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尤溪:半山村蝶变记

2021-07-27 10:02:16  吴振湖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半山新颜  半山村供图

东南网7月27日讯(通讯员 吴振湖)盛夏半山的清晨,清爽舒适。

半山村,是尤溪县梅仙镇面积最小的建制村,挨着四座山,每座山都只有一半属于这个村,“半山”由此而得名。“半山”也成了资源匮乏的代名词。2015年以前,半山村不仅贫困、赌博盛行,青壮劳力都出外谋生,村里几乎是“空壳”。此外,还十分脏乱,路边鸡圈、鸭圈、旱厕随处可见,私搭乱建严重,村内的两条坑沟也成了垃圾场,每到夏天,蚊蝇肆虐……

2015年3月,村里积极响应“人才回引工程”,把林上斗“引”回村里当了“阿斗书记”。

共谋发展,文化先行。“看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变得污水横流、赌博成风、民心涣散,心痛得不得了。”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林上斗说,要改变现状,一定要从文化建设开始,才能彻底转变风气,凝聚民心共谋发展。

整治赌博和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等陋习;创作以孝道为主题的“半山夜话”,在村道两边醒目位置设立宣传牌,以诙谐、生动的语言,宣传优良的道德风尚;打破宗亲观念,捐资建设“十二生肖”亭,组织同生肖属相的村民开展“村民说事”活动;带头清洁家园,保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思想通了,路子也通了。短时间内,30多户人家都自觉地拆除了违建,曾经的鸡圈、旱厕变成了凉亭,曾经的“垃圾场”建成公园,大力倡导“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诚心相待”的“三诚”文化,将公园命名为“三诚公园”,立石书写“诚信明理”。

林上斗和村两委成员继续四处奔走,拉来资金为村里修了柏油马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铺上了全县第一个村级天然气管网、搭起全县第一个水上舞台……半山这个昔日的贫困村、空壳村、垃圾村、赌博村,先后获得“全国首个中华鹭鸟保护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2020年2月,半山村创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半山三诚文化旅游区。今年5月14日,半山村又入选“‘清新福建·脱贫攻坚’精品线路”。

“阿斗书记说‘良心就是最大的风水’,深深打动了我。”村民林瑞会说,得知“阿斗书记”号召村民一起去清理河边的垃圾,他是最早报名清理的人之一。半山村走上快速发展道路的同时,林瑞会的人生也迎来高光时刻。以孝顺、诚实打动了比他小12岁的吴金花,他们婚后开起了夫妻店——“浪子餐馆”,寓意“浪子回头”,吴金花掌勺、“浪子”帮厨,生意十分红火。林瑞会还在自家门口设立了无人小铺。放上“自家种的菜 看心情给钱”“后院有菜园 自由选购 看心情付钱”等提示,从不担心有人不给钱。像这样的“甩手掌柜”,在半山村有8家,顾客自取自付,至今没有发生过丢失情况。

近来,半山又迎来了一拨拨“新知青”,他们住在古民居,创作影视、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作品,指导村民拍摄短视频,不仅让半山在网络上“火”起来,也让许多半山村民成为了网红。

“新知青艺术公社”由青年艺术家洪纬、周青共同发起。“新知青艺术公社以‘自发’‘共建’的形式,汇聚五湖四海热爱乡村的年轻艺术家、高校师生共赴乡村,用文化艺术去复活、建设乡村,通过影视、音乐、舞蹈、手作等综合艺术语言,持续发掘艺术的创造力,凝聚文化艺术人才投身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周青说,他们还建立高校联盟,将高校学子的社会实践与乡村建设紧密相连,带领大学生来到乡村,指导他们共同为村民培训短视频直播、参与新型农民的精神建设等。

“半山半水半月岛,你看景色好不好?这有千年古老树,岛上还有五里香。半山生态真的好,所以鹭群来筑巢。一群旅客要记住,有得吃来有得住,半山真是好去处……”坐上竹筏,听着老船工林上树用尤溪方言唱的自编山歌,尤溪河畔半山村鹭群翔集,如画风景尽收眼底。林上树说,今年“五一”半山迎来游客近12万人次,近期村里发起组织“百年华诞·美丽半山”全省摄影大赛,吸引了各地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半山村还在悄悄地蜕变,他对半山村的未来充满期待。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