足水分,再把它们捞出搁一旁的横板上沥干备用。

二是选糖。制作糖塔的白砂糖纯度要求很高,并不是普通的“柴糖”可以代替的。白砂糖是做糖塔的重要原料,它的优劣决定糖塔的品质。

三是熬糖稀。梅师傅将优质的散装白砂糖倒进圆桶里,再用铁勺把白砂糖舀进手持小锅,小锅添加泉水,不多不少一两勺正好。手持小锅有两个,一个铜锅一个铝锅,轮换使用,那是梅师傅的爷爷与父亲辈使用过并遗留下来的,两口锅的岁数均超过梅师傅的年纪。盛满白砂糖和泉水的手持小锅被梅师傅轻巧地放置在简易炉头上,白砂糖在火力的作用下,开始溶解,不久,砂糖粒化成浆水。熬糖浆温度要100℃以上,梅师傅有一套自己的经验,他控制糖浆完全靠肉眼观察。他判断糖浆“熬好”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糖浆水起“糖花”,熬好的糖浆水叫糖稀,一旦那些白砂糖熬成糖稀,冒出欢快的糖花泡时,就说明糖稀已经可以浇注了。

四是浇注。熬煮好的糖稀不能马上倒进模坯中,要先放置一旁冷却至40℃左右,冷却过程中用平木勺不断搅动降温,凭梅师傅经验,糖稀泛白就可以开始浇模了,一锅糖稀够浇三五个模具。浇模是一项技术活,要求手、脚、眼快速配合,灵活机动才能天衣无缝。梅师傅是个浇模高手,从提锅到三五个模具浇灌完毕,两分钟内他一气呵成,动作准确干净利落。糖稀在梅师傅浇灌下,在模具内高速注满,锅内剩余的糖稀又“哧溜”一个急转身,流回糖锅,接着依次倒进下一个模具,模具的樟香与糖香在作坊内升腾……老话说“一分技艺,十分汗水”,要想把糖塔糖俑浇注得厚薄均匀、平整密实,功夫就在这几分钟内。对技艺娴熟的梅师傅而言,即便偶有闪手也不打紧,趁糖稀还没固化,从容不迫添浆修补,照样可以完美收官。农历六月正是夏日里最热的时节,做糖塔有讲究,为了不影响糖稀熬制效果和冷却速度。不能吹风扇,也不能开空调,梅师傅的加工作坊空间不大,通风效果没有那么良好,工夫不大,梅师傅便大汗淋漓。

五是冷却。糖稀的冷却和凝固需要时间,短则四五分钟,长则五六分钟,待那些高温糖稀在模具内冷却凝固成糖塔或糖俑的形状,就可以准备“横空出世”了。

六是出模。出模是精细活,梅师傅灵巧地撸去篾箍,谨慎地掰开木模,一尊尊透亮晶莹的糖塔和糖俑就在他的手中接二连三诞生,它们不但通体馨香,还带着让人惊喜的出生余温。

七是桶装。出模后再冷却至常温的糖塔和糖俑被梅师傅的妻子分类整齐地码在木橱里,统一的模范复制出雷同的款型与式样,一样的等高、一样的表情、一样的装束,阵容强大。

八是上色。一般人家购买糖塔没有要求上色,若有特意交代,则要给糖塔和糖俑上色。给糖塔糖俑上色彩绘有一套严格的规定,什么糖俑着什么颜色的衣服早就已约定俗成,所以梅师傅做得轻车熟路。上的颜色主要是红、黑、绿、黄四种,它们都是可食用的色料,红为食品红、黑为食用墨、绿为蔬菜汁、黄为黄栀子(中药)。

七夕民俗

——儒家文明体现

沙县做七夕具体何时而来,史册上无从考证。从糖塔取材选形于唐朝“雁塔题名”判断,应该历史十分久远。可以确认的是沙县人给入学孩童“做七夕”传统与魁星有关。据说农历七月初七是二十八星宿中魁星的诞辰日,魁星是北斗七星第一颗,也称为魁首。相传魁星主管人间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会选择在农历七月初七魁星生日这天祭拜他。古时候七夕这天,各地要举行盛大的祭祀祈愿活动,拜魁星、祈求魁星爷保佑自己高中魁首,考运亨通。正因如此,古人称中状元为“大魁天下”,或者“一举夺魁”。

做七夕是沙县人重视教育的一种表现,也是独特的崇文重教的文化传承。历史上崇文重教的典故很多,而作为一个重大民俗节日流传下来很少。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沙县人的古朴民风。沙县人笃行“家贫子读书”的风尚,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所以在孩子入学之初,沙县人便对孩子倾注满满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做七夕这种形式,激励孩子积极进取,发奋图强,同时也借机表达“知识改变命运”的美好祝愿。

沙县自古拥有浓郁的书卷气息,唐武德七年(624年),沙县开始设官办的儒学。南唐时期,沙县高桥人张确高中状元。两宋间,沙县人才辈出,群英荟萃,出现了文化发展繁盛期。这时主要有三个表现:一是学习风气盛行。宋朝作为沙县古代教育的鼎盛时期,康熙版《沙县志》称其“五步一塾,十步一庠,士以诗书相劝”,期间出现陈瓘、邓驿两位文探花(清代有武探花罗英笏);二是名宦众多。两宋间,沙县“乘朱轮曳金紫者,不知其凡几也”,宋朝名宦甚多,如陈瓘、罗畸、邓肃、张致远、曹辅等;三是进士人数多。沙县历代共有进士184名(约占三明总进士738名的四分之一),其中宋代就有149人。

沙县做七夕既是孩童入学启蒙的一种仪式,更是传统儒家文明的具象呈现。2015年,沙县七夕蒙学式被列入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