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完成投资46亿元
2025-07-23 09:15: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艳 |
分享到:
|
东南网7月23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陈龙)近日,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关键设施——2000吨絮凝沉淀池及其配套设施建成并投用。该项目投用进一步提升了当地供水保障能力,标志着三明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规划批复总投资约96.3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6.51亿元;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53%,农村供水规模化覆盖率达69.49%。 城乡一体化供水作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核心领域,通过推进项目建设、创新建管模式、强化水质监管等,推动城乡居民共享优质安全饮用水,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岩前村作为三明市三元区库区移民安置村,长期受水厂设施老化影响,存在供水不足、季节性缺水、水质浑浊等问题,村民日常生活存在诸多不便。三元区水利局积极争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60万元,专项用于村内饮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后,将有效改善岩前村供水稳定性,提升饮用水质量,彻底解决全村29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让群众真正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岩前村的饮水蝶变,是三明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惠及民生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三明泰宁,大洋坪第二自来水厂项目施工现场一派忙碌。该项目是泰宁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一期项目中的水厂扩建子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该项目覆盖杉城镇、朱口镇、新桥乡的6个居委会和27个行政村,可服务人口10.92万人。项目建成后,大洋坪第二自来水厂将与城区朝京门水厂形成双水源供给体系,有效解决表宁目城乡供水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城乡供水同政策、同水质、同服务、同监管,让居民喝上安全放心的优质水。目前,已完成梅桥村、同兴社、南会村、水际村等15个村庄,以及下坊码头、江坑、甘露别院等地的通水,辐射受益人口约2万人。 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三明创新建管模式,构建全链条服务。近年来,三明市水利部门创新推出以“统投、统建、统管+智慧监管”的“3+1”建管模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群众监督”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推行“乡村水管员+第三方专业维养”模式,组建76人的专业化服务队,覆盖2427个供水点,这些专业人员如同供水设施的“守护者”,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重视农村饮用水水质。三明市通过配套建设净化消毒设施、定期抽检水源等措施,全方位保障农村饮用水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如同水质的“净化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水质的纯净度。定期抽检水源则如同水质的“体检师”,能够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升,氟超标、铁锰超标等问题基本清零。 2025年,围绕项目建设,三明市计划投资3.94亿元,新建规模化水厂6个,农村供水工程144个,铺设管道600公里。截至6月底,完成投资2.85亿元,占年度投资的72.35%,规模化水厂新开工3个,农村供水工程68个,管道铺设425公里。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