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从“天然片场”到“产业高地”——三明一个山区县的影视跨越

2025-11-24 11:41:0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24日讯(通讯员 柯劭坤 何希磊)11月23日,随着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效应持续释放,闽剧电影《双蝶扇》荣膺最佳戏曲片奖的喜讯仍在相关领域持续收获关注与讨论——这部核心戏份于泰宁取景、由泰宁县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佳作,让“山水泰宁,影视福地”的金字招牌闪耀全国。

闽剧电影《双蝶扇》荣膺最佳戏曲片奖。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以此为缩影,“十四五”时期,泰宁县立足世界自然遗产与千年古县的丰厚底蕴,将影视产业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以“天然片场”为基底,以政策扶持为支撑,以文旅融合为路径,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向优的跨越式发展,成功跻身全国影视指定拍摄基地与福建六大省级影视基地之列,书写了山区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精彩答卷。

五年间,泰宁县影视产业已成为激活县域发展活力、赋能乡村振兴、提升泰宁品牌影响力的核心增长极,书写了山区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精彩答卷。

筑巢引凤 佳作频出

泰宁县以精准有力的政策扶持与“真心实意”的服务,厚植影视产业沃土,组建专业化的大金湖影视服务中心,开发全省首个影视公共服务云平台,为影视企业提供从注册登记、证照办理到政策兑现的全链条服务。

“泰宁的服务让我们省心又省力,从政策咨询到场景协调,再到后勤保障,一站式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是适合影视创作的沃土。”入驻影视企业负责人杨先生感慨道。

2025海峡两岸WE短剧大赛系列主题活动在泰宁举行。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在硬件设施方面,泰宁加快推进影视拍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形成多元化场景供给能力。重点打造的福建(泰宁)影视基地,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专业摄影棚+80影视小镇+微短剧创作园”的场景矩阵。同时,泰宁充分挖掘全域资源,推进“天然片场”打造,完成近百个外景取景点的素材采集,涵盖古装、年代、红色、乡村等多种题材,形成全域影视拍摄基地。

优越的软硬件环境使泰宁影视产业吸引力持续攀升。“十四五”期间,全县累计入驻影视企业76家,80余部作品从这里走向银幕。其中,闽剧电影《双蝶扇》荣获金鸡奖最佳戏曲片;《爸爸的谎言》《小宝心从军记》等影片登陆院线;赵丽颖、黄晓明主演的《造城者》、江疏影、吴谨言主演的《回来的她们》等热门作品也在此取景,让泰宁山水通过镜头走向全国。

在众多取景地中,开善乡池潭村“80影视小镇”尤为引人注目。通过活化利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建筑,先后打造了家居、酒吧、咖啡馆、书屋、茶馆等15个内景,以及电影院、邮局、怀旧街道、年代挡墙、灯光球场等5处外景,形成“内外联动、一步一景”的沉浸式年代片场。

“我们原本计划搭建三个场景,来到这里发现根本不需要额外布置,这里的每个细节都充满年代感。”正在此拍摄的导演王导说,“80影视小镇”已吸引《爱在八零年》《结婚四年陪青梅》等60余部网络短剧在此拍摄,其中《出门虫游》荣获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入围奖,成为泰宁影视软实力的生动印证。

文旅共生 激活全域活力

影视产业的发展,为泰宁文旅注入了新的活力。泰宁县积极推动影视IP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让“取景地”变身“旅游打卡地”。

池潭村“80影视小镇”。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在池潭村“80影视小镇”,游客可近距离参观影视拍摄现场,甚至有机会客串群演,沉浸式体验影视创作的乐趣,剧组片场成为景区最亮眼的风景线。节假日期间,小镇游客络绎不绝,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相关消费持续升温。

池潭村从昔日的偏远山村,借影视东风完成华丽变身,通过盘活闲置农房、改造特色街区,打造集拍摄、研学、旅游于一体的影视文旅小镇,还与省内外33所高校挂牌联建,成为大学生影视创作实训基地,每年有超2万名高校学生在此开展影视拍摄、研学写生活动。

同时,村民通过提供场地租赁、群演、餐饮住宿等服务,积极参与影视文旅产业中,户均增收1200元,走出了一条“影视+”的乡村振兴之路。“以前守着老屋没出路,现在把老房子租给剧组当场景,一年能赚不少,游客多了,我在村子里还做点小生意,也红火得很!”村民吴大爷笑着说。

此外,泰宁创新推出“跟着镜头游泰宁”主题文旅路线,进一步放大影视IP效应,推动丹霞山水、古城文化与影视元素深度绑定,年接待游客量从“十三五”末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超千万人次。

协作聚力 夯实发展根基

泰宁县主动融入沪明对口合作、山海协作大局,借力上海、泉州等地优质影视资源和行业经验,推动一批有影响力的影视合作项目落地。加入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加强与省内外影视机构、高校的交流合作,长安大学等高校在此设立创作研究基地,为产业发展注入智力支持。

泰宁县影视研学基地。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同时,泰宁县注重本土影视人才培育,通过组织影视创作沙龙、邀请知名导演实地指导、提供实践岗位等方式,让本土创作者、村民群演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形成了一支兼具专业性与本土特色的影视人才队伍。“参与剧组拍摄让我开阔了眼界,现在我不仅能当群演,还能协助剧组做场务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本土群演老李说道。

“十四五”时期,泰宁县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和精准施策的智慧,在山区县发展影视产业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实现了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泰宁县将继续立足自身优势,深化影视与文旅、乡村、科技的融合创新,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培育优质IP,吸引更多影视资源集聚,让这座“影视新城”持续绽放光彩,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在“一区五地”建设进程中书写更加璀璨的篇章。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