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泰宁竹编:匠心绽放手造光彩

2023-06-12 14:56: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食盒上栩栩如生的大公鸡

东南网6月12日讯(通讯员 刘清香 熊明欢 李雅萱 文/图)近日,走进三明泰宁杉城镇民主村王细仂家中,一眼看到客厅木架子上整齐摆放着竹编果篮、食盒、首饰盒、挂画……在阳光照耀下,食盒盖面上反着光的大公鸡栩栩如生。

“食盒的技术难点就在这盖面的公鸡上,公鸡不是画上去的,而是用刷了黑漆的竹篾与普通竹篾在盖面上直接拼出的图案,这十分费功夫,做一个食盒耗工两月,其中盖面占时最多。”王细仂介绍道。此外,竹制品柔软且富有韧性,薄薄的一层清漆可以大幅度提升器物的耐腐蚀性,王细仂骄傲地说,他的食盒与竹框是可以用三代人的。

王细仂家中展示的竹编工艺品

坚守编制技艺

50多年的技艺经验,王细仂对竹编的每一个制作步骤,都了然于胸。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踏底子、分篾、编织、染篾、烘烤、防霉蛀等多道工序精工细作,才能打造出一件完整的竹编制品。

“我15岁开始学竹编,今年69岁了,手艺是跟着从浙江来泰宁的生产队老师傅学的,那时候竹编这门手艺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不过,后来大家使用竹制品越来越少了,这门手艺渐渐就没落了,但我一直觉得丢掉传统手艺是很可惜的。”王细仂说。

泰宁盛产的翠竹坚韧挺拔,毛竹材质不易开裂,破蔑性能好,非常适宜做竹编。在泰宁这座历史悠久的小城,用竹条篾片做成生活用具和观赏陈设品,在明清时期就非常盛行。民间竹编凉席、凉枕、扇、箩、篮、畚箕等生活用品在上个世纪深受群众喜爱和广泛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械化高效率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手工制作,用机器输入程序便能生产竹制品。可王细仂认为机器能复制的只是技术,并算不上竹编,更算不上工艺,编织者必须深入构思,发挥想象力,灵活多样,只有手、脑并用才能编制出好的作品。

王细仂正全神贯注地编制“福”字工艺品

老手艺“追赶”新时代

“一个食盒的好坏除了看盖面的精细,还讲究盖面与托盘的严丝合缝。古老的手艺没有精确的计算,好的匠人,靠着几十年的技艺,才能做到二者紧密贴合。”几十年的竹编生涯,让王细仂竹编的呈现形式慢慢地变化,品类已经不局限于背篓、箩筐等日常用品,而是往精致、优雅的工艺品靠近。

许多古老的手工工艺,在传承的时候会根据时代的需求而做出相应改变,竹编也不例外。王细仂发挥自己多年的竹编经验,在不断精进技艺的同时,钻研出了许多实用与美观兼并、精致优雅的微型工艺品。为了使他的作品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王细仂现在也会做一些如首饰盒、挂画等“新竹编”,加上了流行元素的竹编制品,让这个老手艺在传统的厚重上,添增了不少时尚与活力。

王细仂(左)向来客介绍竹编作品

然而,不管怎样创新,受到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传统竹编工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仍然备受考验。技艺在渐渐失传,懂它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少有人肯学,竹编技艺后继乏人。

“这门手艺学来不易,而且经历了这么多年,像是老兄弟一样,自己也舍不得把它丢了。现在我老了,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接力,不仅传承工艺,更是传承一种文化精神。”

竹编艺术受瞩目

在当下竹编已经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传统手工作品走向艺术高度,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

这些年来,泰宁县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发掘保护。2015年,泰宁举办“寻找最美非遗守望者”和“最受群众喜爱的非遗项目”活动,王细仂师傅竹篾编制项目榜上有名。

“福”文化果篮创意作品

“在县文化馆的支持下,我的老宝贝登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经相关部门的协助,王细仂受邀在永安天斗山景区、安徽黄山景区、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上陆续进行展示竹编技艺;2022年8月他被评为泰宁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年11月被评为三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竹编技艺(泰宁)”。

竹编艺术在非遗世界里绽放异彩,也搭上了泰宁“旅游车”。他的竹编作品在泰宁非遗博物苑里展出,还经常现场进行编制,很多游客见识到王细仂高超的技艺,不惜花重金向他定制专属竹编工艺品。在泰宁其他景区,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也成了热门紧俏的旅游商品。

竹编小挂件

为了让竹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2021年泰宁县新桥乡中心小学打造起特色“竹文化”,开发竹编手工艺校本课程,邀请了王细仂到校教学竹编技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最为珍贵的是言传身教,除了在编制手法的学习外,还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态度,这种手上精神的代代相传,才能保护传统文化的发展。”王细仂说。

手中虽是方寸,方寸里自有乾坤。王细仂坚守的是他的技艺,更是他期望延续的工匠精神。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