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泰宁:豆腐皮飘香

2024-11-20 10:30: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20日讯(通讯员 刘清香 李少兰 罗明 文/图)11月19日,走进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墩上村腐竹加工厂的生产车间,香气弥漫,一排排架子上挂满了一张张淡黄色的豆腐皮。在满室氤氲的雾气中,加工厂负责人杨林均一边在架子旁不停地忙碌着,一边介绍他做豆腐皮勤劳致富的故事。

今年35岁的杨林均已经创业5年,一开始他并没有做豆制品。“我中专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但是多年来并无所成,于是想到自己创业。”2018年杨林均到清流县的亲戚家学手艺。

杨林均(左)正捻起豆膜晾晒

说干就干,经过短暂的学习后,杨林均便回乡,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用积蓄20万元建设了200平方米的厂房、购买了磨浆机、起皮锅、煮浆锅、烘干机等设备,创办了开善乡第一家豆腐皮加工坊。

“做成豆腐皮,要经过碾豆、浸豆、磨浆、滤浆等十几道工序,到出锅晾干,整个过程需要24小时。”杨林均说制作豆腐皮虽不难,但工序极其繁琐,锅内豆浆要控制在适宜的温度,浆液表面才会凝结出纸状固态物。

加工厂内生产忙

“起初经验不足,有时温度过高,有时水量过多,做坏了一批又一批,一个月下来损失了不少钱。”杨林均一边说一边揭起锅里的豆腐皮,一挑,一提,一晾只用了短短几秒,别看他轻松自如,这其实都是技术活,只有长期实践,才能准确判断,控制好揭皮的力度、速度,揭出细腻平滑富有光泽的豆腐皮。豆腐皮逐渐风干、起皱,直到豆皮边缘出现卷边,表面呈黄白色、明亮透光即成。

杨林均从打浆到揭皮,从温度到稀稠,一步一步摸索,几个月后才慢慢掌握了技术。2019年7月,杨林均正式开始批量生产豆腐皮并对外销售。对于找销路的经历,杨林均没有侃侃而谈自己遇到了哪些困难,只是说:“找销路嘛,也没有别的办法,就往三明、泉州、福州的特产店、批发市场一家一家上门跑。”

豆膜正在晾晒

杨林均让商家试吃、试销,纯手工、天然无添加剂、筋道有韧性的特点慢慢俘获了商户和消费者的认可,大家都说他的豆腐皮质量好,价格也实惠,半年下来迅速合作了多家批发商。

“市面上的豆腐皮都很脆,容易破碎和掉渣,煮的时候容易糊底,我做的豆腐皮在烘干之后,用剩下的豆浆再熬煮一遍给豆腐皮上第二道浆,这样出来的豆腐皮色泽光亮,豆香浓郁,更有韧性和嚼劲,口感好很多。”杨林均道出了起早贪黑摸索出的“秘诀”。

由于口碑越来越好,现在他只要在家里就能收到外地的订单。每逢过年过节,他的手工豆腐皮也是畅销的“硬通货”,往往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定。

销量稳定增长之后,杨林均又计划着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能,“想打入更大的市场,做更大的生意,挣更多的钱,就得更规范地发展,如今政府的政策好,给大家提供了勤劳致富的机会,要好好把握住。”杨林均说,今年,墩上村与他共同合作,通过“村集体+企业”模式,在村内盘活原有闲置厂房资源,总投资126万元,建成占地670余平方米的一体化生产厂房,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

杨林均靠勤劳也依托好政策让小小的豆腐皮飘香四方,发展的路子也越走越宽。现在,加工厂每日的产量可达200余斤,年产值可达100万元,产量和产值都比从前翻了一番,每年还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约2万元,实现村集体与企业经济实现“双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