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三大社区”合力育人 打通成长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5-11-10 09:39:44  陈军 谢慧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10日讯(通讯员 陈军  谢慧琳)近年来,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落实《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指南》精神,立足学生成长实际,以宿舍为核心构建育人网格,统筹挂点领导、党建工作者、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等多方力量入驻,依托绩效激励、德育积分等科学机制,探索形成了以“合力社区”“流动社区”“网络社区”为核心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模式,有效打通了学生成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合力社区”:多方协同,共筑育人“同心圆”

学院以学生宿舍为基本育人单元,实施网格化管理,为每个网格配备挂点领导、党建工作者、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形成责任清晰、响应及时的育人团队。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可视化工作台账等方式,实现信息实时沟通与任务高效落实,显著提升了管理透明度和育人精准度。

为激发师生参与积极性,学院创新实施教师绩效挂钩与学生德育积分兑换的双向激励机制。教师深入社区开展帮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活动可累积德育积分并计入综合素质档案。此外,学院还定期评选优秀育人标兵和服务团队,旨在营造全员育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党建带团建是“合力社区”的重要支撑。学院在学生社区实现党团组织全覆盖,设立党员先锋岗、团员示范岗,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安全巡查与矛盾调解。通过组织红色电影节、党史知识进社区等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与集体意识,宿舍文明水平持续提升。

“流动社区”:活动赋能,打造成长“活力圈”

学院积极推动文化、体育与学业资源进社区,打破宿舍空间局限,营造充满“烟火气”与凝聚力的社区氛围。定期举办篮球赛、羽毛球赛等体育活动,以及社团文化展示、少数民族“风筝节”“美食分享会”等特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聚焦学生学业发展,学院将学科竞赛辅导与考研支持引入社区。通过举办经验分享会、组织专业教师驻点答疑、设立24小时考研自习室等举措,构建起制度、师资与环境三位一体的学业支持体系。据统计,学院考研上岸人数从2020年的5人增长至2025年的15人,实现三倍提升,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还整合体育、社团、学科竞赛等多元资源,搭建学生成长“立交桥”,并通过动态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网络社区”:智慧互联,构建服务“智慧港”

学院整合易班、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打造集学习、生活、互动于一体的“一站式”智慧服务空间。建立学业导师群、心理帮扶群等专项群组,实现师生即时沟通。开通心理健康在线咨询通道,并由专业咨询师提供个案支持,增强了心理服务的可及性。

在就业支持方面,学院打造“职途领航站”线上平台与“即刻职达”校企就业驿站,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从政策解读、职业规划到岗位推送的全链条服务。自2021年以来,学院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学院还积极推进服务功能线上化与智能化。学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办理报修、请假等业务,线上平台整合图书馆与课程资源,极大提升了校园生活的便利性与学习效率。

从“合力”到“流动”再到“网络”,育人模式持续优化。经济与管理学院通过“三大社区”协同发力,打破了育人场景的边界,打通了服务响应的壁垒,构建起多维互动、精准高效的综合育人体系。未来,学院将继续优化机制、拓展内容,努力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为学生思想引领的高地、学业发展的平台与生活服务的港湾,真正实现育人“最后一公里”向“最优一公里”的跨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