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丨三明三元:乡村生态旅游绽放新光彩
2025-07-08 12:04: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惠萍 |
分享到:
|
东南网7月8日讯(通讯员 张倩茹)盛夏时节,当城市在热浪中蒸腾,三明市三元区莲花峰山麓下的中村乡顶太村却保持着20℃左右的清凉。近日,一家名为“顶太学居”的民宿悄然营业,这座由废弃校舍改造而成的院落,以其独特的怀旧气质和山野情趣,迅速成为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 推开斑驳的木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映入眼帘,黑板上还留着未擦去的粉笔字迹,木框玻璃窗透进斑驳的光影。民宿主人谢钰霖告诉记者:“我们保留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室的原貌,就是想让客人感受时光的印记。”在这里,游客可以清晨看山岚缭绕,傍晚赏落日余晖,夜晚枕着虫鸣入睡,真正体验“居山野、观山景、享山趣、品酒酣”的慢生活。 顶太村的蜕变并非偶然,这个平均海拔900多米的山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前来寻找心灵的栖息地。 农户正忙着采摘黄花菜。三元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距离顶太村1小时车程的徐碧街道洋山畲族村,呈现的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沿着平整的车道到村头,金灿灿的黄花萱草随风摇曳,村民们忙着采摘、分装。花田里,许多前来赏玩的游客在打卡拍照。村支书雷福华介绍:“村里引进了产量高、品质优的台湾高山1号、台东6号黄花萱草两个品种,预计每年可采摘鲜黄花菜3万公斤,收益约18万元,直接带动20名村民就业。” 三元区投入专项资金将进村土路升级为双向水泥路,市区至村落的车程缩短至15分钟。 这条新升级的道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为乡村生态旅游打开了通道。走进村里的“邱野田园”——一个融合了畲族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微度假地,负责人邱雪梅回忆道:“两年前这里还是土路,现在每天都有游客来拍照打卡。”她指着一旁的农家乐说,“我们的食材都来自本村,游客可以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 近年来,三元区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修建登山步道、瀑布景观,扶持农家乐和特色养殖,让这个曾经闭塞的山村焕发新生。更难得的是,在发展中注重保护畲族传统文化,让游客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 岩前风光。三元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将目光转向岩前镇,一座石灰岩孤峰正诉说着远古的故事。万寿岩遗址,这个把福建人类活动历史提前到20万年前的考古发现,如今已成为集保护、研究、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地标。去年新开放的石探记昆虫历史博物馆,举办全球首个以昆虫琥珀为主题的展陈,将时间跨度延伸到亿年前,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科普体验。 眼下,万寿岩遗址本体(船帆洞)保护工程建设正加速推进。去年正式启动的《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修编工作,为遗址科学保护提供了行动指南。与此同时,通过文创开发、研学活动等创新形式,让古老的遗址焕发出新活力。 精准施策,为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三元区结合传统旅游旺季,积极举办万寿岩乡村音乐会等30余场活动,制作手绘地图、文创产品等宣传物料,借助展会及跨区域合作推广,吸引多地旅游团队;创建省、市级以上乡村文旅品牌及荣誉8个,其中福建三钢工业旅游区“工业遗产+文化旅游”案例及万寿岩古村民俗文化游分别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五十强线路”;推进虎头山步道、三钢万寿岩学院等文旅项目建设,丰富业态供给。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