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宁化:群众身边的公益救援力量

2025-07-09 15:11:05  赖全平 张翠英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惠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7月9日讯(通讯员 赖全平 张翠英 文/图)6月15日,三明宁化县湖村镇石下村村民邓某赶到宁化县火箭社会服务中心,将一面印有“情系百姓安危、感恩火箭救援队”字样的锦旗送到队长邓德量手中。

事情还得从6月4日那天说起。那天上午,宁化县火箭社会服务中心接到湖村镇村民邓某求助,称患轻微老年痴呆且有听力障碍的六旬老人走失。接到求助后,队长邓德量迅速组织队员参加搜救,并向三明市搜救犬实战训练基地汪汪救援队寻求援助。

通过调取沿途的监控视频,救援队发现老人进山的行踪。因山高路险,地形复杂,救援队协调湖村镇石下村、行洛坑钨矿等部门的力量,兵分多路进山搜救。

茂密的丛林、肆虐的蚊虫、湿滑的山路……搜救过程困难重重,但救援队谁也不想放弃。踩踏过的草丛和新鲜粽叶的不断出现,让队员们看到了搜救的希望。6月13日中午,搜救队在茂密的山林里发现了迷途的老人,并将其护送下山送往医院救治。

事后才知道走失的那十天,老人在大山里的多个山头游荡,靠采野生水果、喝山泉水充饥解渴,维持基本生存,直至被救援人员发现。“老人从小生活在山下,靠着儿时对山林的地形记忆,也想走下山,但脑子不好使,转来转去便迷路了。如果没有你们的救援,后果不堪设想。”家属邓某感激地说。

445ec48a77a17ac5be667ddfdc234d3.jpg

火箭救援队上山救助老人。火箭救援队 供图

深山找回走失老人,救援队多次完成这样的救援任务。

今年5月,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七旬老人吴某从家中出走,久寻未果。接到家属求助电话后,救援队立即响应,15分钟内召集8名队员,队长邓德量在救援队视频号上发布寻人启事,并推送到“火箭救援爱心群”和朋友圈。队员们沿路查找监控,不断询问目击群众,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持续搜救,终于在山脚下的废弃猪圈内找到了走失的老人。

“我们是公益救援,不收取家属的任何报酬,希望群众有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找到我们,不用担心费用问题。”当老人的家属小吴带着礼物表示酬谢时,邓德量婉言谢绝。

走失的老人大多患有疾病,离家后容易迷路。针对这一问题,邓德量为全县100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配发了防走失黄手环。黄手环上标有老人的个人信息和救援队电话,群众发现戴有黄手环的老人时,可以随时拨打家属和救援队电话。

成立以来,宁化县火箭社会服务中心的足迹遍布县内外,在救援、应急演练中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

2024年3月的一天深夜,一名女青年失足掉入湍急的翠江。接到民警现场请求协助搜救电话后,邓德量带领4名队员,携带绳索与水域救援装备火速前往增援,在水面搜寻20多分钟后将落水女子救上岸。

队员夜晚搜救落水者,拍摄者:火箭救援队.png

队员夜晚搜救落水者。火箭救援队 供图

“水下情况复杂多变,水上搜救难度大,队员们除了要掌握搜救技能外,还要学会心肺复苏等技能,要与死神赛跑。”邓德量说。

事实上,专业救援力量在险情中的每一次冲锋,不仅构筑着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也更容易激起公众的情感共鸣。2023年9月,邓德量带队赴福州参加抗台风救援,随手拍下沿途恶劣的风暴天气,发到网上竟获得187万的浏览量、近4万个点赞、8000多个评论。来自江西、浙江的两名网友闻风而动,向救援队捐赠防水包、手电筒等价值2000多元的救援设备。

2025年4月,宁化县火箭社会服务中心成立党支部,教导员江荣伙任党支部书记。宁化县委社会工作部指导救援队从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入手,建设好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墙等阵地,并帮助配送《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等党建书籍。

“有了党支部,就有了主心骨,用党旗红辉映志愿红,不断增强志愿服务的凝聚力、执行力。”江荣伙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