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菜篮子”里拎出“文明”

2022-08-24 15:12:41  刘莉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24日讯(通讯员 刘莉婷崭新的招牌、明亮的灯光、整齐的摊位、干净的路面、文明的服务……近日,三明三元区市民细心地发现,市区22个农贸市场正发生着悄然改变。

高岩市场、红杏市场、列西综合市场……这些曾经在老三明人眼中脏、乱、差的老菜市场,仅在短短5天里就完成了“颜值”与“内涵”的双提升,以整洁、卫生、文明的全新形象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舒心的买菜环境。

“菜篮子”华丽“变身”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故事。

高岩市场:“厕所进得去,顾客乐意来”

位于高岩新村的高岩市场,自2000年建成以来一直人气很旺。家住附近的罗阿姨长期在这买菜,可她最怕的就是下雨天。“每逢下大雨,光线不好,挑菜看不清,鞋底下都是黏糊糊的,市场的出口也都被一堆杂物堆放着,只能绕到另一头出去。”谈起老市场存在的问题,罗阿姨的描述极具画面感。

这种情况现在已被彻底打破。

“7月30日,由我们单位牵头,联合街道、城发集团等部门,组成了农贸市场微改造专班,并启动这项工作。经过调研走访后,我们对22个农贸市场一一制定了整改方案,并于8月1日正式入场改造。”三元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宁介绍,仅用了5天,三元区22个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工作就全部完成。

此次负责挂包高岩市场的三元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兰文英,道出了高岩市场改造的难点:“这个市场占地500多平方米,设施老旧,墙面瓷砖破损剥落,摊位凌乱繁杂,房顶的电线如蜘蛛网一样杂乱,污水泼洒得到处都是。”其中,让兰文英最犯难的还是堆放在市场出口处长达22年之久的陈年垃圾、杂物及又破、又脏、又臭的厕所。

这点引起了洋溪镇菜农赖细英的共鸣。10余年来一直在出口处摆摊的她,不仅摊位被一堆杂物挡着影响了客流量,还时常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让买菜的市民、卖菜的摊主都叫苦连连。

“没想到5天时间,这里就变了个样。自从装上了新灯,清理了垃圾,每天都有人做卫生后,我的摊位亮堂了,买菜的新顾客也越来越多。厕所干净了,我们也不用一直跑出去借厕所了。”赖细英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摊主口中的变化,得益于三元区高岩市场微改造专班所付出的努力。从8月1日起,每天早上7点工作专班便到岗,直至晚上12点,从清理垃圾、冲洗市场、修复墙面破损瓷砖、墙顶刷白、改造电线,到修缮沟渠、更换灯光系统、进行厕所改造,再到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和功能,清晰划分蔬菜、鱼肉、熟食等区域、让文明标语上墙,工作专班人员事无巨细。

已在这里支摊卖菜10余年的高美珍最大的感慨就是“市场宽敞了,厕所进得去了,顾客来得多了,菜也卖得更好了!”

列西市场:“地面亮堂了,颜值逆袭了”

列西综合市场。这个占地700多平方米,有着悠久历史的菜市场,攻克的最大难关就是地面改造。

8月9日,踏进改造后的市场,市民黄阿姨最大的感受就是,地面瓷砖干净整洁,摊位货物摆放多而不乱,仿佛置身超市卖场。

在黄阿姨的记忆中,以前的列西综合市场地面总感觉湿乎乎的,还能隐隐闻到一阵一阵臭味,买菜的时候还得时时刻刻盯着脚下,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到破损的瓷砖,溅一身污水。

“要在5天时间里,给700多平方米的市场全部铺上地砖,工期很赶,改造的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负责挂包列西综合市场的三元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强说,“我们先做减法,对市场内的垃圾进行统一清理,再做加法,为市场增添新的硬件基础设施,最后再做软件提升,让文明宣传标语、公益广告、市场信息公示栏等上墙。”有了清晰的改造路径,列西综合市场改造专班的工作人员说干就干。从7月31日晚开始,三元区市场监管局、列西街道、三元区城管局工作人员便开始对市场进行连夜清场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光是垃圾,就用农用车运走了8车。

然而,农贸市场的“减法”改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不少商户反映,市场一旦停业改造,他们便会面临“生计难”困境,同时,附近居民也会面临“买菜难”问题。

针对商户经营和市民日常消费需求的问题,三元区市场监管局在列西综合市场外,专门划分了临时市场区域,在8月1日至6日改造期间,联合三元区城管局安排商户在临时摊位营业。

铺设地砖、安装新灯、新添不锈钢推拉门划分出独立的活禽宰杀区域等硬件基础设施按序时进度逐个完成改造。在这次全方位“大手术”下,市场的食品安全、摊贩柜台、灯光系统、消防系统、排水系统等逐步完善。

“现在这么干净,我都快把菜市场当成自己家了,每天中午我都在隔壁的小屋里做饭休息。按照这样的环境标准,我还能再干个10年再退休。”由衷的感叹从卖肉大姐陈勤口中脱口而出。

红杏市场:“市场智能化,服务更文明”

“请您按要求佩戴好口罩,配合我们做好测量体温工作。”“市场很干净,请不要随地吐痰、丢垃圾。”……这是连日来,在红杏市场时常能听到的一句句善意提醒。

8月6日,占地3500多平方米、有着300多户商家的大规模红杏市场微改造完成,映入消费者眼帘的就是一个门面美观、秩序井然、干爽卫生的市场。

在“莘口土猪肉”摊主吴桂娥眼里,市场变得宽敞明亮了,管理也更加规范,而自个摊位变化最大的就是灯箱广告更新了,扫码支付标识统一了,诚信经营标语也上墙了。

每天都来这里买菜的高女士不仅感受到了市场外观的变化,更体会到市场的智能化。8月9日,高女士走进市场,一抬头,就看到了电子屏实时滚动的蔬菜价格、禽肉价格公示。“你看今天的西红柿是一斤5元、黄瓜一斤3元,明码标价,一目了然。”高女士指着电子屏说。

负责挂包红杏市场的三元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儋介绍,除了对市场进行灯光改造、摊位修缮、地沟疏通、线路规整、墙面粉刷外,还投放了8台电子屏实时滚动公益广告、亮证经营、市场制度、文明标语等内容。

“8月7日至11日期间,市场改造完成后,我们的工作专班人员,除了监督市民佩戴口罩、亮绿码、出行码,把牢疫情防控‘门’,还聘请保洁人员实时打扫市场地面垃圾、水渍,并做好文明劝导。”黄儋说。

高岩市场、红杏市场、列西综合市场的蝶变,仅是三元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一个缩影。8月以来,三元区加快推进22个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并成立驻场工作专班,实现“项目化”管理、“闭环式”运行。据统计,此次改造共投入500余万元,1500多人次,清理垃圾200余车次500多吨。

“希望我们每天买菜的‘菜篮子’能一直这么整洁、干净!”市民的共同心声,也成了政府和摊主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