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行业资讯 > 电力 > 正文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绿都织“绿网”绘就“环境友好型电网”新画卷

2025-08-13 13:29: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13日讯(通讯员 吴学生 陈金华)“中国绿都”三明拥有77.12%的森林覆盖率,群山环绕,空气清新。近年来,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深化践行“两山”理论,秉承“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的使命,积极响应并落实环保、经济、能源等方面重大决策,启动“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通过推动清洁能源消纳、电能替代、林电共安、守护候鸟生命线等系列措施,厚植青山绿水间“绿色电网”底色,一笔一画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

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景区,一家度假酒店里的“光储充微电网”示范项目格外引人注目。这里,阳光洒在光伏板上,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储能设备有序储存多余电力,就像一个巨大的充电宝,持续为来往电动汽车充电,为酒店提供24小时热泵加热的热水,每年可有效利用光能发电40万千瓦时。

自2024年起,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结合泰宁旅游特色,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创新推出零碳交通、零碳住宿、零碳餐饮等系列能源替代项目,通过充电游船替代燃油游船、电气化厨具替代燃柴厨具以及酒店集光、储、充为一体的微电网项目推广建设等措施,打造“零碳金湖”名片。如今的大金湖,正用“光储充微电网”加“以电代油”“以电代柴”的“零碳模式”,每年减排4000余吨温室气体。相当于在湖边种了数十万棵树,让大金湖的碧水蓝天更加澄澈。

加快推进“零碳”电网建设

走进三明的电网建设现场,再也看不见往日的尘土飞扬。这一切,得益于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按照“策划一项、建设一项、创建一项”的“零碳、零能耗”绿色工程管理理念,大力推广绿色建造技术,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

在三明首座“低碳”变电站——110千伏文昌变电站的建设规划中,国网三明供电公司采用混合气体组合电器替代充油组合电器,既减少了火灾隐患,又降低了环境污染;生态环保预制性材料的使用,让施工现场告别了往日的尘土飞扬和大量建筑垃圾;生态边坡及挡墙的精心构筑,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宛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坚固的绿色铠甲;屋顶上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自发自用,为变电站运行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为应急处置提供电源保障。

加快推进生物防灭火林带建设

三明,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山地、丘陵地貌特性导致电网线路长、面积广、布线复杂且大部分分布在崇山峻岭中,长期以来,输电线路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近年来,国网三明供电公司通过政企协同,联动深化林电共建共安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共建成42条、线路总长45公里、跨越林区面积达1635亩的生物防灭火生物林带,用油茶、杨梅等替代了原有低附加价值且容易超高超限的毛竹、杉木等种植物,从源头上消除线树矛盾,保证了输电线路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也为当地村民、村财带来增收、创收,形成“线路安全、林农受益、森林防火”的多方共赢局面。而且,三明市的明溪、沙县、永安、尤溪等地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为做到鸟类与电网的和谐共生,国网三明供电公司除定期对东方白鹳、白鹇等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及附近输电线路开展特巡特护外,还开展爱鸟护线活动、放爱鸟行动宣传手册,并通过加装2244块护线护鸟挡板,有效防止鸟类碰触电网引发故障,也为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环境。

2692万亩森林在晨曦中舒展绿浪,58处自然保护地珍藏着地球基因密码。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全面推行“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大量研发和应用绿色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探索电网与动物、植物、森林、草地等不同的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路径。在这片青山绿水间,环境友好型电网新画卷徐徐展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