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我参加过辽沈战役” ——记复员老兵余祥湖

2022-12-23 10:39:02  肖 丹 蔡和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2月23日讯(通讯员 肖 丹  蔡和楷 文/图“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在尤溪县梅仙镇源湖新村,98岁的复员老兵余祥湖时常跟家人唱起《松花江上》《游击队之歌》等歌曲。

“你们有没有在听啊,不听的话,我就不唱了。”唱着唱着,老人偶尔会停下来,等候大家的反应。

当众人在一旁附和:“都听着呢!”老人就又高兴地唱起了这些深埋在骨子记忆里的歌曲。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png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两次壮丁经历

余祥湖出生于1924年11月8日,梅仙镇小蕉村人。

余祥湖是家中长子,家里还有4个弟弟妹妹。父亲的早逝,让一家子的生活更加贫苦,他便同母亲一起举家搬迁到南平市卫闽村讨生活。

1941年,余祥湖与同村人一起到埔上村干农活。不料,同村人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当壮丁。17岁的余祥湖急忙跑回村里报信,结果,半路上也被抓了当壮丁。

“当时,我跟着队伍参加了鹰潭火车站战役。由于我生着病,就跟在队伍最后面赶路。那场战役很惨烈,我们的装备很差,枪声是‘卟—卟—卟’,日本兵的枪声是‘咚—咚—咚’,几个炮弹打过来,连对方什么样都没看清楚,我们一个团的人就基本没了,活着的也都跑了。是一个排长背着我撤离,我才活了下来。”余祥湖回忆道,“后来,怕再次被抓,我就回了老家小蕉村。”

1944年,由于生活困难吃不上饭,余祥湖把自己当壮丁卖了(即替有钱人抽丁)。

“我用自己换了36担粮食,拿2担换成金戒指随身携带,剩下的粮食就都留给奶奶养老。”余祥湖说,“那时,尤溪一共去了30多人。我们在福州马尾上船,没有经过训练,就直接被拉到了东北战场。1947年5月,在辽宁锦州地区,我所在部队与东北民主联军作战失败,同年7月,我就和战友们一起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

1948年5月至1952年3月,余祥湖作为东北野战军一员,辽沈战役中参加了锦川攻坚战、黑山阻击战、长春围困战等战斗。“那时,对面射过来的子弹‘嗖嗖嗖’地响,只听得到声音,看不见人影。我们就靠小米加步枪应战,手榴弹也是土法炮制的,得先在地上磕一下再提起来扔出去,条件太艰苦了。”11月12日,余祥湖和笔者聊起那段难忘往事,他一边回忆,一边做了一个扔手榴弹的示范动作。

“我担任过炮兵和机枪副手。但由于我个子小,身体弱,扛不住机枪的后座力。人高马大的东北兵看我是小孩,舍不得,一打战就把我拖到身后,他来扛枪;炮弹打过来,他们就把我压在身子下面。”老人哽咽道,“他们都喜欢喊我‘小鬼’,可后来,他们都没了……有人问我还记得自己的班长是谁吗?一天里,班长就换了7个!我哪里懂得?”

1952年4月至1953年5月,余祥湖随所在部队转业到佳木斯市汤原县示范农场工作。“作为抗美援朝战争兵源的补充力量,我们时刻准备参战。但一直到最后,我都没有机会上战场。”

日常,余祥湖习惯读书看报。.png

日常,余祥湖习惯读书看报。

转业返乡务农

1953年6月,余祥湖转业回尤溪。

回乡后,当地政府为他安排供销社的工作,他拒绝了;安排到银行工作,他又以“自己没文化”为由给再次回绝了。他选择回到小蕉村务农。

“战友们都还那么年轻,都比我聪明,比我厉害,但都牺牲了。早上一起出门,晚上就再也见不到了……我能活着已经是赚到了,哪还能要奖赏、要安排呢?”余祥湖红了眼眶,他抹去泪水说道,“回村当农民,我心安、舒服。而且,我还有转业费,够了。”

1955年起,在小蕉村,余祥湖相继担任村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社长,带着村民搞生产。后又到源湖村担任生产队队长,最终把家安在了源湖村。靠着辛苦劳作,他养大了3个儿女。

“小时候,我们兄妹三人常把父亲的奖章当玩具,他也不心疼,只说那是捡来的。后来搬家,奖章被弄丢了,他也不生气。他心态好,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期,吃不饱饭,他也没有消沉。他总说,当兵那么难都挺过来了,这点困难算什么。”儿子余肇强说,“父亲总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太多了,国家政策好,还每月发钱给他,很开心。”

“在部队的时候,我还学会了编草鞋。我跟你说啊,草鞋得这样编……”隆冬时节,在整洁干净的屋子里,余祥湖坐在沙发上,又聊起了以往的生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