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追寻闽台抗战文脉 共溯两岸烽火记忆

2025-08-13 20:21: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13日讯(通讯员 陈鑫铃 文/图)近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弦永忆”实践队深入三明永安,以“追寻闽台抗战文脉,共溯两岸烽火记忆”为主题,通过实地探访、口述采集、史料研读与文艺创作,激活共同历史记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实践队首战来到永安市博物馆,馆长罗旌灌向实践队员介绍:“抗战时期,永安庇护了大批流亡文化人,他们以笔为戈,在文化战线上顽强抗争。”

实践队参观永安市博物馆

为深入挖掘闽台抗战文艺,实践队对戏剧发展情况和相关史实做了一系列调研。永安市博物馆罗旌灌馆长讲述了省立师专学生跨越海峡、蔡继琨创办音专等故事:“这些人才与作品,都是两岸情感的纽带。”馆长口中《放下你的鞭子》的街头呐喊,仿佛穿越时空而来。队员们分组查阅资料,深入了解陈启肃、林舒谦、郑贞文等文艺界先辈的事迹,深切体悟先辈以笔为枪、不屈斗争的精神。

在永安市档案馆、永安东南抗战文献资料库,实践队员还重点研读了《永安红色记忆》《永安解放纪实》等书籍,并与永安地方文史专家安孝义进行深入交流。安孝义表示:“要在大处着眼梳理主线,要在小处着手探究关联。”受其启发,队员们从覃子豪诗集《永安劫后》切入,计划将“永安劫后”诗画展历史融入创作。

结束实地探访后,队员们梳理脉络,以闽台抗战史实为蓝本,将台湾民谣、福建方言等元素融入剧本,细化打磨沉浸式红色戏剧《幌马车之歌》,并将于8月底在永安一中进行首场社会性公演。

“我们希望通过实践和戏剧创作,让更多人真切感受到,两岸的抗战历史并非尘封往事,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共同记忆。”戏剧指导老师王昱敏道出实践队心声。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弦永忆”实践队创新采用“历史探寻+文化挖掘+文艺创作”的模式,不仅激活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红色基因,更致力于推动两岸抗战故事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播,让跨越海峡的抗战记忆在新时代青年手中薪火相传,让凝聚民族大义与团结精神的烽火岁月,成为连接两岸同胞情感、激励后人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