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人大代表热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2-01-07 08:58:45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
分享到:
|
三明日报采访组 砥砺奋进,春华秋实。五年来,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完成,5456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20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3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47个村财“空壳村”全部摘帽。 展望新征程,全市上下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老区苏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优化帮扶机制、做好产业衔接、引才育才留才……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们集思广益献良策,凝聚起了乡村振兴强劲动能! 关注相对贫困 优化帮扶机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秉承为民初心,我市加大相对贫困家庭帮扶力度,完善农村相对贫困家庭“两类困难家庭认定、三步识别程序、九种帮扶措施”的“239”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针对部分没有能力发展产业的相对贫困人员,要织好政策兜底‘保障网’。”大田县农科所所长、市人大代表章赞德从事农业农村工作30余载,是大家公认的“农业专家”。 怎么让兜底政策落到实处? 章赞德代表建议,今后五年过渡期内,我市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及时成立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持续落实挂钩帮扶制度,并保持小额信贷贴息、产业项目发展补助、就业帮扶、兜底保障等扶贫政策总体稳定。 他的观点,道出了不少与会代表们的心声。 雷富发代表来自宁化县方田乡。过去,方田乡是市级建档立卡贫困乡,近年来,通过发展古坑米粉产业,建立古坑米粉制作技艺传承中心、电商服务中心,早已实现全面脱贫。 “农业基础薄弱,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应当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尤其要对古坑米粉这类具有历史底蕴、深受市场欢迎的农特产品加大扶持力度。”雷富发代表说道。 加强监测力度,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之一。 “实现全面脱贫以来,我们通过保持政策稳定,深化帮扶措施以及每月对相对贫困户进行跟踪管理帮扶等方式,切实促进了脱贫户、脱贫村持续增加收入。”永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粘忠毅代表介绍,2021年,永安全市监测出的相对贫困户已有50%以上实现脱困,力争今年相对贫困户全部脱困。 “应当重点关注未纳入建档立卡的低保户、危房户、重病户、残疾户、独居老人户、无劳动力户等困难群体。”“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分解到部门和乡镇、责任压实到部门和乡镇,保持各项工作接续稳定推进。”…… 大会上,市人大代表们聚焦“政策兜底”“挂钩帮扶”等话题,全心全意当好百姓“传声筒”,架起了政民“连心桥”。 发展特色产业 注入强劲动能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 立足良好的资源禀赋,近年来,我市持续抓好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和现代烟草5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宁化河龙贡米、明溪中药材和建宁莲子等“一县一业”特色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发展,2021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700亿元。 去年3月“走红”以来,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深入挖掘“沙县小吃第一村”品牌内涵,不断加大小吃体验、特色民宿、文创产品等方面开发力度,进一步丰富文旅业态,村庄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俞邦村累计游客量突破20万人次。 “我们正以跨村联建为抓手,借助与厦门烟草、沙县小吃文旅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建的资源优势,整合成立俞邦片区联村经济合作社,打造以俞邦为核心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俞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昌松代表说道。 “北张掖,南建宁”。建宁县素有“中国稻种第一县”之称,2021年,全县种子种植面积达15.3万亩,全年生产种子超3550万公斤,种业一直是当地百姓致富增收的一大“利器”。 建宁县蓉丰种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艾述蓉首次参加市两会。她表示,将结合建宁种业发展实际,精准定位,围绕聚焦种子生产加工短板,突出种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高质量推进种业转型升级,带领农户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林辉辉代表对通过高质量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这一话题尤其关注。他建议,“各县做好‘一村一品’产业规划,通过区域联建的方式‘抱团’发展,以产业振兴促进村财、村民‘双增收’。” 大会上,市人大代表们发肺腑之言、提真知灼见,既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凝聚起了磅礴力量,也让许多人受益匪浅。 来自泰宁代表团的叶运瑞代表表示,将全力实施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希望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泰宁、建宁、将乐打造绿色产业发展带。 “回去后,我要进一步发挥罗翠村火山灰独特的土质资源优势,发展猕猴桃、黄桃和西瓜、冬瓜等果蔬种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红打卡点,加快乡村人气集聚,带动经济消费,助力村民增收。”明溪县罗翠村党支部书记罗建文代表坦言。 引才育才留才 激发振兴活力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乡村怎么引才育才留才?我市通过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支持返乡人员就业创新创业,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乡村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 巢好凤来栖。2021年,我市290名个人、114组团队和5家法人被认定为省级科技特派员,81名个人被认定为市级科技特派员,411名个人被认定为县级科技特派员;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8594人,发展市级“新农人”会员102名。 2018年,雷小玲代表作为将乐县首批乡土科技特派员之一,返乡带动村民科技致富。如今,她经营的福建吉瑞达生态农业公司,在将乐6个乡镇发展种植铁心黑皮冬瓜2000多亩,产值3000万元,带动85户群众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近200人。 在雷小玲代表看来,要以“大招商招好商”攻坚战役为契机,引进大型优秀农业企业,依托其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提升农业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带动农民致富。 为培养人才搭平台,为人才发展创舞台。 来自大田代表团的巫振桂代表建议,全市各县(市、区)可成立新时代乡村人才驿站,通过驿站做到引才、聚才、育才,开展政策宣讲、专家联系、文化交流、学术探讨、实践创意、分享技能等综合服务活动,不断激活人才内生动力,为乡村赋能。 尤溪县吉木村位于联合镇南部,依吉木溪河畔而建,田园风光秀美。近年来,吉木村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入驻,促进了村民就业、村财增收。 作为吉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梅珍代表认为,要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力度,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全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不断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人才队伍走出去,发展“真经”带回来。 在李曦代表看来,“建议有针对性地组织新一届乡村干部以及比较有威望、带动能力强的乡村能人,到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带回可借鉴的乡村振兴模式,并立足发展实际融入外地发展‘真经’,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摘帽是新奋斗的起点。出思路、提建议、话发展……虽是冬日,但市人大代表们建言的热情不减,为全市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