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2022-01-07 09:26:59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
分享到:
|
打响“大爱三明”品牌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林珊委员发言: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明之城”的要求,我市着力打造“大爱三明”精神文明新品牌,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但目前还存在大慈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共治共享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议: 一是针对“我有困难找谁帮”,完善精准帮扶“全平台”。在e三明平台上开通“大爱三明”专栏,畅通综合诉求渠道,发挥各类宣讲团作用,宣传典型事例、帮扶政策,整合帮扶阵地,为弱势群体、特殊群体提供温馨有爱的好去处。二是针对“我有爱心去哪帮”,建设志愿服务“大联盟”。发挥社会力量优势,确保志愿服务开展“接地气、有人气”,组建大爱三明志愿者联盟,开展贴合受众需求、具有三明温度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常态化开展主题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志愿者礼遇制度。三是针对“我有职能怎么帮”,打响“大爱三明”新品牌。整合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体系,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利益,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专项关爱行动,形成人人有爱的大环境。 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 伍平委员代表民革三明市政协委员会发言:目前我市具有良好的两岸乡村融合发展基础,但与实现“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高水平高标准相比,还存在示范点创建面不够广、要素保障不够有力、主动融合意愿不够强等不足。建议: 一是精心打造核心品牌。把“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作为两岸交流的一个龙头品牌来打造,着力在交流活动和交流平台上下功夫,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汇聚更大力量。二是积极引进台湾人才。把人才引进作为推动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一条捷径,加强政策、待遇等各方面保障,着力吸引台湾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来明创业就业。三是全面推进民间交流。从建立对台工作常态化交流入手,不断加强与台湾地区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效的常来常往沟通对接机制,创新多样化沟通交流渠道,为两岸乡村融合交流搭建平台。四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运行考核机制,设立常设机构,探索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新路。 加快推进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童良委员代表民建三明市委会发言:我市作为全国竹资源最为集中和最适宜毛竹生长的区域之一,竹产业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竹林培育、综合利用和竹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与竹产业领先的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进一步发挥我市竹林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议: 一是做细一产。提升竹林培育水平,发展竹林林下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做强二产。完善产业链条,在积极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上作示范,加快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实力,打造现代竹产业园区,扩大集聚效应,推动竹产业全链条发展。三是做优三产。拓宽发展空间,积极推动文旅康养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竹子+文旅”“竹子+康养”“竹子+品牌”,拓展延伸竹产业链条。四是做实保障。着力加强科技支撑、金融支持、市场拓展,全力推动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