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行迹 | 大田东佳

2023-04-18 15:31:39  郑祥渊 来源:东南网、三明市社科联   责任编辑:练为泉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原标题:仙境东佳

东佳,明清时叫东佳山村,此前俗称苍尾山村,处大田东北部、奇韬镇东南面,与尤溪高士、坎里村接壤。全村面积约16平方公里,村中心海拔710米,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崇文重教,人才辈出。

东佳村山形实景一瞥。三明市社科联供图

蒹葭骨架葫芦貌

山形水势奇绝,由海拔千米“父母山”春风岭顶派生“四仑崎夹三坑溪”:火围仑崎、蒋坑溪、苍尾仑崎、苍尾坑溪、顶头仑崎、溪柄坑溪、文笔峰仑崎,形似蒹葭骨架,葫芦藤蔓绵延,“籽粒”繁多,“果实”累累,寓意福禄护禄、子孙繁盛、福寿绵长。

明永乐年间(约1420年),北宋金紫光禄大夫郑璋第十九世孙郑贞大到东佳下坋耕田,黄昏时耕牛劳累,就着新坑草丛席地而卧,如何赶也不起来,他只好陪牛过夜。睡梦中有一着长衫老者托梦以告:“此乃福地,值供奉一炉香火。”未曾想天亮时耕牛产下双胞胎,他极为心喜,就此肇基,兴建新坑堂,迄今繁衍600年,传23代。此前,村里有蒋、陈等姓人家居住。随后蒋人外迁,不知去向;陈人仅剩一对母女。明崇祯年间,北宋思想家张载第二十六世孙张阿二(伯纪公)携子孙从归化至此,其孙张守智为陈家母女修编谷席,与姑娘结为秦晋之好,并在此兴建后楼堂(百忍堂),已繁衍16代。郑、张两族扎根东佳,开枝散叶,繁衍四方。

书院书馆书声扬

东佳人历来重视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六百年前,蒋、陈先人就在龙龟堂前左侧建有书院。

清以后,在铁厂坵岭下又建起书馆,并得名“书馆岭”。书院书馆聘先生授课,以“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为教材,做到“德智双育并举”。嘉庆乙亥年(1815年)岁贡、黉门老宿胡国玙,道光己酉年(1849年)贡生、守拙园书院院长郑云等一批鸿儒,前来讲学与研学交流。

民国书馆改小学,上世纪破“四旧”中书院、龙龟堂、戏台等没能幸存,九十年代在书馆原地建起了钢混教学楼。

独特符号“高知村”

“东日丹霞升碧海,佳山秀水出英才。”截至目前,东佳有11位博士、23位硕士,200多名大学生,25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正高5人),其中14人入选《三明市志》(1993-2005)《大田县志》(1993-2008)“人物传”栏目。先后出过两位全县高考状元(1990年前)、一对夫妻博士、一对夫妻教授、一对兄弟硕士、一对兄妹硕士、一对姐弟硕士、全县首位女注册会计师、首位复旦大学生等。因此,福建日报以《戴云山麓“高知村”》为题予以报道。

东佳人既崇文重教,也习武健身。明崇祯年间,郑有生在大仑开基东昌堂,先后有5个儿子、11个孙子、14个曾孙,个个习武,相传一堂18壮汉,名振十里八乡。东佳人好鹤拳,有七步拳、九步双箭拳、十一步双箭拳、狗摇水拳等套路,讲究气沉丹田,刚柔相济。民国张汝钞(1907年生)、郑长鈖(1908年生),穿林越堑,参加全县民间比武大赛,都名列前茅。

红军革命实践地

东佳村,还是红九军团和北上抗日先遣队重要革命地,是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罗炳辉、蔡树藩、黄火青等将军革命的重要实践地。

1934年夏天,红九军团和北上抗日先遣队东征期间,往返东佳,曾把高楼堂、时思堂当作临时指挥部,并进行军队休整、领导开会、军事部署。在福昌堂、南阳堂、东阳堂等民房烧火煮饭,每一栋房子墙壁上都写满了红军宣传标语,而红军所走过的东佳村尾林间布满青苔小路、河边小径、石铺山坡路、书馆岭、庵岭、上坑头岭、大路口、春风岭顶、漈头岭,如今已成“红军路”。

红军到来影响深远,激发青年投身革命。张明成了大田县独立营二连战士,1950年9月在早兴剿匪过程中不幸被匪伏击牺牲。郑玉光厦门大学毕业就加入革命队伍,成为空军工程部一员,还参加了援朝抗美、美军飞机残骸解剖研究工作。

星罗棋布景优美

东佳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厚重。自然风光:文笔峰“锋”、马鼻岭“雄”、春风岭“秀”、象鼻岭“峭”、石马崎“峻”、石马岩“神”、双乳峰“奇”、大峡谷“深”、红军路“陡”。此外,“千山碧浪”“林涛竹影”“云海奇观”“梯田美景”“瓜果飘香”“百年树林”“森林人家”等景观,亦各具特色。人文景观:翰林第、郑家寨、张家寨、结火仑顶飞机导航塔遗址和清代古民居、传统压榨楂油厂、民主庙、山鹰牌东佳粉笔厂旧址等文物古迹,还有唐音方言、民间汉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笔南辉

清 郑云

可是东南第一峰,露华如洗笔如锋。

写来雁字秋成幅,洒遍云笺雨正浓。

豹变山中斑自见,兔藏穴底影留踪。

有时花鸟春三月,拟作金泥紫诏封。

马鼻岭

清 郑云

岭挂半天名马鼻,路通九曲拟羊肠。

孤峰直耸无人处,隔断田尤两邑乡。

(作者:郑祥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